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妄想性精神障碍或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以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在临床症状、病程演进、预后转归和治疗效应等各方面,皆不同于精神分裂症.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美国分类(D SM_Ⅲ)以及我国分类均将其作为单独一类列出.其在我们近年的司法精神鉴定中占3.21%.自82年以来累积共48例,现分析其资料,并就司法鉴定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社会功能减退是指 (人 )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和效果不如病前。现实检验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自我功能 ,指测验并客观评价环境之性质和特征的能力 ,可藉以区别外在客观世界与内心主观世界 ,以便精确地判断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实检验能力受损在精神科临床上主要是意识障碍、幻觉、妄想等导致的。社会功能减退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是诊断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病理性醉酒、妄想阵发、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等临床上常见精神疾病的必备条件 ,其他如神经症、人格障碍等“轻性精神疾病”患者也有社会功能一定程…  相似文献   

3.
龙国明 《证据科学》2000,7(4):156-157
社会功能减退是指(人)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和效果不如病前。现实检验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自我功能,指测验并客观评价环境之性质和特征的能力,可藉以区别外在客观世界与内心主观世界,以便精确地判断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实检验能力受损在精神科临床上主要是意识障碍、幻觉、妄想等导致的。社会功能减退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是诊断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病理性醉酒、妄想阵发、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等临床上常见精神疾病的必备条件,其他如神经症、人格障碍等“轻性精神疾病”患者也有社会功能一定程度的减退[1]。社会功能减退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是一般精神疾病具有的共同现象,而上述精神疾病又是司法精神鉴定中按病种划分所占比例最大的。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是评定司法精神鉴定结论的基础,因此,在司法精神鉴定实践中必须明确被鉴定人社会功能、现实检验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4.
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中的"偏执性精神病,无诉讼行为能力"可能导致诸多方面的问题,鉴于此,建议偏执性精神病的诊断只限于临床精神医学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何恬 《证据科学》2007,14(4):I0006-I0008
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中的“偏执性精神病,无诉讼行为能力”可能导致诸多方面的问题,鉴于此,建议偏执性精神病的诊断只限于临床精神医学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新闻周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认为,"从精神卫生学的角度看","老上访专业户99%以上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属于需要强制的一类,因为它扰乱社会秩序."此语一出,舆论大哗.孙东东发表致歉声明,认为"一些内容因表述不当引起争议和误解".一些网友认为孙东东的致歉回避关键问题,缺乏诚意.  相似文献   

7.
铁路旅客因旅途劳顿,可发生衰竭性精神障碍。衰竭性精神障碍病人。有的因出现幻觉,妄想,可导致伤人,毁物行为,影响社会治安。为引起重视,本文报告四个案例,并就其作案特点进行分析。另外,本文还从发病机制上简要分析了旅行中促发该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飞越疯人院     
李健 《法治纵横》2011,(14):15-17
6月10日,在经历了两次“越狱般”的出逃后,被强行收治进精神病院四年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炼铁厂职工徐武终于走出了精神病院。但徐武经过精神疾病专家组鉴定,“患有偏执性精神障碍,建议监护治疗,定期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人暴力伤害案件中,妄想为影响被鉴定人作案时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突出常见病理性因素。《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指南》为鉴定提供了原则性指导,但在具体案件中,鉴定人对妄想在实施暴力伤害行为中的性质、作用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常存在较大分歧。本文结合案例,对此类案件中妄想因素的作用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提出若干分析思路,供同行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0.
童新 《法治纵横》2011,(14):17-19
2009年底,因与医院领导发生争执,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深圳市二院)高压氧科护士郭俊梅被鉴定为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并被调离岗位、建议治疗。郭俊梅诉至法院。今年5月6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郭俊梅胜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