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国际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的形势下,四川省面临的暴力恐怖活动威胁主要来自“藏独”激进分子和对社会极端不满人员以及“法轮功”邪教等顽固分子,以爆炸为主要手段,对重点目标进行攻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反恐工作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受国际恐怖活动的诱发,国内外以爆炸手段或以爆炸相威胁的恐怖事件时有发生,爆炸已成为恐怖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内爆炸犯罪案件的形势日益严峻。安检排爆工作作为遏制爆炸犯罪专项工作的主要手段,在国内外反恐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大家知道,就我国目前使用的安检排爆仪器来看,存在着种类多、科技含量高等诸多优点,例如远距离炸药探测仪、X射绕检查系统、非绕性结点探测器、电子听音器等,这些仪器内部结构复杂、科技含量高、灵敏度高,在安检排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仪器内部结构复杂,维护以及维修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是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恐怖活动在全球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在新世纪也同样面临恐怖袭击的威胁。爆炸手段是恐怖分子发动袭击的主要手段,爆炸现场的救援和身份认证是各国应对恐怖袭击的难题。本文介绍了恐怖主义爆炸案件的概念,分析了恐怖主义爆炸袭击常用的手段和现场的特点,借鉴以色列的经验,论述了现场救援和身份认证的程序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爆炸威胁是目前犯罪分子进行恐怖活动的一种主要手段。研究爆炸威胁及安全处置对反恐怖活动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爆炸威胁案件要迅速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 ,接到爆炸威胁时快速反应。处置爆炸威胁案件要严密、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由精干的专业人员对爆炸装置进行搜查 ,妥善处理可疑物品。平时要加强防爆检查 ,完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多年,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我国的社会稳定面临着严峻挑战,恐怖主义暴力行为严重威胁着我国安全。爆炸是恐怖分子用于实施暴力犯罪的常用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爆炸装置和手段日趋先进、复杂,暴力恐怖活动的行径更为方便快捷。新形势下,爆炸犯罪预防及增强识别和正确处置爆炸物的技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当前对策中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11,(18):56-57
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当今各国严峻而又紧迫的任务,世界各国都不断加强针对恐怖爆炸袭击的预防手段和措施,国内国际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在反恐仪器设备上的投入增长速度惊人。近年来,国际社会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如何防范日常容易接触到的汽油、酒精、煤油、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来,爆炸、劫机、暗杀、劫持人质等恐怖活动在全世界迅速蔓延。这些恐怖事件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影响国家稳定,威胁公众人身安全,往往还造成重大国际影响,使受害国家和地区蒙受巨大损失,甚至引起社会的严重动荡。当前,迅速发展的恐怖活动已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因此,研究当代恐怖活动的手法、特点及规律,介绍各国反恐怖活动的经验与对策,对于我国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参考价  相似文献   

8.
当前,暴恐犯罪分子最常采取的恐怖活动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恐怖刀斧砍杀、恐怖纵火焚烧、恐怖爆炸袭击、恐怖驾车冲撞。这些恐怖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对社会的和谐安宁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有效的反制措施和战术应对方法显得十分急迫。要抑制此类暴恐犯罪,应针对四种恐怖活动特点与方式,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洁 《人民公安》2014,(11):25-25
<正>为提高公民反恐防恐能力,公安部反恐怖局曾于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前组织专业力量编写印制《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就发现、识别和应对恐怖活动和恐怖分子设计了39种情景,涉及恐怖袭击手段,遇到爆炸、纵火、枪击、劫持甚至化学、生物袭击和核辐射的应对策略,指导公民如何及时发现涉恐嫌疑迹象,在面对恐怖袭击时采取正确措施规避危险,掌握紧急情况下自救和互救知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程度。以下为摘要。  相似文献   

10.
胡联合  潘泉 《湖湘论坛》2001,14(2):40-41
恐怖主义活动 (以下简称恐怖活动 )作为当代世界的一大突出国际公害,对世界安全与国际政治造成了严重危害。不但如此,恐怖活动还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除了对敏感的旅游业产生极为严重的经济危害外,它的其他经济危害也特别严重。  一、恐怖活动造成巨大的物资财产直接损失以及其他直接经济破坏损失。   爆炸飞机是一种形式最严重的恐怖活动之一,造成了庞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自 1985年以来,全球共发生炸机恐怖事件 20多起,仅造成的物资财产等经济损失就超过 200亿美元。   在英国北爱尔兰,在 1969— 1981年的 13年时间…  相似文献   

11.
闵剑 《公安研究》2014,(3):87-91
地铁场所密闭,人员聚集,疏散救援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成为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袭击的首选目标。在地铁恐怖袭击中,爆炸恐怖袭击杀伤力大,破坏性强,成本低,成为恐怖分子最常用的恐怖活动方式。我国应建立反爆炸恐怖的应急处置机制,拓宽信息收集网络,加强信息协作机制,强化对爆炸危险物品的监督管理,加强防爆安全检查机制建设,实施人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完善宣传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恐怖爆炸,是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以爆炸物对特定或不特定对象、目标和场所实施爆破炸毁的一种恐怖活动方式。心理战作为反恐作战行动的一种基本样式,具有强大软杀伤力,直接起到对恐怖分子攻心夺志、分化瓦解的特殊作用。将贯穿处置爆炸事件行动的全过程,直至夺取胜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近年来恐怖活动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政策、法律层面、技术角度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打击恐怖活动的基本对策和手段,以期对我国反恐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全球恐怖活动泛滥,劫机,绑架,爆炸,暗杀……接连不断在各地发生。各国政府为了对付这些恐怖活动,相继成立了反恐怖组织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法国马赛警察干预部队就是这样一种组织。警察面对着一手持枪,一手拿着爆炸物的暴徒,临危不惧,用自己换回了人质;他们在歹徒的枪口下等待着;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超人的胆识等待着,寻找适当的机会,制服暴徒。终于,在最后那千钧一发之时,警察内外密切配合,大显神奇技艺的威力,一枪就击毙了暴徒,避免了一场大屠杀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网络恐怖主义具有恐怖信息传播扩散的无边界性、恐怖活动目的的特定性和对象的不确定性、恐怖攻击破坏的高效性、恐怖活动手段的隐蔽性、恐怖组织结构由垂直等级制向信息网络形式转变等特点。恐怖组织实施恐怖活动具有利用网络进行恐怖主义宣传和网络心理战、利用网络进行黑客战和网络袭击战等基本形式。要树立全新的反恐理念,利用网络时代的战略和技术,打击网络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恐怖活动组织活动猖獗,制造了大量恐怖事件,为此我国在《刑法修正案》(三)中增设了几种罪名以适应打击恐怖犯罪的需要。然而,《刑法》尚未规定包庇、纵容恐怖活动组织罪,对有些犯罪行为尚难以处罚,因而我国刑法中应尽早增设包庇、纵容恐怖活动组织罪。包庇、纵容恐怖活动组织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恐怖活动组织或者纵容恐怖活动组织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恐怖活动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安定、领土的完整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更有效地清除恐怖“毒瘤”,反恐怖部队也日益壮大。不仅美、英、法、俄、意、德等世界强国组建有自己的反恐怖特种部队,就连一些中小国家也竞相发展自己的反恐怖特种部队。虽然各国的反恐怖部队在职能上有一定差异,但其所担负的主要任务则是一致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对付极端恐怖活动,平定暴力事件,包括对付走私、贩毒、暗杀、爆炸、劫机、绑架等;二是支援其他治安机构处置暴力事件,如制止杀人、勒索以及解救被困…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9·11"事件为标志,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与反恐怖斗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恐怖主义前所未有地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广大民众的极大关注.数以千计、各种旗号的恐怖组织正潜伏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伺机进行暗杀、绑架、爆炸和劫机等暴力恐怖活动.近年来,每年发生的大规模恐怖活动迭数百起之多,恐怖主义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已成为整个人类的公害.可以说,当今世界最使人伤脑筋的,除了艾滋病外,就是"恐怖主义",有人把它称之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9.
恐怖组织犯罪我国为数不多;土生土长的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有逐步蔓延并与境外勾结之势。这两种犯罪组织目前在境内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但对社会治安的威胁极大,群众极为深恶痛绝。为了稳准狠地惩处这两种犯罪活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仅就两种犯罪的异同作一点粗浅探讨。 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以杀人、伤害、爆炸、绑架  相似文献   

20.
体育领域的暴力恐怖活动犯罪往往具有生成背景复杂、主体复合、形式多样、危害严重、影响深远等特征。防范和控制体育领域的恐怖活动需要发动社会各种力量并运用多元手段加以应对,而构建多层次的法律控制体系是最根本的路径。法律之外的控制路径主要指提倡绿色体育、营造纯净的体育人文环境,提升体育活动的安保规格,构筑多元化、多层次的防控力量体系,切断恐怖活动的经济来源等。应对体育领域暴力恐怖活动犯罪的法律控制路径则包括构筑严密协同的反恐法律体系和构建切实有效的司法介入路径等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