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老师是我国书界章草泰斗郑诵先先生。1969年,父亲程俊良送我拜师时,我年仅12岁,郑诵先老师已经70多岁了,并且在书法界威名甚盛。老师有三个子女,大儿子郑必达时任天津体院的排球教练,女儿郑必俊在北京大学任教,小儿子郑必坚时在中宣部任职。他的儿女们工作繁忙,作为老师的入室弟子,我尊师如父,为他理发、做饭、换煤气,在生活方面尽可能多地给予照顾。  相似文献   

2.
程茂全,字淳一。受家庭影响,他自幼便立志献身书画事业,12岁起随我旧书法界老前辈郑诵先学习移法。但受文革的影响,程茂全以笔墨为伴的理想搁浅。1977年,作为知青,他到郊区插队务农。24岁时。程茂全被招工回城,到当时宣武区饮食公司下属的饭馆致美楼当了一名服务员。  相似文献   

3.
李愚 《党的建设》2010,(4):51-51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有个智障的儿子,儿子每天夜里12时都要起身,天冷时常因不知道穿衣服而着凉,大江健三郎就起来帮儿子披上衣服。这样的日子大江健三郎坚持了40多年。73岁的他回首往事时,颇多感慨,他说:"20多岁时,如果我知道这种日子会成为永远,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人生,我也许会没有勇气面对;40多年后回头看,我反倒不觉得悲苦。对儿子的照顾增添了我无穷的精力,从而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我们做事之所以常常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困难太多、阻力太大,而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去家乡看望中学时的班主任安老师,他已经86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寒暄过后,安老师从书橱里取出一个厚厚的已经发黄的笔记本,递到我的面前。我正疑惑之际,安老师开口说:“看看吧,这里面还记着你呢!”我打开一看,大吃一惊,上面竟然记着我的名字、入党时间、担任职务,后边还特别注明:2011年建党九十周年时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宣传干部。我认真翻看了一遍笔记本,原来这是安老师多年珍藏的一本党员登记簿,里面记载着200多名他教过的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教诲益终生──回忆父亲任弼时任远志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我的父亲则是我一生的老师,尽管我15岁才见到他,19岁时病魔便夸他而去。"大女儿,你回来啦!"抗战胜利后第二年,我15岁时,爸爸才有条件派人到湖南接我们与他团聚。6月,人们带我和妹...  相似文献   

6.
我的老师     
贾平凹 《党课》2010,(24):126-127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时我见他只逞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是我疯了,  相似文献   

7.
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敬老爱幼,作为老年人对于儿孙们的孝敬、关心和帮助也要有感谢之情,这对于弘扬北京精神,构建和谐家庭很重要。在这里我想说说我儿子对我的关心照顾。去年老伴去世后,在没请保姆前我一个人独居。由于我患有多种疾病,行走不便,需要有人帮忙照顾,50多岁的儿子孙鹏就成了我的采购员、炊事员和护理员。在日常生活中,我这个80多岁的人遇到不少难题。比如,洗衣机不转了,我不知所措,赶紧打电话问儿  相似文献   

8.
爱心接力     
李畅,男孩,今年三岁半。这孩子自去年九月进园以来,一直表现不错,听话、爱劳动,我们班上的老师都喜欢他。可这几天,我发现他不爱说话了,别的孩子玩时,他一人呆呆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老师问他,不答话;拉他,他情急之下:“我……我……我不想玩!”怎么有些结巴呢?下午户外活动,爬小山时,前面的阿九不小心碰了一下他。  相似文献   

9.
徐特立幼时家境贫寒,9岁时方才入私塾读书。他13岁时过继到伯祖母家。伯祖母去世后,徐特立不得不中止读书。他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一面在乡村当私塾老师,一面学习八股文。8年后,他参加了全省会试,在5000多名考生中,考了第19名,因而名声大振。  相似文献   

10.
我当班主任时,我班小陈同学,属留守学生,由祖父母照顾他上学,平常有些散漫。一天下午上课后,同学们都欢快地跑回教室.但我发现小陈没来上课,直到下午第二节课后10多分钟,他才急匆匆向教室跑来。我当时就想:“这小子旷课玩去了,这是我亲眼所见,一定得给他点颜色!”于是.我在教室门口拦住他.严厉地批评他旷课违纪.并要通知他父母来校对他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11.
我当班主任时,我班小陈同学,属留守学生,由祖父母照顾他上学,平常有些散漫。一天下午上课后,同学们都欢快地跑回教室.但我发现小陈没来上课,直到下午第二节课后10多分钟,他才急匆匆向教室跑来。我当时就想:“这小子旷课玩去了,这是我亲眼所见,一定得给他点颜色!”于是.我在教室门口拦住他.严厉地批评他旷课违纪.并要通知他父母来校对他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12.
正蒋介石当年在政坛起家的重要依托是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是他的命根子,绝不轻易放手。但在北伐时期,蒋介石率军北上,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却交给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方鼎英。方鼎英虽然比蒋介石小1岁,但蒋介石却把他当老师一样敬重。在任命方鼎英为黄埔军校代理校长时,蒋对全校师生说:"方先生不单是你们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你们要像尊敬我一样,尊  相似文献   

13.
2013年2月21日,徐一贯的遗珠徐明亮打电话告诉我,他的父亲于2月20日7时35分与世长辞,享年99岁。我不禁黯然神伤,为自己的老首长而戚然,又为之欣然,他颐享天年,活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于是,我发去唁电,尊称老首长为党报界巨擘。徐一贯,山西省泽州县东沟村人,是我只隔二里路的老乡。儿时在村小  相似文献   

14.
正父辈之爱似我们身上温暖的外衣和贴身的背心,如影随形,丝丝环绕。从父亲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尽孝的幸福,也汲取到了爱的力量。奶奶今年93岁,心智清明,健康和乐。爷爷于2010年才去世,享年91岁。初识我家的人,知道后都说:你家真是好福气,老爷子、老太太如此高寿,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熟悉我家的人都夸老太太真是福气好,儿子仁孝照顾周全,老人安享晚年。而对他人的议论,父亲却很淡然道:照顾好父母,是子女们应尽的责任,在父母有生之年,当儿女的能多陪伴一天,多尽孝一刻,就是他生活中最开心的时光。父亲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他今年已是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河南一名33岁男子常某,蹲守在街道边,等20年前教过自己的初中老师张某林经过时,将其拦下扇耳光辱骂,并让同伴拍摄了视频。视频中,老师不停说了好几次"对不起"。据常某所言,他当年上初中时,被该老师多次踩在脚底下甚至踹头,对他心灵造成了严重伤害。此事引起网络关注后,有多名同学愿意站出来作证,那老师经常课堂上殴打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散木 《党史博览》2013,(3):19-23
在老一辈革命家中,陈毅以一代儒将著称。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风流儒雅格外浓烈。于是,这也成为了他的一个鲜明印记。早年的学习经历"我五岁开始在家乡的私塾里识字读书","六岁半读完《四书》","小时候我记忆力很好,读书三遍就能背诵"。这是陈毅分别于1942年3月在根据地对国际友人罗生特的信中和1952年对妻子张茜讲的。他还说:自己"九岁时,随父亲移家成都,找了一个私塾老师,学唐诗、宋词、《诗经》。以后辛亥革命爆发,我在成都上  相似文献   

17.
昨天是妻子四十六岁的生日,为给她买点生日礼物,我早早地来到了洪湖城区,东瞧西瞅。正当我选购商品时,突然听到有人叫我:龚老师,您好!我转过身,推了推眼镜,眼前站着一位理着寸板头发型、手拿小包、四十多岁的中  相似文献   

18.
正他45岁了,一直没有成家,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多病的母亲。他就是街坊邻居所说的大孝子高鹏,但他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他说他只是做了当儿子该做的事情。因为对他来说,母亲就是家,就是一切。相依为命高鹏光头,皮肤黝黑,瘦弱,个子不高,一双平淡而深邃的眼睛,看不出任何生活的不幸。但事实上,他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几乎付出了一切。  相似文献   

19.
我的姑姐名叫汪萍,今年49岁,是九师一六一团一名普通职工。15年前,姑姐78岁的婆婆由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有好几次因为找不到家而走失。当时姑姐在基建公司每天干的都是搬砖、筛沙子的繁重体力劳动,丈夫又在地方乡场当老师,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照顾婆婆的重任都落在了姑姐  相似文献   

20.
娱乐中保健     
邓小平享年93岁,身体一向健康硬朗,很少患病,在75岁时,能健步登上黄山,80多岁时,能在大海中畅游1个多小时。邓小平善于处理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他说:"工作要重视效率,我的工作方法是尽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