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尤其要牢固树立起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在工作中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首先,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我们只有时时刻刻从人民的需要出发,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能得…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 ,做好工作 ,真正使自己成为“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模范。一领导干部要做爱民的公仆 ,就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首先 ,爱民要知晓民情 ,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决策前 ,领导干部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要掌握民情 ,吃透民意 ,看看决策是否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是否坚持了人民群众总体受益原则和人民群众总体承受力原则 ,看看群众对决策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拥…  相似文献   

3.
《党建》2003,(8)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方针政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起指导和推动作用。抓住这个环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制定和实施深…  相似文献   

4.
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很大程度上源于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私心杂念作怪。对症下药,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强化群众观念,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对于人生价值的一系列基本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共产党人一切言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划清...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是否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奋斗史,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史。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坚持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切实地、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是否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奋斗史,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史。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坚持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切实地、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是否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奋斗史,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史。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坚持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切实地、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是否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奋斗史,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史。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坚持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切实地、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是否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奋斗史,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史。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坚持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切实地、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0,(4):1-1
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到列宁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代表他们的利益;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到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2.
群众观点是我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讲政治就要讲群众路线,干部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强不强,决定群众路线的实践效果好不好。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党一直没有忽视群众路线的教育,专门做出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把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写进了新党章。邓小平同志更是明确地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和原则。这个标准和原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最彻底的群众观点,是对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加强群众观点,改进思想作风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作为县委书记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更是一个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体现着党员的党性。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考虑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  相似文献   

14.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这一著名讲演。今天,重读《为人民服务》,深感其意义深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和社会环境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没有变。我们一定要坚持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的参考依据来源于群众的实践,决策的完善和推进,更要依靠群众实践和创造。因此,增强群众观念、提高决策水平是我们应时时重视的大事。一、把增强群众观念作为党委决策的立足点,确保决策具有凝聚力要时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有益的决策,都不应是领导者头脑发热的产物,而应是群众智慧的结晶,群众意愿的反映。只有来源于群众的决策,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同,进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要注意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决策。如…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彻底唯物史观的科学评价,恰当地反映了他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和深厚感情。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7.
考察干部要注重社会公论,而注重社会公论必然要涉及到群众基础。这里的“群众基础”指的是一个干部与其周围的人际关系,大家拥护不拥护、欢迎不欢迎、赞成不赞成,有多少人拥护、欢迎、赞成,又有多少人不拥护、不欢迎、不赞成。多年来,我们选拔任用了大量优秀中青年干部,在考察中充分走了群众路线,群众也给组织  相似文献   

18.
来丽梅 《新长征》2006,(11):56-57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在领导干部身上,直接表现为个人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把“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作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必修课,自觉把“官职”视为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行动准则。切实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和全国各地的广大干群一样,都在认真研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感受最强烈的就是贯穿在三卷各个篇章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思想,即小平同志坚持不渝的“人民标准”。 所谓“人民标准”,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每个阶段,每个时刻,干每一件事情,都要密切关注着“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  相似文献   

20.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的关键之所在。在实际工作中,共产党员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争做: 一、善于联系群众,做人民信赖的“贴心人”。共产党员来源于群众,植根于群众,要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注意密切联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