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读罢《民主与法制》杂志第6期《母亲为救女儿9年献血7200毫升》,文中母亲杨义芳的艰辛令人同情,勇气令人钦佩。19年来,母爱就像一座血库,让女儿在病魔肆虐中活了下来。杨义芳决不放弃、一心救女的勇气,让笔者联想到另一个感人的事:12岁的徐州男孩邵帅为身患白血病的母亲捐献骨髓,小小年纪就承担了很多他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生命之重。  相似文献   

2.
汤唯与《色·戒》,绝对是2007年内地演艺圈最瞩目的焦点,而在这之前,汤唯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在这部眼下红透半边天的影片中,汤唯以超越世俗的勇气和传神的演技告诉大家,她的成名不仅仅靠名导李安的金字招牌和她在《色·戒》里大胆激情的演出……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2,(4):49-49
茅善玉以《一个明星的遭遇》在沪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又以沪剧电视连续剧《璇子》风靡沪上,蜚声海内外,成为家喻户晓的戏曲明星。她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  相似文献   

4.
大山、卡尔罗、郝莲露、莫大伟、 郭安瑞近年来,一个又一个的外国人活跃在中国曲艺舞台上。 让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很“溜”地学会中国人都未必学得来的绕口令,在舞台上幽默地一层层抖着“包袱”,这实在是相声史上的新鲜事——这些来自异国的留学生是在中国煤矿文工团的一级相声演员了广泉的“调教”下,成为中国百姓喜爱的“洋笑星”的。 加米拉是丁广泉收的40多个洋弟子之一。她在北京医科大学学了6年西医又在中医学院进修过针灸。她的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妹妹阿玛尔也是丁老师的得意门生在舞台上比她还火。阿玛尔与丁老师合说的《…  相似文献   

5.
<正>赵秀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张派青衣,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作有《秦香莲》《四郎探母》《西厢记》《望江亭》《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等。舞台上的赵秀君扮相秀丽,腔调婉转,让人回味无穷;舞台下的赵秀君开朗乐观,话语温和,让人倍感亲切。从舞蹈苗子到梨园新秀赵秀君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大学教授,在她的印象中,家中的书香气息要多于文艺气息。但她自幼爱唱爱跳,父母觉得女孩子将来从事文艺工作也不错,  相似文献   

6.
丁宇 《两岸关系》2012,(3):26-28
说起倪萍,大家头脑中首先浮现l的是那个站在春晚舞台上典雅大方、动情动容的主持人形象。自从2000年淡出主持人舞台后,倪萍便活跃于银幕之上,塑造出了一个个历尽沧桑却坚强勇敢的母亲形象。凭借杨亚洲导演执导的电影《美丽的大脚》,她获得了金鸡奖、华表奖等多个影后桂冠。  相似文献   

7.
最近各大电视台热播的新戏《舞台姐妹》,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在演艺道路上越来越有魅力的梅婷。记得几年前的那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更多人认识了她,记住了这位当年中戏的七朵金花之一。近几年,梅婷在很多优秀的影视剧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凭借这些优秀的角色,她在获得很多影视剧大奖的同时,也得到了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梅婷也正以一个成熟女人的美丽和更加精湛的演技,开拓着属于她自己的辉煌演艺之路。  相似文献   

8.
封面人物     
宁波市艺术剧院副院长王锦文是省人大代表,她从一个普通演员、一个B角,到摘取全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主演的《典妻》又喜获全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她在戏剧舞台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无怨无悔。从甬剧艺术训练班毕业进甬剧团一直到现在,王锦文已演了20年的甬剧了。通过《阿寿哥》、《邻舍隔壁》、《半把剪刀》、《典妻》等一出出生动的剧目,王锦文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舞台形象。甬剧《典妻》,对传统的甬剧说来是一次艺术的提升。该剧不仅吸收了舞蹈、话剧等戏曲之外的一些艺术元素,而且还一改传统甬剧以说唱为主、形体动作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9.
11岁学戏,14岁开始挂头牌,早在20世纪40年代,她就名震海外。 是她把鲁迅名著《祝福》改编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开创了现代越剧的先河;2003年,她荣获了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 她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949年10月1日,她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们一起参加了开国大典。 她曾当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10.
刘文学 《中国人大》2009,(13):33-35
2008年5月,《泰晤士报》北京分社社长马珍在救灾现场看到的一个细节让她惊讶和感动不已。 “灾民都集中在九洲体育馆,那里人很多,但让我吃惊的是,厕所竟然不臭。”她说。马珍从这个细节中看到了秩序,然后又从秩序想到了更深层的力量,她当然应当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11.
郭玉琴 《乡音》2013,(3):45-45
我最佩服女作家龙应台,不仅因为她的文笔好,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有勇气担当社会良知。以前读过她的散文《目送》,那是一本写父母兄弟朋友子女的人间真情文字,数不尽的缠绵,充满忧伤和美丽,给人一种婉转和温柔的女性细腻印象。如今读她的《野火集》(201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看到的是截然相反的豪气万丈,文笔犀利,如刀光剑影寒气逼人,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那一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静宜大学的报告厅里,我看到了正在演讲的林睦卿,台上的她化妆精致而美丽,光彩照人。那一天,她穿戴了一个只有支架,没有腿形的假肢,她让同学上台去触碰那冰冷的左腿,告诉他们:她不一样,但不可怕。这个演讲台,是她的舞台,她的世界里还有很多舞台,她的热情与执著让她成为了美丽的舞者,让她攀岩、溯溪、潜水、滑雪、骑脚踏车,足迹踏遍世界五大洲。她的世界里有一个信念:只要还能微笑,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3.
高惠芬说,她最大的志愿是为世博会奉献自己的智力、体力和技能;最大的心愿是尽自己所能让心理咨询专业走上前台为社会服务,为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搭建舞台;最大的意愿是为《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的实施做个践行者和监督者。  相似文献   

14.
梅艳芳之美     
2003年12月30日,一代天后梅艳芳在香港离世。如今,四年过去,人们依然不曾将她忘记。她是当之无愧的舞台之王,一举手、一投足,都万丈光芒,让人无法抵挡。她仿佛天生就是为舞台而生,却也最终把遗憾留给了舞台……  相似文献   

15.
带上勇气上路○许炜编者按:这是一篇小文章,仅仅千字有余。读后却让人畅快淋漓,不禁拍手称快!拂去世俗的目光,透过文字,发现她就是生活中的这一个人或那一个人,一个普通的女子。但正义和勇敢使她成了一个胜利者!她说得真好:有时为了维护正义,我们并不需要献出鲜...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一个人的战争》及其争论艾晓明如果你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你让不让她看这本书?问题是这样提出来的:《中华读书报》1995年12月20日发表了一篇署名“丁来先”的文章,题为《女性文学及其他》。作者在文中说,前些日子,他在北大听了一次名为《九十年代女性...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初春,漫画家夏达的一组靓照在网上被台湾网友炒得火热,“美少女漫画家”、“最萌美少女”等称谓让她迅速蹿红。夏达出生于1981年,高中时开始漫画创作,最早于《北京卡通》杂志发表短篇作品《成长》,2003年她大学还未毕业,就已出版首部作品《四月物语》。毕业后赴京从事专业的漫画创作工作,  相似文献   

18.
勇气     
一个年轻的警察,坐长途汽车回家探亲。他家在一个小镇上。他穿着便服,手里捧着一本名叫《心灵鸡汤》的书在阅读。他读到了一篇名叫《勇气》的文章,文章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为了救姐姐而抱着死的决心给姐姐输血的故事。年轻的警察被那个小男孩的勇气折服了,沉浸在对小男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美国进步作家、世界著名记者、著名社会活动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AgnesSmedley),她是美国密苏里州北部一个贫苦的矿工的女儿,母亲是一个洗衣服的女工。她极为关切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中国人民的斗争,始终如一地与战斗中的中国人民,紧紧地站在一起。早在1928年,她就以《弗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为该报工作到1933年。1938年至1941年间,她又担任《曼彻斯特卫报》的驻华特派记者。她曾随八路军、新四军在战地工作。1938年1月15日,《新华日报》曾发表过《史沫特莱女士访问记》…  相似文献   

20.
赵辉 《台声》2013,(4):90-92
10年前,本名廖婧伶的安心亚只是路人甲,第一次上台湾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5年前,她也不过是综艺节目《全民最大党》中一个默默无闻的show girl(举牌女郎);3年前,她成为综艺节目《全民大闷锅》(综艺节目《全民最大党》后期更名栏目)的固定班底。不计形象的演出让她成为全岛家喻户晓的谐星。模仿、扮丑、搞笑样样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