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俄罗斯左翼学者В.萨普雷金在俄罗斯《共产党人》杂志2005年第6期上发表题为《伟大的十月革命并非是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的暂时现象》的长文,针对俄罗斯国内外一部分人对十月革命的歪曲论断,如"十月革命根本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以列宁为首的一小撮恐怖分子非法夺权的政变","十月革命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偶然的历史事件";"革命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社会主义的实验已经被证明是空想的"等等,进行了批驳。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俄罗斯及其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及其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社会形态研究的方法论启示刘玲玲马克思花费一生的时间,认真研究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充分占有翔实的历史材料基础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他关于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过渡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阐发,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  相似文献   

3.
近四十年来,东欧各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东欧各国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并不是象一般人想象的那样走着一模一样的轨道,而是有着各国具体发展的情况,有人称东欧是社会主义的“万花筒”。本文就东欧在革命和建设中所涉及的几个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谈点看法。一、关于进行革命变革的道路问题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一种社会形态被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相似文献   

4.
列宁作为世界伟人是同十月革命的胜利,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密切相关的。尽管列宁创建的国家制度在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消失,但列宁的历史伟绩,以及列宁一生中所展现出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的。列宁之所以是一位世界伟人就在于他始终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出了十月革命的历史选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正因为列宁在整个政治生活中始终把握住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才不拘泥于对历史发展陈规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形态中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因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同样是历史进步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一、社会主义的诞生就是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革命的活跃的因素,是不断进步变化的,而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则是相对稳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变革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相似文献   

6.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制度的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制约下是以制度建构者的接受和选择为前提的,因此社会制度的更替体现了人类在社会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形态决定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体现社会形态;而在实际演进过程中,则是社会制度改变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正是通过代表前后相继的两种不同社会形态内在本质的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反复的较量、斗争和更替,逐渐从低级向高级渐次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体性特点的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7.
自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以来的百年间,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焦点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学术的争鸣推动了研究的深化,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历史合理性、革命性质、历史意义、内在精神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关于十月革命的基本问题、研究盲点、研究视域等方面还有深入挖掘和继续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黄斌 《理论探索》2013,(1):76-79,124
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演进一般进程的概括,但在马克思的文献中,五种社会形态不是“依次演进”,而是“相继更替”.马克思“五形态论”所揭示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具体图式,既不是单线论,也不是多线论,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类”规律与各个民族或国家具体道路的辩证统一.对此,必须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给予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被比它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资本主义将象它代替封建主义一样,必然要被比它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这是一个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也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六、七年间,是他一生理论和实践活动最光辉的时期。那时正值人类历史新时代肇端的大转变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深远影响下,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东方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革命形势蓬勃发展。新崛起的苏维埃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它逐步巩固起来,并在开拓中前进。时代赋予世界革命运动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多采,而发展过程又是如此迂回曲折和瞬夕万变,这就为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有关人类发展前途的问题,创造了广阔前提。 1922年3月,列宁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把这个辩证法运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是对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一位伟人。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同时适应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在领导俄国社会变革的实践中,在反对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他领导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道路”就是列宁主义的实践和体现。他集理论家和…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80周年,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可庆贺、可纪念的光辉节日。 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最重大的事件。十月革命的胜利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新篇章,从此,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始形成“一球两制”的世界政治大格局,从而,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因此,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已载入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史册。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今年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以十月革命为起点,世界历史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新时代。但是,自苏东剧变后,出现了一股否定十月革命,更深层次说是否定十月革命道路的思潮,提出十月革命到底是伟大的创举还是历史的误会等问题。您对这一问题是如何看的?赵:我们所说的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在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所进行的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深刻社会变革,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在世界1/6的土地上推翻了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了社…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是影响20世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发生发展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内在辩证关系:在革命特征方面,它体现了世界革命同一性与俄国革命特殊性的统一;在革命进程方面,它体现了政治革命剧变性与社会发展渐进性的统一;在革命条件方面,它体现了社会矛盾发展必然性和历史条件偶然性的统一。把握十月革命所蕴含的内在关系,对于正确认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渐进性和曲折性、匡正西方学者对十月革命的歪曲以及指导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是指导认识社会形态发展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不是历史哲学。马克思尤其反对把他对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理论当作历史哲学套到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发展上去。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必然经历五个典型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的过程,而各具体民族、国家在这一历史必然性支配下,其社会形态发展具有多样性、变异性和可选择性。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近代历史失去了资本主义充分自发发展的条件,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希望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跨过资本主义“卡…  相似文献   

16.
两种社会形态之间的兼容,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阶级社会的历史,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出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告诉人们,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是一个必然会出现多种形式的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就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来说,旧社会形态中往往有新社会形态的萌芽,而新社会形态中也往往存在着旧社会形态的因素。这说明任何社会形态都不是纯而又纯的,会有兼容异已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中央党校张中云80年前发生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取得的伟大胜利,是本世纪具有划时代世界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然而从十月革命发生的那一天起,就有肯定和否定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立场、观点不同使然。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中央编译局刘淑春十月革命是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自其发生之日起,即成为东西方政治家、历史学家关注和争论焦点。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国外关于十月革命的争论表现得尤为激烈,那么,国...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已走过了90个春秋,亲历十月革命战斗场面的目击者都逐渐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对十月革命也淡忘了,当代青年人的大多数则不了解什么是十月革命。约翰.里德在十月革命后不久发表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真实记录、报导了十月革命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为后人留下了经久不衰的珍贵遗产,相信今天读来会更有味道、更有意义。约翰.里德是美国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一名才华横溢、有高度责任心、又极端热情的记者;他品德高尚、爱憎分明,为了追求真理,为了亲身体验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什么是十月革命,为了向世…  相似文献   

20.
罗莎·卢森堡在《论俄国革命》一书中,满怀激情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欢呼,高度评价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所采取的果敢行动。书中对俄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刻阐述,同时对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实行的一些严厉措施,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