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主持人:在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产能过剩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产能过剩为何出现?化解产能过剩到底难在哪里?本期,我们特邀五位专家共同探讨产能过剩这一难题。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国内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市场需求减弱主持人:最近产能过剩成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请各位专家介绍一下本轮产能过剩的原因有哪些?又有哪些新的特点呢?于晓东:从国内看,国内市场需求转弱,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今年我国一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8.2%,总体回落1.6个百分点,比去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5年年底以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的又一关键词。历经一年的冷热之争,中国经济最终以“高增长,低通胀”的不俗成绩画上句号。与此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警灯也随之亮起。当产能过剩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从政府到研究机构与学者正在形成共识:严格监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长规模之余,首当其冲的仍是收紧“钱袋子”。事实上,对于尚属调控范围之列的行业,各商业银行正在逐渐退出,并且原则上采取“不再进入”的政策。有关专家认为,消化产能过剩,刺激  相似文献   

3.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09,(19):12-14
二○○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  相似文献   

4.
吕铁 《传承》2011,(3):68-69
产能过剩是世界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矛盾之一,在当前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所谓产能过剩,是指工业部门的实际产出较大幅度地小于生产能力,并且通常伴随价格下降、利润减少以至持续亏损等现象。从国际上看,一些处于赶超阶段的后起工业化国家在经过一段较长时期高速增长之后,都曾出现过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日本在产能过剩治理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政策信息     
《政策》2010,(7):61-62
10部门发布文件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部门公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罗列了钢铁等10余类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导向和应对原则。《意见》指出,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  相似文献   

6.
张晓山 《中国人大》2013,(15):36-36
上半年我国GDP增速还在预期之内,但是今年下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仍较大。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最大难题就是产能过剩。今年以来,受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和产品出厂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产能过剩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困扰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呈现出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产业过度或重复投资  相似文献   

7.
<正>产能过剩、结构恶化历来是最大的损失浪费近年来,宏观经济虽然初步企稳,但在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的情况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多个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在进一步显现,高耗能投资不降反升,去产能化迫在眉睫。最新情况显示,进入2013年面临着更大难题,大量"未批先建"的违规项目使产能过剩雪上加霜。很多企业在新建产能的同时,对于旧产能淘汰过慢,导致新旧产能  相似文献   

8.
冯立果  高蕊 《群众》2013,(5):I0017-I0018
产能过剩本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从全球看,所有推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会出现产能过剩。但是,我国的产能过剩,并非市场经济的自然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发展模式的恶果。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盲目推动投资,企业长期存在扩大产能的“圈地情结”,这些因素使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呈现一幅复杂多样的图景,也因此使产能过剩这一纯经济现象表现为“中国式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一直被经济的高速增长所掩盖。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改革、转型刻不容缓。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现有的去产能手段以产业政策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其局限性日益凸显。我国应通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供给侧管理和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等手段,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全方位、综合、立体的治理,通过产能化解促进改革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不足、产能过剩、减排压力——尽管2009年我国经济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了“保增长”目标,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深层次发展矛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魁 《北京观察》2016,(4):42-44
正过剩也好、短缺也罢,主要是经济运行的供给方面出了问题。一方面,已经找不到市场的商品还在不断地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商品和服务却不能满足需要。过剩与短缺并存: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问题由于长期的GDP驱动,中国已经进入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周期。生产过剩,既可以表现为产品过剩,也可以表现为生产能力过剩,俗称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产品过剩,化解起来难度更大、代价也更大。据有关资料,中国有9大行业存在严重的生产过剩,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恶化。产能过剩既有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也有新  相似文献   

12.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了新一轮较快增长,面对迅猛发展的经济,2003年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点宏观调控,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农民增收难、投资反弹压力大、产能过剩等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4,(4):12-12
目前,就我省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现状而言,还不存在特别突出的过剩现象。但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中.我省亟待转型升级的问题凸显出来:一是钢铁行业,我省在自身粗钢产能利用率不足70%的同时.每年还在从外省流入建筑用钢1000多万吨:二是水泥行业。在落后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下降的同时。多处仍处在停产状态;三是平板玻璃行业,生产多为中、低档次,优质浮法玻璃比重低:四是船舶行业,虽然产能利用率达到93.9%,但我省船舶工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中小船厂居多,且多数基础设施老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产能是明显过剩的,这种过剩既有相对过剩,也有绝对过剩;既有即期过剩,也有预期过剩。中国产能过剩和市场经济国家不一样,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由地方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产能是明显过剩的,这种过剩既有相对过剩,也有绝对过剩;既有即期过剩,也有预期过剩。中国产能过剩和市场经济国家不一样,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由地方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松州》2014,(3)
<正>"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误导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实际上,中国现阶段仍有四个领域投资不过剩,并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日前举行的"2014·第一财经上海浦东新年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认为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四个不存在过剩的投资领域值得海内外投资者密切关注。一是服务业。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2013年前10个月,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达22.3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3.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  相似文献   

17.
《松州》2016,(2)
正2016年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化解目前在中国经济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不完全的官方统计,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72%、73.7%、71.9%、73.1%和75%。也就是说,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率至少有30%,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远高于其他各主要经济体。如果考虑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之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还要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作为主导者的政府其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政府必须将"调结构""保增长"与"惠民生"三者相结合;三是政府还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基本职能转型。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不断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也还存在不少阻碍,如在全球需求疲软和经济下行趋势下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形势。钢铁、煤炭等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及企业亏损已对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在目前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化解产能过剩,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将成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体制的痼疾,但2001年以后产能过剩问题似乎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加入WTO,快速融入全球化;二是住房制度改革启动了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为重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2012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将结束,产能过剩问题将重新考验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