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辉 《党史博览》2009,(12):26-29
骑兵出身的将军数量居开国将军榜第二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共有1614名(包括以后补授、晋升的在内)什同将领被授了元帅和将军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  相似文献   

2.
八方采风     
12位开国上将健在随着中国军队一代名将、原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的谢世,中国五十年代授予的57名开国上将目前还有12位。1955年9月,中国军队首批授衔时,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之后,晋升中将2名,少将560名,到1965年以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军1614名。1992年5月,聂荣臻作为最后一位元帅离开人世。在这之前,10位大将都已先行作古。元帅、大将相继离世后,上将便成为中国军队耀目的星座,人  相似文献   

3.
齐霁 《党的建设》2012,(11):61-61
在1955—1965年期间,人民解放军所授的将军中一共有1083人参加过红军长征,占将军总数的67.10%。若按将军们原籍所在的省份排列,排在第一位的是江西,303名(上将3名、中将37名、少将263名),占参加过红军长征将军总数的27.98%。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代名将、原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的谢世,我国50年代授予的57名开国上将目前还剩下12位。 1955年9月,我国军队首批授衔时,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之后,晋升中将2名、少将560名,到1965年以前总共授少将以上军衔1614名。1992年5月,聂荣臻元帅作为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山西这块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培养和造就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老干部,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授衔的1613名元帅和将军中,就有徐向前元帅、赵尔陆上将、常乾坤中将等43住山西籍人士。不仅七。此,三晋大地还孕育出了为数众多的将军夫人,据粗略了解,至少有以下40位:王新亭上将夫人田维新壶关县人刘金轩中将夫人田坚沁县人张国华中将夫人樊近真平定县人陈康中将夫人郭青沁水县人周玉成中将夫人王克强武乡县人周希汉中将夫人周旋运城市人倪志亮中将夫人石玉英太谷县。王屏少将夫人郭寒冰祁县人王晓少将夫…  相似文献   

6.
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有16名军、师职指挥员为国捐躯,如果他们健在,可能会有8人成为开国将军。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正军职可授中将军衔,副军职可授少将军衔;正师职可授大校军衔。抗美援朝战争中4名为国捐躯的军职干部可授将军衔;1965年解放军取消军衔制之前,先后在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四次晋升军衔,4名在抗美援  相似文献   

7.
孟红 《党史文汇》2010,(10):59-62
在1955年至1964年期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者中,有21位山西籍开国将军曾经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上将1名,中将1名,少将19名。他们分别是:上将董其武,中将常乾坤,少将车敏樵、  相似文献   

8.
刘旭 《党史博览》2021,(6):41-45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截至1965年,共授予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其中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1名),中将177人(其中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1名),少将1343人(其中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4名,1961年至1964年由大校晋升少将533名).这1000多名将帅个个战功赫赫,身经百战,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通常称他们为"开国将帅".这1000多名将帅无不经历了几十年革命斗争的风风雨雨,几乎人人都留下不少传奇和逸闻.在授衔时,他们彼此之间也存在不少趣事,如"一门三将军""父子将军""舅甥将军""连襟将军""夫妻将军"等.其中的7对"兄弟将军",在革命年代为了共同的信仰双双舍生忘死干革命,书写了一段段军史战史佳话,更以开国将军中的"双子星"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9.
王树人 《党史博采》2014,(10):36-37
1955年2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此条例规定了我国将实行军衔制度。同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朱德等10人为元帅军衔的典礼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同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也举行了授予将军军衔的典礼仪式。至1965年5月共有将帅1613位。在1613位将帅中,有8位归侨将军,即上将叶飞、中将庄田(贵刊2014年第1期《开国中将中的“海归”》一文把庄田列为“海归”是不准确的,因庄田是“归侨”)和卢胜、少将唐铎、吴克之、叶松盛、曾生和陈青山。  相似文献   

10.
博览之窗     
健在的10位 开国上将 1955年9月至196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其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的数目分别为: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将帅总数为1614名。 征途漫漫,岁月悠悠。40年过去,这些开国将帅大部分已离  相似文献   

11.
定襄县拥有悠久而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走出了以薄一波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中包括6位开国将军(5位少将、1位中将),成为文革前山西省将军最多的一个县。为了民族的解放、国  相似文献   

12.
在我军1955年首次授予上将(57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军衔的高级将领中,有10位独臂、独腿将军,他们不同寻常的战斗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毛泽东在谈到他们的情况时,曾动情地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呢?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随着时间的流逝,将军们的名字和传奇经历也变得鲜为人知了。重温往事,对青少年朋友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八一”前夕,为表彰军队离休干部的历史功绩,决定给军队离休干部分别授予功勋荣誉章。授勋仪式上,庄严的国歌,雄壮的军歌,热烈而动人的笑语,飞绕心头的喜悦,这似曾熟识的盛况,使在场的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不约而同地想起了33年前第一次授衔授勋的美好时刻! 1955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同时向参加历次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颁发勋章奖章,全军有1613名高级将领荣膺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军衔,获得光荣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相似文献   

14.
1955年9月至196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其间,授元帅和将军衔的数目分别为: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将帅总数为1614名。 征途漫漫,岁月悠悠。40年过去,这些开国将帅大部分已离我们而去,如今仍然健在的开国上将仅有10位,他们是: 王平,现年88岁,湖北省阳新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  相似文献   

15.
<正>从1955年至1965年,被授衔的开国将帅共有一千六百一十三位。在这一千六百一十三位身经百战、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将帅中,就有九位独臂将军,他们是:彭绍辉上将、贺炳炎上将、余秋里中将、晏福生中将、左齐少将、彭清云少将、陈波少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90,(8)
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的将帅共计1613人,其中湖南籍的202人。平江县籍有上将3人,中将11人,少将38人,总计52人,为全省各县之冠。  相似文献   

17.
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授衔仪式,对洪学智、刘华清等17名高级将领授予上将军衔。对于中将、少将的授衔,由于事关军事机密,新闻没有报道。随着岁月的流逝,1988年授衔的中将只有张万年、傅全有、于永波、王瑞林、王克还在中央军委领导岗位上,其余的将军都因年龄超过65周岁退出现役。由于资料关系,本文只对136名中将予以披露,少将部分由于资料不全只好暂缺。此资料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纂的《中国人名大词典》当代人物卷所录,现将名单分类整理,抄录如下: 总参谋部:徐惠滋、韩怀智、张明远、李灿、周村、宋双来、齐正钧、李平。  相似文献   

18.
正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位于吉林省辽源市(原西安县),用来关押美、英等国高级将领和高级文职官员的场所。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这里先后关押了34名盟军高级将领,包括美国陆军的温莱特中将、帕克少将、爱德华·金少将、乔治·摩尔少将,英国陆军的珀西瓦尔中将,荷兰考尔中将。  相似文献   

19.
共和国的不少将军都是在井冈山入党的。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际,笔者将赖毅中将、杨得志上将、龙开富少将当年在井冈山入党的故事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正1955年首批授衔的1042名开国将领中,有9位将军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宝贵的眼睛。他们被尊作"独目将军",其中有1位上将,3位中将,5位少将。让我们从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去追寻独目开国将军的人生传奇。周纯全上将:长征中右眼被弹片擦伤失明。彭德怀阵前点将,他到朝鲜前线管后勤,打造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