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市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经验是"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社会管理模式、"以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等。"民生为先,整合治理"的经验,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管理中具有普遍性的相关命题做出了有效回应,值得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郑杭生 《新视野》2011,(6):22-25
"大民政"的本质在于,它集中体现了"民生为重、造福于民"的理念。"大民政"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大力推进现阶段中国特色现代民政的艰辛探索,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社会管理从原有体制转向新型体制的不懈努力,力图做到"标本兼治"、"刚柔相济"、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是社会成员从无感增长转向有感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夯实世界城市建设基础的北京经验的生动体现;是促进建构国家—社会新型关系,实现国家—社会有效联动、良好合作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3.
基层党组织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最基本的力量。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应当切实担负起领导核心责任,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日照市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双向直通"机制,逐步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无缝隙、零距离、全覆盖,为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治理"与"管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彰显了党和政府在社会治理理念上的重大转变。这一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就要求我们摒弃之前固有的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而人文关怀是社会治理的终极价值目标,是社会治理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矿区社会不和谐的深层根源在于矿区自身的经济社会问题,企业应该主动加入到社会管理之中,成为积极的管理者。通过"四方共建"平台,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与村委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通过"四方共建"平台参与社会管理,使企业具备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与社会管理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两大核心议题。在构建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动态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以物为本"传统城镇化所带来的系统性社会风险,以及与以"不出事"为逻辑、碎片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社会管理相结合所导致的社会风险叠加共振效应,可以看出"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与"服务导向"的新型社会管理是对立统一体之间的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互为背景、互为动力、相得益彰的共生关系,在关键环节和阶段与新型社会管理无缝隙对接是城镇化战略的实现路径。城镇化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社会管理应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扩展两者的价值契合点和互动交集,实现功能动态匹配和双螺旋式同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改革是一项事关党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安定有序,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的红利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管理创新,以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贵州省经过30多年的改革,经济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社会建设依旧步履维艰,呈现经济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管理与服务"见物不见人",矛盾纠纷易发多发且极易交叉感染蔓延升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现代社会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对老子提出的"管理四境界"说作出了现代诠释,论证了"无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构建现代管理思想体系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宁锐 《唯实》2012,(6):82-84
微博问政正成为草根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微博问政搭建起"政府—公民"互动沟通新渠道,培养了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现代公民精神,敦促政府不断与时俱进,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对提升社会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具有积极影响。微博问政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管理中的不足。针对存在问题,要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与完善微博问政良性互动中扩大公众参与,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构建政府与公众的互信,引导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5,(4)
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物本"和"人本"传统思潮。而道本管理强调人的思想理念应该和自然、人自身、社会和谐统一,因此,突破了传统管理的困惑。酒店社会责任赋予酒店道德准则,促使企业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社会效益的达成。在道本管理视野下加强酒店社会责任,能够促使酒店的社会形象、价值和工作达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即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新颖关系的一种最佳状态.依据俞可平教授关于"善治"的10条标准,社会治理要达到"善治"的境界任重而道远,国际社会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去追求.为了社会和谐与善治的目标,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回应公民需求解决合法性问题,通过与民间更多合作而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均衡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及其创新。而从心理管理的角度来认识和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及其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心理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管理的是人的心理及其危机。但危机不是简单的危险,而是"危而不险"和"危而有机"。心理危机既是一切社会危机的枢纽,更是最大的社会危机。其中,心理管理还是一种管理的方法,就是通过心理进行的一种管理,是一种通过情感交流和沟通与情绪流动和宣泄而展开的管理。它又可以分为防止危险产生的方略管理和防止危险蔓延的策略管理两部分。  相似文献   

13.
像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一样,公共管理与社会心理的互动关系的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五段论"的基础上,我们把公共管理与社会心理互动关系发展的阶段分为六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公共社会.这种互动关系在每个阶段的运行和变化的特征是各有不同,其中既表现了适应性,又蕴涵了矛盾性.而公共管理与社会心理是在既适应又冲突的交替变化之中推动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社会管理的实践必须有相应的文化与组织基础,同时社会管理又必须呼应国家治理的时代诉求。在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管理依存的文化与组织基础解体,管理机制难以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矛盾增多。由此,必须在充分解析当下国家治理诉求与乡村治理逻辑的基础上,重构管理的社会与组织基础,建立起"多维、复合式"的社会管理机制,以应对转型乡村的稳定发展诉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制度主义为视角,系统回顾"社会管理"及相关概念的起源和演变路径,从价值、主体、手段、对象等方面对上述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实际,抽象出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社会管理"概念。厘清社会管理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的学科定位。在此基础上,勾勒出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范式的完整框架,为学科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且把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内容之一。在社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文章从微观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陆坝村和瑞泉馨城社区两个"村级"单位的实践,提出了村级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彦 《理论建设》2013,(5):102-104
<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作为理论问题,首先就要对"社会管理"的概念和特征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作为实践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为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依据"社会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培育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只有解决这两个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有基础,才有科学的预见性。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特征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理念先后经历了控制思想、社会规管思想和社会管理论的演变过程。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利益矛盾"凸显期"和突发事件"频发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为了给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有序安定的环境,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来应对这些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和管理要求。只是创新社会管理,功夫在管理之外在服务之中,我们要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做好公共服务来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理念的创新。对社会管理来说,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管理是"小技"、服务是"大道",不能反客为主、本末倒置。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社会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党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如何加强党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作用,使党在社会管理特别是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演变出发,对从"上海模式"到"杭州模式"九种典型模式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其通过体制重构实现了功能重组,特别是充分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实现社会管理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