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日本向缅甸提供了一笔商品贷款、一笔建设一所实验室的财政援助并赠送了一套日语教学设备。这笔商品贷款总额为二千二百万美元,是根据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于1974年访问缅甸期间所承诺而在1975年6月向缅甸提供的。这是日本向缅甸提供的第三笔,然而是数额最大的一笔商品贷款,这笔贷款将用于为缅甸国营企业购买货品和提供维修。援助额总计为七亿日元(合二百三十万美元),这笔援助是日本于1975年8月答应提供的,用来为仰光生物化学研究所建立一所实验室和一个发电、变压厂,这是日本在医学领域所提供的第一笔援助。  相似文献   

2.
日本经济向世界各地扩展,是本世纪后半期的一种现象。作为国际企业先驱者的其他工业化国家,对于日本所作出的这一成绩不仅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而且感到惊奇。自从1960年以来,日本的海外投资计划,以其数量和投资的国家来说,有着较明显的倾向性。到1975年为止,三分之一以上的海外投资是投向亚洲,其中有60%投在东盟  相似文献   

3.
正3月1日,越南政府颁发《批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及议定书的决议》。1日,据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报道,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1日起开始对印度尼西亚进行为期9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沙特阿拉伯国家元首46年来第一次访问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方面称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  相似文献   

4.
苏哈托将军第一次出国访问是在1961年,那时他陪同纳苏蒂安将军到西欧进行了一次短期的工作旅行。直到1968年3月28日,苏哈托宣誓就任总统后八个钟头,他才出国作另一次访问,这次是到日本和柬埔寨。原来安排在1969年5、6月间对法国、比利时、荷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的国事访问,应贝尔格莱德、海牙和巴黎的要求(因为这三国政府当时有国内的困难)不得不推迟了。官方宣布说:这些访问,以及其他的访问,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在第一次以总统身分出国期间,苏哈托小心地避免仿效其前任的炫耀排场。苏哈托总统虽然不习惯于外交界的礼仪,但他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虽然说不上有什么奇迹。由于日本拒绝给印度尼西亚新的贷款,甚至有人批评他对日本的国事访问是失败的。虽然有不少推测,认为苏哈托的助手们对这次访问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但人们一致  相似文献   

5.
最近,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了一部新的国家社会保障法。支持者说,这将使现有的社会机制更有利于受益者,并将使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到包含更多的工人及其家庭(包括在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然而,反对者却认为新法案存在着很多缺陷。本文旨在评析这项法案,并预计它对印度尼西亚的工人和整个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断言,该新法所反映的政府计划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诸如导致印度尼西亚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恶化、财力不可持续和加大对政府预算的压力等。而且,它也不允许在向印尼人提供社会保障福利方面进行竞争。较好的政策应该能够加强家庭赡养机制,这一直是向印度尼西亚老年人提供保障的主要来源。此外,印度尼西亚应该认真考虑实行一种基于广泛采用的"多支柱(层次)养老制度模式"的社会保障机制,来取代当前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垄断。  相似文献   

6.
亚洲兽医师联合会(Federotion of AsionVeterionary Association,FAVA),于1978年成立于马尼拉。当时的参加国有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日本、南朝鲜、新西兰、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斯里兰卡等12个国家和地区。本次大会又批准了印度参加。FAVA的宗旨是团结亚洲、大洋洲各国兽医师会,相互交流情报、经验、研究成果及兽医师的教育、研修计划。FAVA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第6次大会由印度尼西亚兽医师会主办,1988年10月16~19日在巴厘乌召开。参加大会的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人,其中日本兽医师会会员167人。  相似文献   

7.
在5月1日开始的一个星期里,有七千多万印度尼西亚人开始为计划在明年5月2日举行的普选参加选民登记。这将是印度尼西亚在独立的三十年间举行的第三次普选。1955年和1971年举行的前两次选举并不是令人放心的前例,因此这次大选也不见得一切都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1961年5月间,马来亚总理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发动了政治力量、此举将会改变东南亚地图,并将大大影响世界这一地区的政治环境.他在东南亚外国记者协会的一次集会中发表演说称:"马来亚应该同英国以及同新加坡,北婆罗洲,汶莱,砂捞越人民取得谅解.现在来谈如何才能取得更密切的谅解,时机尚未成熟.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朝向这一目标……"拉赫曼这次演说所以如是震动人心,并不是由于大马来西亚是个新颖的计划.这种计划(尽管形式不同)确实是许多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在战争时期,日本人就煽动过这种情绪,希望通过东南亚的民族主义力量来对付日本的敌人.然而,在战后时期,当权者中却很少有人提起像组织较大的政治联邦这样的计划.因为在那个政治上动荡不定的时  相似文献   

9.
由下表1可见,从1975年开始,日本与苏联贸易出现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日本的出口超过了进口。这种趋势在1980年(“经济制裁”开始)到1982年这一时期也曾有过。日本向苏联出口的增长速度在三年期间同1957—1962,1966—1971和1973—1976年这三个时期达到的增长速度相比,增长了两位数(相应为13%,17%和20%)。 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和英国向苏联缩减出口的趋势为背景,日本向苏联的出口在西方阵营中占主导地位,超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芬兰。直到1982年以前,日本向苏联的出口似乎没受到“经济制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8月1~31日)●1日,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在河内会见正在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的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当日,岸田文雄与越南计划投资部部长裴光荣签署文件,日本将向越南提供6艘二手船,以改造成海洋巡逻船,加强越南的军事力量。据日本《朝日新闻》8月1日报道,6艘船中的两艘为日本旧的渔业监视船,4艘为旧渔船,排水量在600~800吨,最快将在今年年内赠送越方。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亚在1997年遭受了一次经济危机。危机迫使印尼政府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实行经济复苏和包括贸易在内的改革计划。本文着重论述在经济危机之后的印度尼西亚贸易政策。本文研究印度尼西亚贸易政策朝着保护主义发展的趋势,并论及其竞争力的问题。本文还讨论印度尼西亚在世界贸易组织和多哈回合谈判中的地位,并分析它对自由贸易协定(FTAs)(近年来,自由贸易协定在亚太地区不断增多)的参与及其关于这方面的政策。本文的结论是,自由贸易协定(FTAs)成了印度尼西亚国际经济外交的一个成分。然而,印度尼西亚只会同几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就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而且它的政策目标是缔结高质量的协定。  相似文献   

12.
根据日本大藏省的财政金融统计日报的数字,1980年底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累计额为364.97亿美元(申请投资额),其中投向东盟国家的占70.16%亿美元,占19.2%。从国别看,印度尼西亚占44.24亿美元,新加坡占9,36亿美元,马来西亚占6.5亿美元,菲律宾占6.1亿美元,泰国占3.96亿美元。 1980年这一年,日本在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额为11.86亿美元,比1979年增长了21.5%,但这是由于其中包括了以下这样一些大型项目投资:对印度尼西亚的阿萨汉炼铝工业建设项目和石油开发的投资,以及对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建设项目的投资;此  相似文献   

13.
自从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美国已直接赠款或贷款给印度尼西亚二十四亿美元,其中约十九亿美元是1966年以后提供的。1966年以来,美国的大部份援助是根据第480号公共法(PL480)第一项和援助计划提供给印度尼西亚的,用以支持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稳定计划。这个计划成功地把苏加诺时期四处蔓延的通货膨胀有效地控制了起来。此外,1973年美国约提供了二亿三千六百万美元以恢复印度尼西亚的基础经济结构,特别  相似文献   

14.
日本前首相福田答应给东盟十亿美元以支持五项官方工程计划的许诺,正在这个地区引起更多的不睦而不是友好,正在威胁着此项援助许诺所根据的友好合作精神。东盟各成员国官员认为,日本人明显拖延对五项工程计划的援助是错误的,并指出他们提供贷款的方式是与东盟的政策背道而驰的。东盟官员们希望从福田的许诺中得到的是迅速批准这五项东盟工业项目贷款;给予贸易优惠,特别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进入日本市场的优惠;以及建立一项共同的商  相似文献   

15.
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AFTA),是东盟在迄今30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推出的最重要的经济合作计划。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东盟中近期最重要的三大目标之一。 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出台的背景 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想法最初萌生于60年代末期东盟成立后不久。1968年10月初,在马尼拉召开的东盟工商会会议上,菲律宾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东盟组织向东盟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甚至建立共同市场的建议。但是,这一建议遭到了其他成员国的反对。1975年11月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1月以色列总统Chaim Herzog正式访问新加坡,引起了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政府的外交抗议。而且,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还因其继续在新加坡的访问而召回两国外交使团的负责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张,后者的总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现正在实施1989—1993年的第五个五年计划。印度尼西亚希望通过这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达到苏哈托总统所称的“经济起飞阶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印度尼西亚正在设法更多地依靠私营部门来获得必要的资金,促进结构的变化以及提高生产率。这个战略变化包括实行一系列公共政策“改革计划”,其目的在于大大放宽对贸易和投资的管制,提高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效率,以及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份量。对于一个迄今为止仍然是高度集权和官僚主义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要彻底背离以往的习惯作法。但这也是风险很大的一个战略,很可能在经济起飞的航道上碰撞许多空中陷井。印度尼西亚自1967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在苏哈托执政的早期(1967—1972年),主要的目标是将苏加诺总统当权最后几年的经济崩溃恢复到正常状  相似文献   

18.
日本进军中亚的深层盘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2004年8月和今年6月,日本和中亚5国分别在阿斯塔纳和东京召开两次“日本 中亚”外长会议之后,8月28—3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又对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访问。这是日本政府首脑首次访问中亚国家。小泉访哈期间,双方签署了《加强双方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19.
学术活动     
《东南亚》1987,(1)
中国文物考察团访缅 1986年11月5—18日,中国文物考察团一行六人对缅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和考察。这是根据中缅文化交流计划,我国首次派往缅甸访问的文物考察团。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李正荣作为考察团副团长参加了这次访问、考察。 考察团先后访问了缅甸首都仰光、著名的古都蒲甘、古城曼德勒和实阶、勃固等省市。与缅甸考古局派驻当地的官员进行了座谈。缅甸文化部部长昂觉敏会见并宴请了考察团。  相似文献   

20.
日本苏拉威西镍矿开发合作股份公司(SUNIDECO)向印度尼西亚国营矿业公司阿内加国营镍矿公司所提供的一百三十万美元的贷款,其最后一笔偿款的归还仪式于1973年4月10日在东京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