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安清 《中国减灾》2012,(2):46-47
中国是多灾之国,尤其近几年来,各种灾害事故特别是特重大灾害事故频繁发生,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因此,站在国家层面对灾害防范进行顶层设计,客观理性地探讨中国特色的综合防灾减灾战略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强 《中国减灾》2004,(1):35-37
灾害意识对人们的防灾减灾有重大影响。建立科学的灾害意识,人们对面临的灾害就会处于有准备的主动状态,相反,如果人们没有灾害意识或者没有正确的灾害观念,忽视防灾工程的建设,灾害到来便会措手不及,从而增加灾害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灾害意识的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京政发[2012]2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加强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是针对近年国际、国内地质和气象等大灾、巨灾事件频发,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的迫切需要;是积极应对北京位于地震带及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灾害发生系数增加等实际问题的必要措施;是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建...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2,(19):16-17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社区不仅在第一时间直接面对灾害,更需在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灾害。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的高低,对于整个国家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都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5.
何飞  葛立元 《中国减灾》2013,(11):40-41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台风、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生产事故等意外事件每年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13,(12):12-13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沿阵地。社区居民是灾害的最直接承受者,更是应对灾害的第一响应人。因此,做好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开展自救互救水平的高低,对于预防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方面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8.
提到灾害或巨灾与保险的关系,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保险赔款。其实,保险并不单纯起到赔款的作用,它还可以在减灾,特别是预防灾害,减少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等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保险应该是减灾、特别是巨灾防灾减损中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力量。这也是保险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基本定何。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中国气象部门是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把监测、预测、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作为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为政府防灾减灾的决策服务放在气象服务工作的首位,最大限度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对气象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气象部门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监测系统。随着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10.
申曙光 《中国减灾》2012,(11):32-33
提到灾害或巨灾与保险的关系,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保险赔款。其实,保险并不单纯起到赔款的作用,它还可以在减灾,特别是预防灾害,减少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等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保险应该是减灾、特别是巨灾防灾减损中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力量。这也是保险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基本定位。然而,从防灾减灾的角度看,保  相似文献   

11.
正事实证明,面对中小型灾害,基层社区往往更能发挥减灾作用,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推动减灾型社区建设,是完善我国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天灾人祸频频发生,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仅靠专业和行政力量恐怕很难完成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工作,社区在防灾减灾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于是纷纷开始强调社区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并陆续研究制定提升社区灾害防救能力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年末,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其中有9件是气象灾害事件,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首当其冲。近日,本刊记者就气象防灾减灾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台风、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生产事故等意外事件每年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越来越明显。 国家在加强防灾减灾方面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如何打破基层救灾的困境,仍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灾之国。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与灾害抗争的历史,历代统治者长期积淀下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对灾害问题的治理,实质上考验着治国理政者之能力,善治国者必先治灾,善理政者必重防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重大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初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和8·7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综合减灾救灾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今后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灾害风险不断加剧,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卫星遥感作为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灾害时空变化的高技术手段,在灾害管理中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60年来,中国频遭自然灾害袭击,在大大小小灾害接连不断的冲击下,政府在抗击灾害的斗争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中国政府把灾害管理工作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减轻生态、资源和环境的脆弱性,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努力降低灾害风险和损失。  相似文献   

19.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刻不容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月份,虽然七大江河干流水势平稳,但湖南、贵州、黑龙江等省局部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引发了严重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灾救灾形势骤然紧张。5月31日至6月1日,湖南省雪峰山北麓地区突发山洪,因灾死亡86人,失踪51人;5月31日-6月5日,贵州省贵阳、六盘水、遵义、毕节、铜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8市(地、州)遭受洪水、风雹、滑坡泥石流灾害,因灾死亡34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1993,3(4):54-56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频次高,强度大,破坏性强,危害面广。气象、洪水、海洋、地震、地质、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灾害等七大类突发性自然灾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强,自然灾害的损失正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十分重视减灾工作,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兴修减灾工程,开展减灾、防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形成了测、报、防、抗、救较为完整的灾害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