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如同国际贸易的进口与出口。FDI流入与流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国家FDI流入,外国企业流动的所有权优势与本国不可流动的区位优势互补,这有利于该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反过来.一个国家FDI流出,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其它国家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其它国家的比较优势,因此,FDI流入与流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从FDI流入与流出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分析,我国FDI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应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投资发展路径与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FDI最大接受国,但中国海外直接投资(OFDI)发展缓慢,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目前,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面临选择进入模式的困难.交易费用影响了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文化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借鉴投资发展路径理论,从交易费用和文化差异的视角探讨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有助于企业实现海外资产开发和资产创造的战略目标,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达到6900多亿美元,已经连续14年成为吸收FDI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关于FDI的争论以及限制FDI流入的观点也在增加。FDI的作用大量产生于我国的实际经济生  相似文献   

4.
彭迪云  甘筱青 《求实》2008,(4):50-52
国际化是实现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外向国际化是指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国际分工,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它是企业重大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核心.为了构筑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必须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5.
当代研究表明,一国的经济实力与其海外投资规模直接相关:当一国人均GDP达到400美元时,该国开始有零星的对外投资;人均GDP达到1000—1200美元,说明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对外投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态势,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00美元,表明我国进入对外直接投资的新阶段。当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对中国企业而言,走向国际市场寻求长期的竞争优势,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仅仅依靠低成本,这种竞争优势是不可能保持长久的。因此,如何在发挥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跨国经营道路,培育企…  相似文献   

6.
总的来说,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可能有两种:替代关系与互补关系。从进口与出口的角度来讲,FDI对出口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对进口贸易而言,FDI与进口贸易的关系也是双向的,既有可能存在刺激作用,也有可能存在抑制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在短期内,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是互补效应,而进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引进是替代效应;在长期内,进口与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都是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7.
福建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9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3.73亿美元,居全国第四位。但是,我省发展对外投资却处于起步阶段。1979年-1997年,全省境外企业总投资额为2亿多美元,无论是投资绝对额或是单一项目投资都比较小。至1995年我省对外投资平均单项投资额为79.76万美元。在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今天,我省要积极发展对外投资,发展跨国公司,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里丁大学的约翰·邓宁(J.H.Dunning)教授提出和倡导的,邓宁1976年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方法探索》一文中,首次提到"折衷"一词。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国对外投资是由3个方面决定的。(1)所有权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别国没有或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16):20-20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目前说,2009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约95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世界投资报告》是联合国关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动趋势分析的一份重要年度工作报告,至今已经发布了20期。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FDI流入量有望升至1.2万亿美元以上,2012年则上升至1.6万亿至2万亿美元,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广泛参与当地经济活动,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产生深远的影响.FDI可以通过对东道固知识的共享与反馈促进知识的增长,并通过人力资本效应促进当地人力资本的积累,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FDI进入带来的资本挤入挤出效应能够影响东道国的资金供给和配置,并能通过对R&D投入的间接作用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可持续性,同时FDI的大量流入也给东道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因素,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10年来持续增长,2011年达到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名列全球第六位,其中80%流向发展中国家。我国对  相似文献   

11.
抓住世界经济形势提出的有利机遇,充分利用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费用较低、科技力量强、工农业基础较好、信息比较灵通、对外交通比较方便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加工工业,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大力发展“三资企业”。为实现沿海地区上述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搞活企业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生力军作用;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让外国企业家能够按照国际惯例来中国管理企业,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发挥我国科技开发力强的优势;既要加快沿海经济发展,又要稳定全国经济。  相似文献   

12.
国外直接投资(FDI)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不足的问题,而且能使国内企业获得技术、技能、管理与组织技巧,并提供国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因此吸收国外直接投资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中国家对国外直接投资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上有不同的要求,而跨国公司进行生产的国际布局和区位转移是从其全球战略出发的,并不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出发,这就使得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存在着发展中国家有选择引进与跨国公司有选择输出的矛盾。正确解决上述矛盾成为发展中国家合理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起步于1979年的改革开放初期,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05年底我国非金融类海外企业资本存量已达518亿美元。目前,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对外投资大国,成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一、我国  相似文献   

1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润生 《求实》2004,(12):54-56
现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难以准确解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性质和动因。必须从实际出发 ,探索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 ,构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体系 ,指导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施汤 《党政干部学刊》2010,(10):50-51,39
本文阐述了用"比较优势理论"来指导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都是不可行的。只有用"比较差异理论"才更为适合描述我国的对外投资。因为"比较差异理论"并不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全否定,而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拓展,更适合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国际投资动机是多元化的,并不只是依赖于比较优势,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为学习、寻求优势。因此只有利用"比较差异理论"作为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才能使我国的对外投资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世界大国,在大规模对外投资的进程中,必须重视具有战略性区位的对外投资。这种对外投资,不能简单地以经济利益或市场价值来考虑,应该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政治、经济、军事等利益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8年2月8日公布了2017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国际收支重新回归"双顺差"格局,处于合理范围。跨境资金流动从净流出转为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余额温和上升。"双顺差"格局再现根源于我国经济特点。为了能够实现符合我国经济利益的国际收支目标,应该重点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管理,引导双向直接投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问题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引资的主要形式。1979—1999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3060亿美元,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10%,占新兴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总额的30%。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仅次于美国。外资的大量流入增加了国民总产出、出口、税收和社会就业,提高了国民和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但是,我国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引…  相似文献   

19.
FDI(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地方产业发展网络有四种融合路径.地方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壁垒对FDI的影响包括徽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这些壁垒有可能会成为东道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乃至刨新创业的障碍.促进FDI本地化生根的策略是:建立FDI企业与地方产业集群互动成长的环境,发挥FDI在地方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变迁中的导向作用,为FDI在本地生根与扎根创造社会网络和中介服务机构等软环境,构建FDI与当地企业互动互联和合作双赢机制,营造能促进本地企业与FDI企业集群发展的创新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FDI与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颢译 《探索》2006,(5):79-82
本文在合理分类出口贸易的基础上,利用基于OLS回归的ANCOVA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考察了FDI实际增长对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影响;同时对FDI和出口贸易的名义变量系统进行协整检验。根据实证方法研究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关系,探讨FDI促进外贸出口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