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州》2010,(2)
<正>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文化经济时代,"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全球性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体现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并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巴林右旗作为草原民族文化地区,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选择,又是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将进一步向高端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化特征和金融危机既给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整合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互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协公报》2012,(7):13-16
<正>"十二五"时期是天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是推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的重大举措。一、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领航区"作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抓手1、2011年,中央提出重要战略部署。"十七届六中全会"经过慎重论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赋予了文化产业抵御金融危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现代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际产业发展新亮点和城市经济新形态,创意能力也成为国际上新兴城市崛起的重要动力。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作为浙江省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23)
正10月22日上午,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在杭州出席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本届论坛由全国台联、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与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论坛以"设计铸城,创意兴业"为主题,对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以及创意设计助力城市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来自两岸四地多所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文化创意企业的百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6.
用巧实力统合硬实力软实力——关于澳门经济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暴露了澳门经济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为此,需要运用"巧实力",借助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是创意,创意来源于高素质与复合型的人才。但是目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现状并不乐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2014年"2·26"北京讲话精神、实现北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人  相似文献   

8.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卫军 《今日浙江》2008,(19):52-53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创意产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如美国把创意产业定义为“版权产业”,日本称之为“内容产业”,而在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则结合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把创意产业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当今时代,面对“新经济、互联网”、“高通胀、高物价”的挑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辟增长新蓝海,对于杭州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客观制约下发展经济,成为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文化创意产业正好迎合了这一要求。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已累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祖国大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筠 《两岸关系》2009,(12):34-35
“前十年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时代,后十年是中国文化与创意崛起的时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司代司长迪米特·甘特雪夫说。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领先的产业,北京的文博会是最好的证明。”世界地球基金会理事会联合创始人、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说。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我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十多年来发展较快。2002年,为了摆脱长期形成的出口产品单一化、新产业空洞化、经济边缘化的发展困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台湾方面首次将原属于不同领域的文化、艺术、设计等相关产业统筹于文化创意产业之下,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了从"文化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跨越。一、加强政策规划,推动管理体制整合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包容性、高附加值的鲜明特征。台湾将其分为艺文、设计、媒体、数位内容四大领域,具体包括视觉艺术、出版、广告、电影、工艺等  相似文献   

12.
《北京观察》2012,(10):5-5
近日,2012年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是在北京市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创办的,是北京市政协为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业内人士与党政主管部门共同交流探讨问题而搭建的一个重要的参政议政平台。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  相似文献   

13.
许平 《北京观察》2007,(1):49-51
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未来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提升首都经济的原创价值,开拓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格局创造了重要的契机.而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最大区别,就是对创造性人才的倚重,没有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聚集和发挥作用,"创意产业"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评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瑞 《新东方》2009,(12):58-60
一、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将其视为对未来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有重要贡献的经济增长领域。为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受到投融资瓶颈的约束,发展势头受到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   

15.
曹海峰 《长白学刊》2007,(3):143-14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消费文化的蓬勃发展、科技与文化日益密切结合以及城市竞争的愈演愈烈,一个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力空前扩张的时代正在到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不再是一种理念或发展模型,而是最具发展前景且已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背景认真审视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当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动向,对于从制造型向创意型转变的中国来说,正是需要认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迅猛,被许多媒体称之为“朝阳产业”、“暴利蛋糕”,以至于国内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为获取经济利益而热炒文化创意的概念,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着许多误区。实际上,时代要求创意产业的凸显,是因为经济发展规模和社会文化需要的推动,而作为国家倡导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确已经到了深入研究的关口。本期编发三篇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稿件,特意针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包括深厚的文化积淀、密集的专业人才资源、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旺盛的消费需求、强大的市场辐射以及积极的政策扶植。2009年,虽然遭遇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依然逆市飘红,全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497.7亿元,占GDP比重为12.6%,现价增速达11.2%,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2%的目标。而根据2009年前三季度的统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九大领域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的产值位居前4名。而排名最末的文化艺术领域,去年增速最快,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本期,我们邀请多位政协委员,就"十二五"期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明确的发展目标,提出“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打破行业垄断,鼓励资源重组,强化资金扶持,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发展方向。这是首都文化经济建设中具有特定内涵和时代意义的发展目标,也是极富实践要求的工作任务,因此值得全社会、尤其首  相似文献   

19.
杨强 《前沿》2012,(3):121-124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旅游创意人才的培育。本文在阐述“后旅游时代”产业发展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提出了文化旅游创意人才的培育要求,并以杭州为例,说明了文化旅游创意人才的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和高校三方提出文化旅游创意人才的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节能无污染的特点,符合"两型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新型业态。本课题组通过对洪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主要做法、比较优势、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就如何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创意资源,提出了加快发展洪山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以共同探索具有武汉特点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