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始于2011年夏季的国际金融动荡,持续发酵,世界经济随之进入了多事之秋。国际金融动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是打断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二是使中国经济增速趋缓、通胀压力增大。应对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需要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以民为本"的财政政策为突破口,以更新货币政策和恢复发展资本市场为两翼,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肇始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给中国战略资源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改善带来的机遇。首先,中国应该利用金融海啸中树立起的正面影响,积极开展石油外交,扩大油源。其次,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空档,加强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同时我们也要抓住时机,初步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威;通过适当的制度优越性和指引变革理念的宣传,强化意识形态认同。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由于其特有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等特点使其在供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不足,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更突出了这一现象。中国在此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做出的贡献表明,中国作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主体已真正地参与到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来,具备了提供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有三个关键性问题:首先,话语权绝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更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证明、去提升;其次,话语权追求合作共赢,不搞世界霸权,致力于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中国智慧、推介中国方案;最后,必须用中国声音唱响话语权,决不能做西方话语的附庸。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几经调整和变革,正在发生新的结构性变化: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逆转;世界主要国家对经济发展掌控力和制高点的争夺更加激烈;全球大宗商品牛市超级周期结束;全球能源格局出现颠覆性调整;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国际经济贸易话语权的掌控上角力。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权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体现在决策制定、经费分摊、部队派遣以及国际舆论的影响等方面。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发展成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最重要的手段,在此领域的话语权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进一步塑造“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努力增强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殃及全球和中国。现在不是追究谁应承担责任的时候。但是,应当思考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规律和应对之策。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下采取的对策己初见成效。这不仅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很大困难。归结于一点就是外部需求减少。出口下降幅度比较大,影响出口企业、外向型工业和外向型地区。这造成企业利润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增大。在国际金融危机加深蔓延的情况下,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很难说中国经济一家摆脱危机。中国管不了世界,但中国也离不开世界。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把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确立“中国式民主”的话语权地位。民主话语权争议的实质,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的霸权压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寻求本国发展道路合法性之间的斗争。“中国式民主”符合中国的国情、历史、民族、文化传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检验一个国家实行何种民主形式好坏的标准是政党执政的实践。建立“中国式民主”的话语权地位,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从西方民主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二要加强舆论引导能力,三要加强“中国式民主”的研究和宣传,四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稳步发展,世界粗钢产量从1993年的7.25亿吨上升到2005年的11亿吨,世界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铁矿石生产和贸易,需求的旺盛带动了全球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扬,但铁矿石供应的垄断程度在加深。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又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的进口国,但中国在世界铁矿石定价中没有应有的话语权。造成中国在世界铁矿石谈判中的没有应有的话语权的原因主要有:①多头进口,缺乏协调;②铁矿石进口价格谈判无法全面形成合力;③缺乏长远战略规划。为争取话语权,应对不断上涨的铁矿石价格的几点思考:①尽快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是应对涨价,提高话语权的主要举措;②通过与外商合作开矿等方式,打破垄断,保障稳定的铁矿石资源供给,是应对涨价,提高话语权的必要措施;③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铁矿石资源长远供给战略,构建国际采购联合体,是应对涨价,提高话语权的重要措施;④建立规范的铁矿石进口秩序,进一步加强铁矿石进口协调管理,是应对涨价,提高话语权的不可缺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犯罪国际化趋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入世后,金融业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与此相应,金融风险加大,金融犯罪相应激增。金融犯罪的产生发展历程演绎着金融犯罪受金融业发展左右的客观规律,为此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金融犯罪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而从金融犯罪国际化趋势中我们必须寻求控制预防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从美国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五方面的深远影响,一是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二是大国竞争与合作交织发展,大国关系复杂重组,国际机制变革加快,三是区域一体化明显提速,世界地缘战略重心加快东移亚洲,四是发展模式更趋多样化,五是中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崛起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融入世界,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开始凸显:一类是国有资产由于涉外金融业务导致的巨大风险问题,另一类是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有效运行问题,它们都会造成国家和人民资产的巨大损失,甚至危害国家经济体系的运行,因此必须予以预防和克服。政府必须对国有资产和金融体系实施具有法治性质的金融监管,吸收借鉴国外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才能有效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4.
入世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但入世后由于金融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我国在金融体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的较大差距,我国金融业将面对巨大冲击,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金融安全问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仅要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同时要求我国加强与国际社会的金融合作与协调,关注WTO的运作,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金融法规建设,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包括刑法在内的法律制度的主导作用。金融犯罪件逐步递增,呈持续高发状,并有其自身特点。用刑法预防和打击危害金融安全犯罪虽然效果明显,刑法应该也只能是保护金融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在刑事政策、立法等方面对这项制度进行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同深化改革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增长、保就业.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同深化改革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紧密联系起来,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业反洗钱机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金融业已基本形成了以“一规两法”为主要内容、以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为主要机构的反洗钱机制。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打击洗钱犯罪的立法结构和立法内容不够完善、“一规两法”存在缺陷、反洗钱实践遇到困难以及国际合作存在一定难度等。因此,必须加快反洗钱法制建设,建立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金融机构反洗钱基础性工作,建立与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相衔接的社会反洗钱系统,加强打击洗钱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与地区秩序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复杂性、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成为当今国际形势的阶段性主要特征。而发达国家经济困局严重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全球性社会政治抗争风潮迭起加剧各国治理难度,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新变化催生大国"竞合"博弈,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同步增长恶化国际安全环境,亚太地缘战略格局复杂重组,这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五大特征。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温和而曲折,"大选年"加剧国际政治经济敏感性,西方与新兴大国"竞合"关系更趋复杂,社会政治风潮可能向思想与意识形态领域扩散,亚太地缘战略格局重组磨合具有不确定性,各种不稳定因素相互交织、影响全球,国际形势动荡不定。  相似文献   

19.
在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下,会计也在趋于国际协调,而海峡两岸关系密切,经济互动频繁,因此本文对海峡两岸在信息提供者、披露时点、财务预测更正更新、管理当局责任等财务预测制度的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差异,并提出中国大陆在财务预测制度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开放与我国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开放将使我国金融监管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必须借鉴国际社会金融监管的经验,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完善金融监管措施,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以保证金融业安全、稳健、高效、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