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资本状况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资本以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志愿者组织、志愿精神与政党领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灵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3)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精神源远流长,而跨越国界的志愿者组织与志愿精神却是在20世纪尤其是一战结束以后出现的。志愿者组织的大规模兴起与政党衰落紧密联系,政党的功能受到了志愿者组织的挑战,现代政党必须大胆地汲取志愿精神才能使政党发展有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下社会规则失范,道德底线失守,严重危害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规则问题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迫切的必要性。研究社会规范问题,借鉴和吸收中国古今社会规则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于运用社会规则建构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前进和发展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社会矛盾。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加复杂,最重要的是要把发展和处理好人民内部利益关系作为出发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李静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7):136-137
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党的执政目标,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通过对企业社会资本和社会责任内在关系的研究,能够找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杰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18(2):1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当前我国社会转型面临关键的临界点,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党和政府需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协调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矛盾疏导机制和社会综合治理机制,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雷火剑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60-6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对宗教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也是党和政府宗教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宗教作为社会整体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存在和发展,必须很好地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需要。当前,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鲜明地体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时代精神,引导宗教界自觉主动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陈学峰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11(3)
要充分借鉴历史经验和做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人民政协必须利用在宗教工作方面的优势,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朱益飞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19-21
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国政党制度自身充满着和谐,它与和谐社会都体现了“和而不同”,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政党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特殊功能。它具有强大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功能,同时它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因而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支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完善中国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2.
“等比机制”是对两极分化和绝对平均两种极端不平等机制弊端的扬弃,是对人的才能和奉献绝对差别性的如实承认及追求幸福平等的普遍要求的本质表达,也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全面发展和整合,而又能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一种社会和谐机制。当前情况下构建等比社会的机制主要须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实施重点突破:一是构建经济收入上的等比机制;二是构建政治社会地位上的等比机制;三是构建精神上名声上的等比机制。由于等比机制和境界要求条件的复杂性和当前中国国情条件的诸方面制约,等比机制和境界的营建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奋斗过程。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兼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根据和理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及现代化奋斗目标三方面论述了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分析了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意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升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2(6):8-11
马克思以实践为前提来构筑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图式,认为人类社会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渊源,对其进行分析对于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的价值目标确立和发展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志林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6):56-58,62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而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婷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3):90-93
和谐社会是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化管理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社会管理体制演变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培育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自治组织,发挥社会自治功能。本文通过论述社会自治的历史渊源和理念支撑,阐释了社会自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社会自治的三个逻辑建构支点。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3):111-113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行基层民主,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辛鸣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7(2):10-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又有着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丰富内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反映了对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要从确立社会目标、进行利益分析、实施制度安排、着手意识培育等四个方面着手,正确处理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梁英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1-5
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石,“小康”社会思想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体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法制建设思想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深入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对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