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现代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现代农业。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着手,论证了发展现代农业目标和模式,怎样发展现代农业为建设新农村夯实基础,最后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是依赖于高效率的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认识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效率视角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措施,是建设新农村、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实践》2007,(3):40-41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部分,包括: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6,(9):38-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就有了产业支撑。因此,要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抓紧抓实。“十五”以来,随着农村  相似文献   

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今年的人代会上,代表们议论较多的话题之一也是如何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农村,如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可见,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必须让中央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方针尽快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今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尤其要慎重初战,开好头、起好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7.
要想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必须把"三农"问题牢牢地抓在手上,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而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首要任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贵州现代农业发展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期间是  相似文献   

9.
中央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也是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的重要途径。借鉴成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全面发展南昌市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展有效的信息服务,可以使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和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三农”政策的理论基础,其中关于“三农”的地位与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保护、科教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主要内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那希望的田野上——桂林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林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提升,强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及民主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还存在农民主体意识淡薄、经济发展缓慢和失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我们应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导、鼓励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以先进文化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发挥科技进步对都市农业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都市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而都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撑,文章就如何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来促进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在于破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三农”问题更多新的时代内涵。而“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中共宁夏省委和甘肃省委的领导下,宁夏地区从1950年到1956年胜利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回顾总结宁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主要思想体现在: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这些思想对于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煤补农”:“以工补农”政策在山西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讲,我国现阶段都必须选择“以工补农”政策。山西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省份,“以煤补农”成为“以工补农”政策的现实选择。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以煤补农”政策,可以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和政策资源的再分配,有利于山西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认为,现代化的生产需要较少的人,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一般原因;而人多、地少,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这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特殊原因,为此,要建设大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型新型乡镇,就地消化劳动力。依据邓小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就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制定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的政策,从而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视野下桂林循环农业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诉求。桂林市作为全国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近年来探索总结了"养殖+沼气+种植"等一系列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制定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还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加大宣传推广和技术开发力度,以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科学发展,推进桂林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