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36年11月8日,中央军委命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五军计21800余人组成西路军,挺进甘新.由于多种原因,到次年3月基本失败,余部改为3个支队打游击.1937年4月底,由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余部(以下简称西路军余部)到达新甘交界的星星峡.其后,西路军余部由陈云接应抵达迪化(现乌鲁木齐),在新疆接受训练并分批回到延安.在西路军余部进入新疆、驻训新疆及后来澄清历史真相中,陈云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江怀 《广东党史》2004,(6):15-18
西路军被打散1936年10月28日,由红三十军、九军、五军组成的西路军,共2.18万名指战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在甘肃省靖远县河包口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执行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任务。时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西路军最后惨败了。  相似文献   

3.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二方面军胜利会师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以红四方面军为主体组成的西路军(下辖5军、9军、30军)从靖远出发,飞渡黄河天险,向河西挺进,以便打通新疆至苏联的国际通道,为我国抗日战争建立稳固的战略大后方。在西路军2万多人的部队中,有一支和男兵一样留短发、打绑带、背长枪冲锋陷阵的娘子军,这支队伍就是大名鼎鼎的红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该团下辖3个营9个连,共有1300余人,战士大都来自川陕苏区20岁左  相似文献   

4.
1936年10月9日红4方面军与红1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于10月下旬,红4方面军一部奉中央军委的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的计划.当时我所在的骑兵师经过休整补充.有两个团的番号,随红9军、30军、红5军和红4方面军总部,组成红西路军,共2.18万余人,从甘肃靖远县的虎豹口抢渡黄河,开始了极其艰难的西进征战.  相似文献   

5.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作战,5个月后大部分被马家军歼灭,这支部队史称西路军。由于种种原因,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长期被掩盖,西路军指战员受到了长达几十年的不公正的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西路军的历史逐步走出"禁区",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为广大的西路军指战员正了名,给出了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6.
1937年3月,西路军经过4个月的孤军奋战,浴血河西走廊.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歼敌2万余人后,终因寡不敌众,处境艰难而归于失败.之后,徐向前、陈昌浩离开部队,回陕北向中央报告,其余的部队分成三个支队,在由李卓然、李先念等组成的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转入祁连山区打游击.三个游击支队中只有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历尽艰险,经过4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几场恶战,最终于4月底抵达星星峡,为革命保存了400余人的火种.本文记述的就是西路军失败后,李先念率左支队所经历的40余天转战跋涉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7.
蓝式千 《湘潮》2005,(10):4-7
1936年,由红四方面军为主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西渡黄河向河西走廊进发。经过近半年的浴血奋战,仅有400多人的左支队于1937年5月进入新疆保存下来。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西路军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路军问题才慢慢接近历史的真相,基本上得到了澄清。陈云不仅援接西路军左支队进疆,并将这批幸存下来的干部培养和训练成为我党特种军事技术干部,而且在新时期为西路军问题的澄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陈云说:“你们是革命的种子,将来可以发展到几千人,几万、几十万人,去夺取革命的胜利”1936年10月,…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2012,(10):44-44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以后,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九军、五军以及总部直属部队共计21800余人,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组成西路军,在徐向前、陈昌浩的带领下,开始了悲壮的西征。红军西路军占古浪,过凉州,据永昌,抵山丹,战高台、临泽,历经70余次血战,屡创顽敌,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而兵败祁连。西路军左支队经过1个月的艰苦跋涉,终于从安西东南大公岔山口走出祁连山,到达肃北石包城,由此进入安西,在安西发生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从而抵达新疆。  相似文献   

9.
季米特洛夫是共产国际后期的执行委员会主席,人们很难将这位德国人同红军西路军联系起来,但随着<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的出版发行,使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中国工农红军为寻求苏联军事物资援助而组建西路军、西路军西进途中不让其到达新疆、向中共中央出谋划策营救西路军、为到达新疆后的西路军余部寻找发展机会等问题上,都和季米特洛夫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西路军,在中共党史上几乎成了悲壮的代名词。1936年10月到1937年3月间的150余天时间里,这支2.18万人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1937年12月,毛泽东  相似文献   

11.
蒲瑛 《党的建设》2021,(3):F0003-F0003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位于古浪县城西南角,是2002年在红军西路军第9军古浪战役遗址上建成的,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纪念馆以“西风烈·战旗红”为主题,设置8个部分,陈展各类红军西路军文物(遗物)300余件。  相似文献   

12.
1937年3月,由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五军共2万余人组成的西路军在向甘北西进途中,遭敌重兵围困追击,绝大部分壮烈牺牲。危亡之际,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分散突围,总指挥徐向前等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孤雁回飞》追溯了徐向前归程的艰难,展现了这位叱咤风云的红军将领对革命坚定的信念和渴望回到党的怀抱的动人情感。  相似文献   

13.
1936年10月,一支2万余人的红军部队奉命从甘肃靖远县渡过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作战任务,以期“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通达远方”,时称西路军。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一部奉中革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月,歼敌2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1937年3月失败。  相似文献   

15.
滕久昕 《党史博览》2012,(10):23-26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的五军、九军、三十军及总部2万余人奉中革军委指示,西渡黄河。11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组成西路军,并同时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成员有陈昌浩、徐向前、曾传六、李卓然、李特(以上为常委)、熊国炳、杨克明、王树声、李先念、陈海松、郑义斋等11人。陈昌浩任主席兼政委,徐向前任副主席兼总指挥,王树声任副总指挥,李特任参谋长,李卓然任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6.
关于西路军的问题,在1937年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中已作结论:"西路军向甘北前进与西路军的严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克服张国焘路线".这个结论是客观公正的,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7.
正红军长征时期,有女官兵2500多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女官兵人数没有统计;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前,全军有女军人11万多人。由于受苏军模式的影响,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专门发文,严格控制女军人的授衔条件和人数,因此,在授衔前转业、复员女军人达10多万人。1955年解放军评授军衔工作完成后,总干部部于1956年2月1日向中央军委写出《评衔工作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1999,(9)
徐向前(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曾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9.
<正>1950年全军共精简150万余人。新中国成立时,解放军总员额为550万人,1950年4月,中央决定将总员额减至400万。后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军队又扩编至627万。1952年全军共精简227万余人。1951年底,中央军委决定于  相似文献   

20.
营救西路军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奉中央命令,由四方面军的2万多人组成“西路军”,由靖远县虎豹口强渡黄河经永登向河西进发。“西路军”进入河西后,先后在古浪、武威、永昌、山丹等地遇到了蒋、马军队的围剿,在倪家营子、高台、南柳沟等地恶战后遭到惨重损失,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一部分人被俘,也有少数战士失散,流落在河西、青海一带。党中央对流落在甘肃、青海的西路军战士极为重视,决定由周恩来主持开展营救工作。“西安事变”后,正在西安与蒋介石进行谈判的周恩来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