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和曼教授走了。他走得那样匆忙,那么突然,同行同事、亲朋好友无不为之震惊,为之伤心和惋惜。他的去世,是国内的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学界的一大损失。他的去世,也使我从此失去了一位好师兄、好同行、好朋友,令我特别伤感。  相似文献   

2.
<正>周南京教授,一位敢于讲真话,并将学术理念与学术良心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学者。他于1958年10月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便留在母校执教,讲授亚非拉近代史和东南亚史等课程。1982年-1991年5月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室主任,1991年5月-1998年10月,任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东南亚研究室主任。1999  相似文献   

3.
彭丽 《传承》2010,(30):94-95
通过对1999-2008年出版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的东南亚部分进行了梳理,以此得出近年来我国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研究趋势以及不足之处,并着重进行分析和述评。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初是东南亚华侨与侨居地人民一道开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时期。华侨通过从中国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学术文化的传播,为促进侨居地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八桂侨刊》2011,(3):76-76
由国务院侨办与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华侨华人蓝皮书》首发式”8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研讨了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现状和发展,剖析了华侨华人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积极贡献等新侨情,并正式发布了首部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  相似文献   

6.
提起闫树贵,在通化市的医疗领域中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曾经是东昌区最年轻的院长。26岁担任副院长起,在院长的岗位上他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闫树贵是通化市土生土长的医生,1983年毕业于通化地区联合大学医疗系,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1995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在内科、外科、妇科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人们称他是医学领域的人才、管理方面的专家。  相似文献   

7.
黄昆章教授,一位对印尼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情有独钟的学者。1957年6月毕业于印尼雅加达中华中学,当年返中国深造。9月考取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1962年本科毕业后考取该系亚洲史专业研究生,1965年7月毕业。1965年4月分配到广州暨南大学工作,曾任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1年11月至1983年12月被国家派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进修,1992年至1993年公派至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任访问学者。1991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任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8.
卢现祥 教授     
卢现祥教授,男,1960年生,江苏宜兴人;1988年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中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湖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卢现祥教授至今共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60多篇(部),其中在国家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  相似文献   

9.
尽管几十年以来,中外学术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学术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研究仍然存在着被忽视和研究不够深人的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试图对目前中外学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进行简要的回顾,并对之进行一些粗浅的评析。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事》2006,(5):30-30
孔宪正,1938年出生,籍贯浙江慈溪。1965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数字通信专业研究生毕业,1987年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5年—1989年任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顾问,曾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第36研究所总工程师兼副所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1987年当选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通信学会首批会士。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顾问,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通信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1.
《理论月刊》2006,(2):F0003-F0003
卢现祥教授,男,1960年生,江苏宜兴人;1988年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中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2.
李崇光教授     
李崇光教授,1957年生,1982年大学毕业获华中师范学院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1998年在美国IowaStateUniversity研修;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3.
李安山教授,一位潜心研究非洲问题的学者。1977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1981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从事研究工作。1987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求学,师从美国非洲研究学会前会长马丁·克莱因(MartinKlein)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到北京大学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4.
由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主办的“当代海外华人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5日至18日在暨南大学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本次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会议主题有三个:华侨华人学科发展研究;当代海外华人与居住国民族关系;90年代以来海外华文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面向新世纪,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涌现出许多新侨情需加以研究?本文还简介了上海龙脉华侨华人研究所成立缘起及短期规划。  相似文献   

16.
王祎 《八桂侨刊》2015,(3):72-76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抗战史学界和华侨华人历史学界开始重视和加强华侨华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研究。苏联华侨华人是全世界华侨华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俄两国专家学者也对华侨华人与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了研究,不仅在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文章,而且也有相关书籍出版。但根据已发表作品显示,有关华侨华人与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有关的研究作品有限,研究学者也有限。研究内容主要以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共领导人子女和参加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军人为主,对普通华侨华人群体在当时的活动和抗战情况研究有限。对苏联华侨华人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尚有很多内容值得专家学者去挖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胡承槐教授     
《浙江人事》2008,(7):29-29
张国荣,1959年出生,1980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任绍兴市妇保院院长,1999年1月任绍兴市人民医院院长至今。1991年曾被选送赴日本兵库医科大学研修妇科肿瘤专业,并多次参加国内外有关医院管理的高级研修班。  相似文献   

18.
马克昌教授系我国当代著名刑法学家,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刑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昌教授1926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西华县。自幼读书,勤备好学。1946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8月,他又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法律专业的研究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师从苏联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专攻刑法学。1952年研究生毕业后,重返武大法律系,从此开始了他的法学教育生涯。可惜的是,正  相似文献   

19.
《乡音》2013,(3):55-55
袁辉,1955年生于河北保定,197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后毕业于北京画院研修生班及中央美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协蒋兆和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院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马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保定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袁辉幼循家风,得水墨熏染,笔耕不辍  相似文献   

20.
自2012年日本政府"911购岛"闹剧以来,中日关系持续恶化,在日华侨华人生活深受影响。尽管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11月应约会见了来华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实现了近3年来两国首脑的首次会面,但中日关系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善,中日关系的变数还是很大,对在日华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还会加深。因此,继续发挥在日华侨华人社团、媒体的作用,为未来中日关系的好转与重建打下民间情感的基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