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连花 《党史纵横》2014,(12):28-30
正《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第1份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一份报刊。毛泽东对这份报刊的创办、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刊阶段,他亲自为《红色中华》挑选了首批编辑,引导报刊确定正确的宗旨、任务,并为其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报社的成长阶段,他又密切关怀和经常指导报社的各项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亲自为《红色中华》撰写了大量稿件,阐述其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社会从近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陈独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作为引领潮流的一位思想巨人,其社会变革活动与报刊活动密不可分。《安徽俗话报》作为陈独秀早期创办的报刊,是其阐述革命启蒙思想的最初阵地,蕴涵着他后来成熟时期思想的某些重要火花。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在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领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非常关心和重视报刊工作。在大革命时期和建国后,毛泽东分别与广州的四份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革命时期,青年革命家毛泽东曾三下羊城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他出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分别主编和创办《政治周报》和《农民问题丛刊》两份报刊,在宣传革命思想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成就、揭露国民党右派勾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毛泽东从1920年读第一本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起,始终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阅读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马恩列斯的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章,他读了很多,有的不知读过多少遍。《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毛泽东能熟读成诵。他读马列著作的特点是,有重点地读, 认真反复地读,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地  相似文献   

5.
李安葆  程安辉 《湘潮》2005,(10):13-14
毛泽东常以诗词反映革命斗争实践,表达自己的情思。他的诗词,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长征时期写的诗词更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长征: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产期从毛泽东现已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中,以红军长征时期的1935年和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1961年创作的诗词为最多,每年各写诗词达8首。若将长征前夕写的《清平乐·会昌》和长征后期写的《沁园春·雪》算在内,则长征时期写的诗词多达10首。那么,长征时期就成为毛泽东诗词创作最多的时期。为什么毛泽东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创作的诗词特别多呢?这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密切相…  相似文献   

6.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激战犹酣。就在这一年的12月,转战在陕北的毛泽东,在陕北杨家沟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著名报告。报告像雄鸡破晓、春雷撼地,及时向正在艰苦斗争中的中国人民宣告了中国革命高潮已经到来,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特大喜讯,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到来。革命形势空前大好、革命高潮已经到来早在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文中,以巨人的眼光满怀信心地指出了中国革命高潮必然要到来的客观规律。他形象地指出:“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我们是唱着《东方红》歌曲长大的一代。我们深知,当代中国无论是作为一个历史学范畴,还是作为一个政治学范畴,都与毛泽东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因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历史造就了巨人,同时巨人的影响博大而深远。人们时常谈起毛泽东非凡的一生,铭记着他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卓越贡献。毛泽东的思想和事业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同时也根植在世界各国朋友的心里。毛泽东所谱写的历史篇章,既是华夏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人们至今仍在怀念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时代巨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大风大浪中,无论是政治的或军事的,国内的或国际的,他都善于驾驭全局,因势利导,夺取胜利。1936年2月,为了打通抗日路线,毛泽东一方面挥师东征,扩大党和红军在全国的政治影响,推动全国抗日高潮的形成,一方面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特别是在争取山西“土  相似文献   

9.
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撤离,到次年同期到达陕北,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艰险、最壮烈、最灿烂的一页,政治家诗人毛泽东亲临、亲见、亲历这一切。人格的光辉,诗情的奔涌,他连连咏成《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和《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绘制成一组崇高壮美的艺术画卷。在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重读这些诗词,深受“诗美怡神”的感染。一派天地英雄气毛泽东是集领袖与诗人于一身的时代伟人。他的诗词,无不渗透着他领导中国人民为国家和民族求解…  相似文献   

10.
<正>鉴古可以知今。历史巨人毛泽东一贯强调"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研读历史。《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中著名的"前四史"之一,更是他反复研读的对象。据统计,毛泽东晚年读的《二十四史》文本,写下批注文字的共有15种史198条,3583个字。其中对《三国志集解》的批注文字就有25条,1739个字,几乎占了所批字数的一半,可见毛泽东研读《三国志》所下功夫之深!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认真研读他深刻精到的批注文字和有关讲话,至今仍有醍醐灌顶的深深教益。  相似文献   

11.
高云梧 《党史文汇》2006,(10):27-3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江西撤离,到次年同期到达陕北,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艰险、最壮烈、最灿烂的一页,政治家、诗人毛泽东亲临、亲见、亲历了这一切.人格的光辉,诗情的奔涌,他连连哼成《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和《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绘制成一组崇高壮美的艺术画卷.这些诗词,洋溢着巨大的魅力、感染力、震撼力,读后令人深省,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作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杰出代表者,他的革命活动早在20年代就受到当时深入中国内地的日本“学者”、“汉学家”的注意.他们或者以“关心中国文明史观”为幌子,或者以“阻止中国‘赤化’”为借口,对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共产军”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与报道.如日本官方、半官方在中国创办的《上海周报》、《天津经济时报》、《满铁支那日报》、《满洲评论》等日文报刊,从1928年1月到1932年12月,就发表了有关中共活动、朱毛红军动态等文章188篇,其中不少是直接涉及毛泽东本人的.在这些日本“汉学家”、“情报专家”  相似文献   

13.
1903年,14岁的李振翩,从湖南娄底一个叫琉璃冲的小村步行到省城长沙读书。后来,他成了长沙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并认识了在长沙主办《湘江评论》并且领导学生运动的毛泽东,从此结下深厚友谊。毛泽东亲切地称呼李振翩为‘水牛’,而李振翩则戏称毛泽东为‘水老倌’。 1925年,毛泽东回到湖南再次与他的老朋友李振翩联系共同革命,但是,李振翩正要离开长沙,他在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之际,接受了闻名遐迩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邀请。他给毛泽东写信:‘革命之途何止一条。改变政治制度,其一也。然众皆亡于无为之疾,不得安其天年,虽新制有何益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他经常给《新江西》季刊、《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等报刊投稿,此后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先驱》《寸铁》《锄头》《工农报》等红色报刊,这成为方志敏革命思想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新江西》季刊是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南昌文化书社和《新江西半月刊》是方志敏大革命时期在江西点燃革命之火的阵地;《觉悟》副刊是方志敏早期革命文学的主渠道;《工农报》等苏区报刊成为方志敏探索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主要平台。可以说,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瞿秋白的百年诞辰,我们纪念这位已然逝去的一代英杰,深深惋惜他的生命竟是如此的短暂,1935年6月,他在福建长汀中山公园就义时,只有36岁.他是五四时代的革命青年,为呼唤新时代的到来,曾编辑《新社会》,后又为《晨报》特派记者,派往莫斯科,并缘此而走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求索之路.回国后,他又为中国共产党主编了很多报刊.他青春年华的精力、智慧和才气都无私地奉献于此,这些报刊是他光辉绚丽人生的最具典型的实证.  相似文献   

16.
黎辛 《党史文苑》2012,(19):40-44
1941年《解放日报》创刊的时候,我在清凉山做过5年多《解放日报》副刊的编辑。在那里我经受了整风思想革命与审查干部的组织考验,学习到了党报工作的知识,受到过奖励与表扬,这是我大半生最难忘的日子,至今仍记忆犹新。《解放日报》的创办毛泽东与党中央历来重视报刊工作。1939年6月,毛泽东与党中央将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把新中华报改造成抗战的一支生力军。"10月,毛泽东为《共产党人》杂志撰写的《发刊词》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必须有专门的党报。"可是,《新中华报》毕竟是一个四开四版的三日刊的小报,党中央的《解放》周刊每期也只有一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后期,毛泽东和邓演达这两位革命的领导者,怀着极大的革命热情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共同研究和探索了当时的重大问题之一——农民运动问题。他们的合作密切而愉快,堪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典范。对这一段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合作,毛泽东后来回忆说:大革命时代作农民运动,陈独秀、彭述之不同我合作,倒是邓演达肯同我合作。周恩来在1944年的回忆中也说:邓演达从苏联回来,在讨论土地问题时,他和毛泽东同志的意见一致。  相似文献   

18.
新论荟萃     
唐昌黎在《理论学刊》撰文认为,生产力首位论是马克思主义之本源。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其理论基础可概括为生产力首位论。它是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核心。20世纪的两位历史巨人——列宁和毛泽东,建立了战争与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邓  相似文献   

19.
他帮助了毛泽东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10岁那年,从邻县湘乡娶来了一个比他年长3岁的童养媳——文七妹。这大概是按照韶山的习俗“女大三,抱金砖”而为之。毛泽东出生后,外婆家成了他少年时代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外祖父母和舅父等长辈的疼爱,而且几位表兄弟与他意气相投,友情甚笃。尤其与比他大9岁的大表兄文运昌更加关系密切,读私塾后,毛泽东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一类杂书,文运昌家里有不少藏书,毛泽东借来阅读,他俩还订了个“君子协定”,毛泽东每次向文运昌借书,都写借条,阅后及时归还再将它收回。  相似文献   

20.
龚静 《理论学刊》2005,1(9):103-105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教育家。与“五四”时代的诸多文化巨人一样,毛泽东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弃其糟粕的同时积极粹取其精华,于继承、扬弃中创新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引导和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历史走向。本文拟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渊源来分析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阐明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浸染是深厚的,并在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期起主导作用。一多年来,论者们围绕毛泽东教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