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的预期目标为1000万人以上。从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提出这一就业目标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自2006年以来,我国历年城镇新增就业都在1000万人以上,2013年达1310万人。同时,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城镇新增就业量,  相似文献   

2.
正让世界瞩目的巴西世界杯刚刚落下帷幕,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出炉旋即又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经济增长7.4%,物价涨幅2.3%,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赛场上仍然抢眼。在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大形势下,日益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凸显重要位置的广西,今年上半年又交出了一份怎样的"年中考"成绩单?GDP同比增长8.5%,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达9.8%,2006年仍可保持在9%左右。2005年,中国农业增长速度达5%,2006年仍将实现5%左右的增长。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04元,同比增长11.8%,均超过GDP增速。截至200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4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上学难、看病难成为目前人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消费者负担加重。2005年,就业形势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约97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2006年,就业形势总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紧张局面。人口净增数逐年减少,人均GDP和人均生活水平得到更快提高。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到2005年底,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近6%。  相似文献   

4.
人社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未来几年内,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仍将有700万人左右,农村转移劳动力约500万人,还有大量的城镇困难人员需要就业,再加上我国经济增速正从过去二三十年的近10%降为未来的7%左右,在这种形势下,就业靠什么拉动呢?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最常用的指标是就业弹性,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  相似文献   

5.
<正>1至6月楚雄州共引进州外到位资金336.92亿元,同比增长38%。全州完成营造林28.9万亩,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72.25%,同比增长12.25%。其中人工造林21.59万亩,封山育林7.31万亩。完成育苗2214亩,增育种苗4072万株:完成义务植树285.39万株。全州林业总产值达32.05亿元,同比增长18%,为全年目标的27.3%。截至6全州新增就业13981人,完成目标任务月末27000人的51.8%。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895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389人。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24)
正随着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下半年经济走势如何成为关注热点。我国经济复苏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中小微企业复苏的波动还较大,经济复苏的压力也有所增加,消费可能面临来自疫情相关不确定性的下行压力。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600万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60%以上。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就业状况有所改善,这为做好全年就业工作打下了较好基础。但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任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14,(4):10-10
正7.5%,1000万。这是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的两个数字,前者是2014年GDP的增速目标,后者是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目标的下限。2013年中国GDP增速目标为7.5%,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也就是说,2014年中国在GDP增速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将就业目标净增了100万。这也是2009年以来中国首次提高城镇新增就业指标。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中就业弹性的变化及其产业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是实现就业的根本途径,它与就业增长是正相关的。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伴随着我国较快的经济增长,GDP就业弹性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选择,以增强就业弹性,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北京观察》2020,(5):24-24
4月17日,备受关注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受疫情影响,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6.4%。民生方面,就业和物价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大规模裁员情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3.9%。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对于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较2012年增加19万人。教育部2013年对全国500家大型用人单位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一增一减,一涨一落,加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高校在内的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障世界》2007,(4):63-63
一、就业再就业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2006年,全省共创造城镇就业岗位57.56万个,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个。增长0.7%。城镇新增就业45.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增长0.6%.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6万人,增长0.7%。其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6.7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3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6%,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乡音》2015,(2):44-46
在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75%以上,是实现"国强民富"目标的支柱性力量。目前,我省中小企业产值占全省GDP的66%,上缴税收占全省税收总额的65%,从业人员近2000万人,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抓改革、抓促进、抓服务、抓规范等方面,特别是针对制度体系建设、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  相似文献   

14.
周凯 《中国残疾人》2012,(11):50-51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8年末,全国第二、三产业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为2873.7万个,比2004年增长31.4%,从业人员8195.4万人。与此同时,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投资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之间以雇佣人数为划分标准的区别变得模糊,个体就业的类型日渐增多。个体创业解决就业问题的作用日渐凸显。同样,个体就业在残疾人就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政策瞭望》2011,(10):54-54
今年以来,天津通过实施六项措施,大力促进就业增长。一是用大项目拉动就业。各区县通过与305个重大项目对接,安置就业人员6.3万人,占新增就业人员总数38%。二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各区县、各部门和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创立创业示范园区180余家。累计创业培训2.8万人,创业成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压力却不断加大,国家统计局的测算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下降态势。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而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70万个。制约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科院入口所蔡日方认为,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常常并不导致相同的就业增长。中国目前的总体就业弹性为0.1,也就是说,GDP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大约是8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大约是0.3至0.4。总的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但自90年代以来逐步减小,已经降低了2/30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23)
<正>上半年,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同比增长6.9%,交出靓丽成绩单。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细览这份成绩单,货物进出口值同比增长19.6%,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3.4%,财  相似文献   

19.
数字圈点     
7.3%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同比增长7.5%,三季度同比增长7.3%.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1,(5):40-41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为9.7%,相比去年一季度11.9%的增速有所回落。在已经公布了一季度经济增长指标的21个省区中,只有湖南和新疆两地的GDP增幅比去年同期略高,其余绝大部分省份经济增长速度均低于去年第一季度增幅,有几个省区市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速回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