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一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最早是由英、日开始炒作的.2001年夏,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中国廉价货币"、<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期盼人民币升值--日渐强烈的中国威胁论",开始散布人民币升值的论调.以此为铺垫,掀起了一场发端于2002年10月,以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的<中国因素>报告为引子,以"中国是否输出了通货紧缩"为主题的大辩论.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是贸易问题之争近年来,西方学者经常提出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观点,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断提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要求。“人民币汇率低估论”从学术界走向商界、政界,从学术观点之争演变成国家利益的博弈。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是贸易问题之争,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近年来中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在此背景下,2005年7月21日,我国除一次性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外,还开始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制度运行一年多以来,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已…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10月,美国学者斯蒂芬·罗奇 (Stephen Roach)发表了《全球:中国因素》这篇颇具争议的文章以来,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并改变汇率形成机制的呼声日益高涨。2003年2月,日本财相盐川正十郎以“输出通货紧缩”为由,史无前例地在“七国集团”(G7)财长会议上提交了一项迫使人民  相似文献   

4.
一、“人民币升值论”的由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开始趋于低迷、萧条,许多西方国家面临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与一些发达国家情况正好相反的是,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的中国经济却持续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国际上便出现了“世界工厂论”,其后是“中国威胁论”、“掏空论”,进而是“中国输出通缩论”等等,对中国大加攻击与诋毁。“人民币升值论”正是以“中国输出通货紧缩”为借口提出的。而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主要集中在2002年底,声源则主要在日本。2002年12月初,日本财长盐川就公开要求中国政府提高人民币汇率,并且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年底以来,以美国为主导、日本为急先锋,美、日等国大力鼓噪人民币升值,使人民币“承受了历史上最大的升值压力”。美日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在人民币汇率上做文章,自有其“醉翁之意”。一、美日力促人民币升值的表面理由美国、日本力促人民币升值的表面理由是“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民币的汇率过低,使中国的廉价商品大量出口,对输入国商品价格产生打压效果,造成美、日乃至整个世界的通货紧缩。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实在荒谬。从出口总额看,2002年的中国出口总额是3255.7亿美元,仅占世界货物出口总额的5.1%;2002年中国对美…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稍有好转,炒作人民币升值和诽议中国汇率的噪音又甚嚣尘上。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参众两院议员;到缺乏良知的御用经济学家,接二连三抛出要求人民币升值言论和文章。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其真实目的一是为了推卸美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责任:二是想以此迫使中国为金融危机买单;三是通过美元贬值减轻美国的巨额债务负担;网是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应汲取日本“广场协议”的沉痛教训。擦亮眼睛,认清美国炒作人民币汇率、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实目的,坚定地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和有序升值,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晓司 《支部生活》2004,(1):42-42
2002年底,伦敦的《金融时报》发表了日本副财务大臣黑田东彦的署名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称:中国的通货紧缩经出口已经扩散至全球,为此中国应该承担起将人民币升值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16):4-17
进入201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美双方在经历了谷歌事件、对台军售等一系列对抗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又高调提出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美之间似有全面“开战”的迹象。与此同时,日本、欧盟也要求人民币尽快升值,而中国政府则坚持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需选择适当的时机。  相似文献   

9.
“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人民币升值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相似性,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可为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有益借鉴。从这些经验教训中我们可获得以下重要启示:应对人民币升值应实行内部均衡优先的独立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金融改革和有效的金融监管,采取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以及推行渐进式的货币调整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环境条件下,人民币升值预期将长期存在.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是有好处的.我们必须利用人民币升值,国内财富爆发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避免在升值期间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的覆辙,我相信是可以的,关键是政策不犯重大错误,包括升值不要太快,幅度不能太高,管制投机资本流动,控制房地产价格等.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日本国内出现“人民币升值论”和“中国经济威胁论”的言论之后,这种声音日渐放大,至2003年初,终于喧嚣四起,形成了一场国际性的对人民币汇率的声讨。但中国政府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以应对世界局势的能力,顶住各方压力,坚持人民币在现阶段不升值,维护了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升值将对老百姓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日、美等国政府先后向我国施压,使人民币面临日渐强烈的升值压力,其根本原因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有关。 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始于日本。日本自8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始终没有起色。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近年来日本实行弱势日元政策,人为诱导日元贬值,但是收效甚微。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一些日本学者和政府人士将矛头指向人民币,制造了“中国威胁论”,认为廉价的中国商品大量  相似文献   

13.
<正>黄滢在11月19日的《广州日报》上撰文指出:11月初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愈加高涨。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在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期,人民币是否应当升值的问题一直是宏观调控政策争论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近期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向中国施加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此问题上升到“白热化”程度,使得不少学者也卷入政策争论与政治选择的漩涡之中。必须对读者说明的是,我国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即美元数额保持不变,而以与之兑换的变化着的人民币数额来表示汇率的一种方法。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8.2767元人民币/1美元。现假定人民币升值10%,其汇率则变为8.2767(1-10%)元人民币/1美元,即7.44903元人民币/1美元。汇率作为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人民币升值10%,则意味着美元贬值10%。这样会对我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人民币是否被严重低估?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中国承受着什么样的外来压力和威胁?在当前的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背景下,人民币是否应当升值?升值的主要利弊有哪些?如果确定要升值的话,升值的幅度和时机应当怎样把握?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学者的分析判断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8日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午餐会上,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局面”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就发展中美公平贸易和经济合作提出五条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是:“互利共赢。从大处着眼,既要考虑自己利益,又要考虑对方利益。”从“互利共赢”这一角度重新分析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问题和为什么中国现阶段人民币应该保持基本稳定,对我们正确理解人民币升值问题是非常有益处的。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由结构问题导致的中美贸易不平衡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不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太低,人民币升值并…  相似文献   

16.
近来美国不断对华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2月3日发表讲话称,必须处理汇率问题,要对中国采取较强硬措施,以确保美国产品不会面对庞大的竞争不利因素,甚至公开称美国需要对全球的外汇政策予以监控,以确保其他国家不通过本国货币的贬值来谋取不公平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于2005年7月21日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受汇率改革影响最大的是进出口贸易。一般而言,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外国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斌 《前线》2009,(4):41-4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日本由此开始了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自1984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后,1989年达到675亿美元,一举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压力的加大,我国企业正在加快向海外扩张的步伐。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了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由即日起,人民币升值约2.1%,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浮动,不再盯住美元.由晚上7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1美元原兑人民币8.28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即时升值2.1%.人民币升值后,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家庭理财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呢?……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尤其是近半年来,人民币对外有所升值,其中人民币对美元大约升值2.6%。但是,在人民币对外升值的情况下,对内却在不断贬值。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在逐步走高,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越来越强烈。让人们更加担忧的是隐形通货膨胀一直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