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崇尚的幸福是一种自觉空性,并依此而存的自在状态,由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不同层次的幸福目标构成。佛祖就是实现幸福的榜样,它教育人们通过不断反省自身、与人为善、尊重自然、实现自在的幸福。佛教幸福观帮助人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谛,对当代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提供可借鉴的价值体系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彦君 《传承》2012,(20):49-51
无论生活于什么类型的社会,人们生存的目的都是追求幸福。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树立一种适合的和谐社会幸福观也是其中环节之一。为了使人们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能实现最大化的幸福,因此有必要认清现存的各种问题,最终得以形成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人民共同前进的和谐社会幸福观。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报告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并将城镇化上升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慈溪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全力打造经济发展质量高、城市建设水准高、社会保障水平高、城乡环境品位高、人文精神追求高、市民文明素质高、居民幸福感受高的品质之城,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幸福家园的奋斗目标.物业管理是建设幸福家园的一个重要基础,它是城市管理的延伸,几乎涵盖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物业管理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健全的物业管理,就无法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品质之城.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31)
正"幸福,是每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最真实的自己。也正因为如此,幸福不是瞬间的美好,而是一种生活的沉淀,需要你不断地思考与自我认识。"这是民营企业家吴俊的幸福观,带着思考,他直面生活与事业中的种种挑战。你觉得能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正处于幸福之中吗?对于五年后再次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吴俊而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快乐论和完全论对何为“幸福”有着不同的诠释,综合两派观点,可以把幸福定义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快乐是幸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把幸福与快乐等同起来,会导致异化的警察幸福观,它通常表现为“肉欲幸福”、“金钱幸福”、“权力幸福”,这些方面往往交织在一起.道德是幸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这意味着幸福不必以道德为客体,幸福不是道德的必然结果,幸福必须以道德为基础.要实现警察幸福观的回归,需要处理好法与德、情与理、高标与底线的关系,需要做到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的幸福观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健康与精神生活,它既能促进个体人的精神健康,又可以对整个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时代,人类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不同.中国人的幸福观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即色即空"、"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不同类型.在扬弃前人幸福观的基础上,当代中国人正在追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一致"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余进军 《前沿》2013,(8):60-61
民生幸福是任何一个国度和任何一个社会都想要达成的目标,民生幸福不仅代表人民能够过上幸福满足的生活,这其后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的体制与现状是否合理与完善,好的社会体制才能对民生有保障,才能让人们安居乐业,感到幸福。本文从伦理视野下的民生幸福观和民生幸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进而论证民生幸福的伦理确证形式。  相似文献   

8.
提升浙江人幸福指数的政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幸福指数(Happiness Index)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社会成员的幸福指数,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关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叔本华对人生幸福有执着的追求,并形成了积极乐观的幸福观。他强调心灵品质的重要性,将人生幸福的本质归结为内在心灵的满足,以拥有精神财富作为人生幸福的根本内容,而将财产、荣誉、地位等仅仅视为人生幸福的附加因素。这种以强调精神富有为核心内容的幸福观对人们建构正确幸福观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余佳  游达明 《学习与实践》2012,(11):122-127
艺术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为了追求个体的发展和享受所生发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选择。艺术消费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的品味,从而满足作为有着"舒适感"的"快乐人"的普遍心理期待。艺术品味是消费者成为艺术观众的关键。艺术体验是一种提高审美品味的有效途径,人们在体验艺术的同时提升其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指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幸福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由于人们的生活价值目标不同,人们的幸福观也就不同,尤其是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幸福观。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树立了崇高幸福观,他认为帮人民克服一点困难,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勇于维护集体的利益,为共产主义贡献一切,是最幸福的。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指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幸福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由于人们的生活价值目标不同,人们的幸福观也就不同,尤其是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幸福观。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树立了崇高幸福观,他认为帮人民克服一点困难,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勇于维护集体的利益,为共产主义贡献一切,是最幸福的。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6,(24)
正繁华的大都市并非完美无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问题的出现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幸福的体验,但超大型城市的存在亦有其必然性",2016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也显示,公众觉得生活在二线城市最易获得幸福感,其次是一线城市,而谁又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幸福之城"呢?杭州、昆明、成都被公众一致看好"在哪里生活最易获得幸福感?"这是"2016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中的一道题目。今年9月至10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向红 《重庆行政》2018,(3):42-44
正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区在学习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幸福观"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和研究了"经济发展为什么"的问题,在产城融合的基础上,依托"民生优先、幸福导向"理念,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萌发了建设"一生之城"的构想。五年以来,璧山区从初步提出构想到发展蓝图逐渐清晰,从理念深化到创新实践,从政府倡导到百姓认同,从上级牵引到各地精准实施,"一生之城"建设成效显著。一、何谓"一生之城"  相似文献   

15.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杭州市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要让全体市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和困难群体、低收入阶层生活品质有明显改善。这就要求民政工  相似文献   

16.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人民警察也不例外。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然而,现代人在热切企盼幸福、努力追求幸福的同时,却觉得幸福渐行渐远。如果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国道教的生命幸福观中,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幸福观中吸取一些人们追求生命幸福的宝贵智慧,即使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快速的生活节奏,人民警察仍然可以通过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构筑通往幸福的桥梁,降低评价幸福的底线来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何菁 《前沿》2002,(8):100-103
本文从“幸福”这一范畴概念的阐述入手 ,探讨幸福的真实内涵 ,分析历史上人们对幸福的三种不同理解 ,得出幸福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 ,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并由此作为切入口 ,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和现实任务 ,分析了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2,(11):34-35
你,幸福了吗?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终极目标,享受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神圣权利,创造幸福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要真正达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央视的追问得到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回复,这也激起了媒体及公众的冷嘲热讽。中国人的幸福观变了吗?中国人认为的幸福是什么?为此,由《小康》杂志连续第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关于幸福本质的科学阐释,也为我们走向幸福提供了正确的指引。新时代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行深入的研究解读,找准新时代幸福的本质,认清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打造充满幸福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但并没因此快乐了很多。人们的欲望过于扩张,过于追求名利,反而离幸福越来越远了。如果人们把幸福都建立在金钱和享乐之上,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无法实现人的幸福,也就不能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