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位科学巨人,只要拥有一个"点",就可以做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么,这一个点对于一个公司、一个职场人又意味着什么呢?年初,人们往往会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这一个"点"意味着什么呢?我看,这一个点,就是一个机遇!  相似文献   

2.
周末献血记     
<正>抗击"威马逊"台风,未能到灾区第一线去。我能为灾区做点什么呢?最后想到了献血。屈指算来,距上次献血已经10年,时间过得真快!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周末来到海口市明珠广场无偿献血屋,老地方,很熟悉。走到献血屋门口,一位穿白大褂的小伙子叫住了我。  相似文献   

3.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一个残疾人QQ群,认识了很多残疾人朋友。由此,我拄着拐杖,走上了一条做志愿者的征途。有人会问,残疾人做志愿者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只耍我想做,总会有我能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邵江红 《人民公安》2013,(22):26-27
这种“我还能为前来办证的群众做点什么”的理念,有一个慢慢确立的过程:在出入境的办证窗口工作,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为需要办证的人们做点事情。  相似文献   

5.
人性之悲     
高红十 《人民公安》2008,(12):25-25
让我们做点什么,每年做点什么,长期持久地做点什么,让人性之悲由悲哀、悲惨、悲凉,变得悲怆、悲壮,甚至悲喜。  相似文献   

6.
姬建民 《前进》2005,(1):56-56
最近,在河北省文艺界“三项教育活动”培训班上,全国作协副主席、河北省作协主席铁凝讲到这样一句话:“作协要经常想一想,我们应该为作家做点什么,还能够做点什么?”听到这里,我的心头一震。仔细一想,这句话何止对作协,就是对其他部门行业也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蜜月后礼物     
他边走边问:“今天你妈又会给咱们做些什么好吃的?” 她微嗔:“什么?谁的妈妈?光我一个人的吗?那你干嘛跟着我走?” 他便笑:“瞧你!都说‘蜜月一过,老婆吆喝’……果不其然!” 她便伸手打他,他便躲,俩人嘻嘻哈哈地跑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就业!绝对是一个沉重的字眼。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38万人,增幅达20.17%。这些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地增长。而就业市场提供给大中专毕业生的份额却是有限的百分比。"毕业、就业、失业",一字之差,决定着你的笑容和思考。"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会做什么?"当这一切都成为疑惑时,我们将给你打开这些问题箱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姬建民 《前进》2005,(1):56
最近,在河北省文艺界"三项教育活动"培训班上,全国作协副主席、河北省作协主席铁凝讲到这样一句话:"作协要经常想一想,我们应该为作家做点什么,还能够做点什么?"听到这里,我的心头一震.仔细一想,这句话何止对作协,就是对其他部门行业也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河北省文艺界“三项教育活动”培训班上,全国作协副主席、河北省作协主席铁凝讲到这样一句话:“作协要经常想一想,我们应该为作家做点什么,还能够做点什么?”听到这里,我的心头一震。仔细一想,这句话何止对作协,就是对其他部门行业也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恒 《当代广西》2008,(12):22-23
四川地震,造成了数十万民众的惨重伤亡。一时间,灾区食品告急,药品告急!“我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这成为广西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以及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全体人员共同的心愿和牵挂。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组织下,广西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争分夺秒、慷慨解囊,积极向灾区捐赠灾民急需的质量可靠的“救命药”,把一片片爱心洒向被地震蹂躏的川北大地。  相似文献   

12.
台北闹饥荒     
每次回到乡下老家,要返回台北的时候,妈妈总是塞到我的行李箱里很多东西,一直到完全塞不下为止,那种场面就好像台北正在闹饥荒。“妈,你什么都不用带,台北什么都有。”我说。妈妈总是这样回答:“骗你的!台北什么都有,台北又不是极乐世界。”我把芭乐、橘子、哈密瓜拿出来,说:“至少,这些水果都有。”妈妈又帮我塞进去,说:“我们乡下的较好吃,也较便宜。”我把一大包肉干、肉松、肉脯拿出来,说:“我们家楼下就有新东阳呀!”她又帮我塞进去,嗔怪道:“你知道什么?我是买给我孙子吃的,又不是买给你吃,何况人家这些都是手工做的呢!”我看拗不过她…  相似文献   

13.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1):24-25
在丹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警察与老马的故事,只是我听到的无数的故事中最普通的一例。使我感动的,不是他们为老马以及像老马一样的许多人做了什么,而是他们在执法的过程中为老马们想了什么!我记得,当我提出想见见老马和老马的儿子时,贾润泽、李进雄和李兴松脸上立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我从上海闸北区运输公司退休。回家后我想,共产党员永不退休,还应该为党的事业做点什么。于是,我参与了闸北区以及共和新路街道肢残人协会的工作。三年来,我为主席当参谋,在协会做绿叶,为残疾朋友们做好事,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欢迎。我深深体会到,在协会里做工作必须与肢残同胞心心相连。  相似文献   

15.
换种过法     
明天是我的生日,今天清早一起床就接到一个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内容出奇的一致,“生日打算怎么过?”“在哪儿安排哥儿几个?”还不等我答话,对方已经抢先提议,“‘永保顺’吧!有吃有玩儿,还便宜!”既然大家都能惦记着我.想让我吃好玩儿好,而且连省钱都替我想到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行!明晚六点,‘永保顺’不见不散!”电话一个接一个,一上午下来,已经  相似文献   

16.
正武汉有名的罗时汉兄电话我,要我写写我十八岁的芳华,并且说要出本书,让我开个头炮。我很感谢他,因为看来他以为我还可以写点东西!或者以为我的十八岁还有点那个值得写的啥?但我的十八岁可没有什么《致青春》和《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少男少女们那么无忧无虑,那么春光无限美好!我可能让大家有点失望,也可能对不住罗兄那点期望!我十八岁那年面临高考,心中充满焦虑和懊恼!焦虑的是担心一旦高考失利无颜见江东父  相似文献   

17.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清自己的个性、气质、兴趣和爱好,问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我将来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18.
郭莉 《公民导刊》2007,(6):49-49
“老外”这个词从何而来,还真没有接触过,遇到一个较真儿的蓝眼睛,问:“外,是不是指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呀?”很是委屈还有点愤怒。为了平息那点萌芽中的愤怒,我说:“怎么可能!外就是外国人嘛,而且,中国往往对自己尊重的人,才加称老,比如为师者我,明明不老,还是要叫我老师。这是尊重!”中国人是否尊重“老外”们,我不知道,但是和老外一起逛街时,会发现“女人街”的东西平白地和“大都会”的价格相差无几了。  相似文献   

19.
这里有一个很老套的故事,很值得玩味。它说的是三位建筑工人的工作态度。当被问到“你在做什么”时,第一位工人回答:“在砌砖!”第二位回答:“一小时挣10块钱!”第三位则回答:“我在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相似文献   

20.
<正>“孙太利,那才是最称职的政协委员!”在天津政协统战系统,了解情况的人都是这么说的。因为好奇,在专访孙太利委员时,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孙主委,您觉得做政协委员好吗?最快乐是什么时候?最艰难是什么时候?”孙太利的回答是:“多年来,我做过区级、市级、全国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参政议政,我留心观察,精心调研,认真分析,反映问题和建议,体现了自身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