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家报纸载文《陪不起》,道出了陪风日盛的危害。文章说,陪风日盛,陪吃喝、陪检查、陪验收,某企业经理“给弄得几乎焦头烂额,似乎只有背地里大喊‘苦哇’的份儿。”不能说没有这种现象,但人们不禁要问:“何以这么用心去陪?”我以为,也不乏另一种情况,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孙权的妹妹嫁刘备,陪的自愿!比如,有一位经理,明知道厂子亏了,仍高兴地说:“只要上头来人,陪不起也要陪!” 陪风日盛,原因何在?何以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6,(Z1)
阎崇年把他的受众概括为“八个不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需求。如今,他琢磨出这八个不同之间的五个“契合点”: 一为“正”。大家这些年听的“戏说”太多了,有一个共同需求,想知道这些“戏说”中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相似文献   

3.
实话难说     
在一次“戏说权力”的闲聊中,一位朋友问我:“你说说,是电视的权力大,还是观众的权力大?”我说,当电视讲出了老百姓心里想说的话时,电视的权力是很大的,电视深入人心之快之广之深,是许多传媒难以与之匹敌的;但是当电视尽说一些官话、套话和假话时,电视的社会效益是轻薄的、负面的、令人反感和没有权威可言的。几亿观众看似无权(美学上称为“受众”——好像是被动接受者,其实人在接受任何事物时都有或欢迎、或抗拒、或默许的主动反应),实则权力很大。他手里的遥控器一  相似文献   

4.
栗正作《孔佛对话图》。 孔子说:“如之何?如之何?”译为现代汉语,意思是:“拿它怎么办?拿它怎么办?” 佛祖回答道:“不可说,不可说。”译为现代汉语,意思是“没法说,没法说。” 看来,孔子于人生是取积极态度的。他焦虑着,  相似文献   

5.
参观者没有参观到的东西 我经常在各地跑,遇到参观过苏南乡镇工业的人,总要打听一下他有什么感想?发现有什么新招?在甘肃省的一个县里,一位参观者对我说:“人家(苏南)那厂房,那设备,我们怎么能同人家比?”我问他:“你了解他们当初是怎么干的吗?”答:“这个嘛,没有了解。”陕北的一位参观者对我说:“我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现场短新闻评奖在大邱庄举行,当天禹作敏来看大家。他介绍了大邱庄的一些情况后说,以前有人批他,说:“抬头向前看,低头向钱看”口号不对,怎么能向钱看呢?他反驳说:你没有钱能办事吗!现在大家都讲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什么,记白了还不是钱?农民理解问题就那么简单,讲求经济效益就是向钱看。禹作敏还讲了个故事:有一次,有个领导干部到大邱庄。禹作敏问:“你这局长一月拿多少钱?”“二百多吧。”“想多拿点“吗?”“不想。”“你说这不是神经病吗?通过正当渠道多收入一  相似文献   

7.
闻斯行诸?     
【原文】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仲由,字子路)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求,字子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公西赤,字子华)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迟之。”(选自《论语·先进篇)、) 【译文】子路问孔子:“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身边,怎么能一听到就擅自行动呢?”冉有问:“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起来。”公西华问道:“仲由问您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有父兄在,不能这样’;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  相似文献   

8.
李勤 《瞭望》1993,(43)
何为“三乱”? 答曰: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一个“乱”字,道出了问题的实质。从1990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就曾三令五申: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制止“三乱”。但在一些省、市、乡、村,“三乱“风至今未见减弱;个别地方甚至有愈来愈“烈”之势。“三乱”如何刮风? 请看记者随手拈来的几个例子: 河北某市一家企业可算倒了大  相似文献   

9.
“家风”即“家庭风气”的简称。之所以想起这个话题,缘于山西省的两则佳话。其一:省长胡富国把大学毕业的儿子送至西山矿务局下井作业,告诫他“不要有‘省长的儿子’的优越感”。他说:“我作为国家高级干部,首先要管好我  相似文献   

10.
在位者言     
我本人绝不是什么“位高”人物,但有颇高名位的人物佯称“我也是小小老百姓”,而且故意用“自抑”来“自扬”时,我便挺着胸脯子说:“老子也是有名有位的人,而且货真价实!”直到逼得对方出言带刺儿地反问我“尊驾的级别属于哪一级”时,我才坦言:“教书匠,写作匠。”对方往往不再掩饰鄙夷之情,哂笑着说:“唔,我还以为老兄是‘在位者’呢……”由“尊驾”而“老兄”,无疑降了格。但我越发力争:“我怎么不是‘在位’者?我说我是教书匠、写作匠,你不以为然。倘若我说我是教授、作家呢?或是,我再膨胀一下,说我的弟子中有省长、市长、一大堆县长,我的读者中(包括与我久久通信的人)不乏显官要员,你有何想法?”  相似文献   

11.
茄子的好坏     
富翁对仆人说:“茄子增进食欲,是好东西.”“不错,”仆人说,“难怪它戴着顶王冠.”几天后,富翁又说:“茄子倒人胃口,还生痰,是坏东西呢.”“是呀,”仆人说,“瞧它头上长着刺呢.”富翁不满意了:“前天你说茄子是好东西,今天又说它是坏东西,什么意思?”仆人说:“我该怎么说呢?我是老爷您的仆人,不是茄子的仆人呀.”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温州货”与“假货”几乎形影相随。温州人则大喊其冤。骂之者说假,辩之者说真。假耶?真耶?记者最近在温州采访,对此作了一番探究,颇有所悟。 说假是假 说真是真 199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考察温州。在一个首饰摊前,李瑞环问:“你卖的是假的还是真的?”摊  相似文献   

13.
上海科学学研究所董进在《组织人事信息报》上发表文章说。鉴于人事管理上的“关系网”、“裙带风”作怪,我国应该制订“回避法”,用法律有效地强化我国的人事管理。他在文章中谈到河北省高邑县外贸局长李贵海贪污受贿一案审理中,县检查院取证一千五百八十份,其中伪证竟有八百九十五份,占取证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而且亦案期间说客盈门,甚至有人到上级机关“告状”,为李贵海鸥“冤”叫“屈”。小小的一个县外贸局长,为什么竟有那么大的“神通”?原来是李贵海苦心经营的“关系网”、“裙带风”在作怪。他的家属、嫡旁系亲属有三十多人,分布在这个小小县里的党、政、司法、农林、财贸等部门工作,在县外贸局中,几乎都是李的“关  相似文献   

14.
“韩美林哪里去了?”熟人、朋友们互相打听着。有的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开玩笑说:“他失踪了”。 直到一九八一年年底,《韩美林画展》在合肥开幕的那天,他才突然地“冒”了出来。我见面就问:“这一年,你跑哪里去了?”他避而不答,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走,请看画去!”  相似文献   

15.
近日听几位领导同志述职,在每人必有的“一分为二”时,“……不够……不够”的组词何其多。有位参加评论的同志反感地说:“你们尽说这也不够,那也不够,光说些‘不够’就够了吗?”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在一个非正式的 场合听说一个不为人所留意 的事情。说的是某地方的市委书记因受贿罪被判刑后,有记者采访,问他:“你受党教育、培养几十年,可知道你的入党日子?”市委书记说记不得了。记者又问:“那你过去的党员民评小结、优秀党员登记表是你自己完成的吗?”。书记说:“是秘书长叫下面的秘书搞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相似文献   

17.
槐下居随感     
一、君仁臣真 战国时魏的国君魏斯任命乐羊当三军总司令,攻陷了中山国(今河北省灵寿至唐县一带)。随即把它并入魏国版图,作为儿子魏击的封邑。有一次,魏斯问他的臣僚:“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一致回答:“仁慈的君主。”只有任座一个持异议,插嘴说:“你得到土地,不封你的弟弟,而封你的儿子,怎么能称仁慈?”魏斯勃然大怒。任座一看苗头不对,立即告辞退出。魏斯再问另一位臣僚翟璜,翟璜说:“你当然是仁慈的君主。”魏斯没好气说;“你怎么知道?”  相似文献   

18.
听谁的好?     
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孟子说:“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做臣子的弑君,行吗?”“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类人我们都叫他做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  相似文献   

19.
(一)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法为什么要改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 有的同志在讨论中提问,我们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为什么现在又要换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究竟有什么不同?有些经济学者写文章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就是”,那不过二字之别,用括号注明一下就行了,何必这么郑重其事地改过来呢?  相似文献   

20.
何以应之     
据说,刘备禁酒,家有酿酒工具的就算犯法。简雍嘲之,指一过路男子说:他犯了奸淫罪。刘备诧异,问道: “你怎么知道?”简雍回答:“因为他有淫具。”简雍的意思是,判罪要有犯罪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