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正>鲁义姑庙会是民众为纪念具有传奇色彩的鲁国女子鲁义姑而举行的庙会,每年的阴历二月初六是鲁义姑的生日,这一天众多民众便会从四面八方赶到山东省茌平县韩屯镇罗屯村鲁义姑祠,对鲁义姑进行祭拜,他们放鞭炮、上香、祈福、求子,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其场面之大可与重大的庙会相媲美。鲁姑奶奶是家乡人对鲁义姑的尊称,是民众信仰的救苦救难、慈善爱民、法力无边的女神。为了研究鲁义姑庙会的源起以及发展现状,探究鲁义姑文化的深层内涵,笔者一行于2014年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手记:每一届庙会的圆满成功与每名庙会工作人员的点滴努力、每个党支部的有力组织分不开。每年庙会组委会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今年地坛庙会,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筹办达半年之久,仅是安全维稳方案就准备了28套。局领导班子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冲在前面。春节期间,千余名党员干部、职工群众舍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始终坚守严寒的工作岗位,为市民奉献出又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庙会。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是儒家文化在中国西部地区传承的沃土,孔学堂系统建设项目更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上佳之选。马年春节,贵阳孔学堂的一场庙会,引发了海内外的一片热议。不仅国内一流传媒对庙会的成功举办啧啧称奇,海外媒体评价亦赞誉有加。最普遍的反应是:历时10天,参加群众10余万人次的庙会,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贵阳孔学堂在传承、弘扬中华  相似文献   

4.
赵珩 《前线》2010,(2):59-60
<正>"庙会"一词的出现,大约要晚于庙会形式千余年。早在东汉时期,佛道两家几乎同时出现并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寺庙宫观。这些宗教场所不但聚集信徒从事坛醮斋戒、水陆道场、膜拜典礼等活动,而且还因此形成了以寺庙宫观为中心的区  相似文献   

5.
请客     
正老公原来在乡村中学教书,爱好写作,经常在报刊发个"豆腐块",去年年初被调到县直机关写材料。调到新单位一个多月后,我们所居住的村子要举办庙会。我们这儿有个风俗,每逢庙会都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因此,在庙会前一天,我问老公是否邀请单位同事,老公说:"当然要邀请了,在机关上班人际关  相似文献   

6.
《前线》2010,(5):I0004-I0005
<正>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民族传统节日不仅仅是风俗习惯,更是一次精神履约。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现代文明冲击后,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加关注。近年来,北京春节庙会数量越来越多,规  相似文献   

7.
记者手记:每一届庙会的圆满成功与每名庙会工作人员的点滴努力、每个党支部的有力组织分不开。每年庙会组委会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今年地坛庙会,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筹办达半年之久,仅是安全维稳方案就准备了28套。局领导班子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冲在前面。春节期间,千余名党员干部、职工群众舍弃和家人团聚的机...  相似文献   

8.
王猛 《世纪桥》2011,(1):25-26
庙会是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对庙会问题的研究涌现了大批的成果,但对近代华北地区庙会的研究较为薄弱,尤其是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庙会衍变的研究更加不足。本文旨在对中国近现代庙会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此研究的学术走向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情怀厂甸     
李金龙 《前线》2008,(1):68-69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不仅有故宫、明长城等大量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包括庙会在内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只要一提起庙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过大年逛厂甸。北京人对厂甸庙会有着特殊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这边是飞鸿舞狮团、西螺白鹤阵,那边是侗族大歌、反排木鼓舞……正月初五至初八,"欢乐春节——醉美多彩贵州·第三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活动"在台中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为期4天的庙会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亮点频现。贵州方面组织的代表团超过百人,涵盖民俗文化、非遗传承、地方小吃、名酒名茶等六个板块。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庙会活动吸引游客  相似文献   

11.
欢歌彩舞出龙潭———龙潭庙会成功探源贾洪震的调查:北京人过大年哪里去?结果随便走进几个胡同、院落一访,十有六七的人都说:“逛龙潭庙会去。”据统计,1997年春节,京城举办的庙会多达53家,而龙潭庙会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以其规模大,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备受...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庙会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一直吸引千百万民众热忱参与。庙会文化的发展与变异,不仅渗透着宗教信仰与传播方式的嬗变,而且反映出社会风俗与民众心理的变迁。京城庙会文化,这种具有千年古风的民族传统,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位半路出家的业余编剧,近年来写了三部红色题材的河北梆子大戏,且每部都大获成功,长演不衰,在现代戏不景气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就是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被誉为"红色剧作家"的智全海。立足老区创新经典智全海是土生土长的平山人。小时候他最盼的就是正月庙会,因为庙会上能看到大戏演出。虽然农村舞台都非常简陋,但总能吸引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冒着严寒赶来,一睹为快。那锣鼓铿锵、丝竹悠扬、人山人海的热  相似文献   

14.
姚远 《当代贵州》2014,(5):21-22
正这个庙会不一般,这个学堂不简单。春节期间,贵阳孔学堂让无数市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博大、精深。马年春节,贵阳市民有了新去处,过年也有新内容: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从腊月二十八"写春联",到大年初一"年俗表演",再到元宵节"舞龙舞狮",为期十天的活动,孔学堂为市民呈上了一台年味浓郁、复兴传统、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5.
泥咕咕是浚县庙会上的重要文化符号。它以其独特的民间文化内涵,彰显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魅力和中原人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折射出中原人民纯真质朴的审美情趣。泥咕咕使浚县庙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具人文内涵。千百年来,泥咕咕与浚县庙会相互依存,成为豫北乃至中原地区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  相似文献   

16.
阳泉市乡村庙会较多。据统计每年有57个日子117个乡村过庙会,俗称“赶庙”、“赶集”、“赶会”。旧时,庙会多以祭扫神灵为主要内容,是有钱、有势的财主搜刮民财的大好机会,兼有商贾贸易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庙会虽有部分旧俗,但内容形式渐为新风俗取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庙会盛况空前。一到庙会前,出广告的、写海报的,因此,远近客商云集,大街小巷设摊,商品琳琅满目,争相贸易。与此同时,文艺节目、戏剧电影、杂技马戏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均前来助兴;有的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洽谈业务、交流信息、预测市场等…  相似文献   

17.
归元庙会     
《党建》2003,(6)
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佛教圣地归元寺,始建于公元1685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几经扩建,归元禅寺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南名寺,每年来此参观、瞻拜的游人、香客达数百万之众,被评为全国宗教活动场所中首个“AAAA”级旅游景点。武汉归元庙会依托归元品牌,已连续举办15届,是武汉市欢度春节的传统活动。庙会亦称庙市,起源于唐代,原为佛或道教的祭祀活动,后演化为民间集贸活动。归元因庙会而扬名,庙会因归元而造势。历届庙会以演绎民俗文化、集聚百姓乐事、祈祝福寿安康、展现时代风采为主题,以赶大集和逛庙会为重点,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  相似文献   

18.
锦云 《前线》2000,(10)
我看戏,早于我读书。幼时,在我们那个相当闭塞的小村庄里,看戏的机会很多。一年里头的四月庙会、九月庙会,那是铁定要唱戏的,一唱便是四天,有时是两开箱早、晚两场,有时是三开箱早、中、晚三场;此外,三乡五里便有一家“小科班儿”,人称“草台班儿”,随时找个茬口儿搭台便唱,唱的是河北梆子,表的是忠、孝、节、义。而读书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孩子眼中的大人们,多是文盲,几乎连自己的名字都识不得。托人家写好春联,自家贴的时候,竟然把个“肥猪满圈”贴在了住人的屋里。在我印象中,我们那个小村里似乎没有见到过后来…  相似文献   

19.
这边是飞鸿舞狮团、西螺白鹤阵,那边是侗族大歌、反排木鼓舞……正月初五至初八,"欢乐春节——醉美多彩贵州·第三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活动"在台中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 为期4天的庙会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亮点频现.贵州方面组织的代表团超过百人,涵盖民俗文化、非遗传承、地方小吃、名酒名茶等六个板块.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庙会活动吸引游客近15万人次,地方小吃售卖近万份,民间工艺品出售千余件.  相似文献   

20.
陕北佳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白云山庙,庙宇很大,很有气势,古木苍苍,和尚成群。到了一年一度的庙会,陕西、山西、内蒙等省的佛教徒们,都来这里朝圣,热闹极啦。 1944年的庙会前夕,我们连党支部决定派一个组去参加庙会。那时,我们连在佳县搞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