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民政》2012,(3):58-58
谭晓辉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撰文指出,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方向是建立普惠型福利模式。普惠型福利模式的实现是以不断改善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弥合社会断裂、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强调由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层次化、法制化、标准化的福利发展道路。第一,扩大社会福利的覆盖范围,将福利对象由传统救助对象扩展至所有社会成员。第二,提升社会福利质量,注重救助、服务、扶持,通过向社会传递公正价值、解决社会风险来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
张国艳 《人民论坛》2014,(7):247-249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型、国家福利型、强制储蓄型三大类型。这三种模式的差异实质上是制度顶层设计的责任基础与责任结构的差异,即作为保障责任主体的政府、市场、个人三者间不同组合的责任分配方案的差异。我们应借鉴其经验,促进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一、台湾社会救助制度基本情况台湾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部分组成。与社会保险相比,台湾的社会救助制度处于辅助地位,主要用于弥补社会保险制度的不足。但它对于编织毫无漏洞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社会救助的立法为分水岭,台湾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可分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的社会福利制度目前正处在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的关键期,北京市率先从老年人福利制度入手,开始了老年福利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工作,2009年,由市民政局、市残联两部门共同出台的"九养政策",全市已基本形成包括社会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在内的较为完备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与之相比,北京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儿童福利服务理念转变、质量提升、范围扩大、周期延伸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2002年,吉林省民政厅依托原有农村敬老院,开展了集五保供养、社会养老、社会救助和基层民政事务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试点工作。2006年5月,吉林省政府在公主岭市召开了“全省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在全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民政部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概括为“南有广西五保村,北有吉林农村福利服务中心”。2007年4月,根据部长办公会安排,由办公厅、最低生活保障司、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民政》和《中国社会报》有关部门组成的调研组,赴吉林省就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走在全省前列的公主岭市、桦甸市、长春市的十几个乡镇的社会福利中心,形成了吉林省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调研报告。报告认为:农村福利服务中心建设顺应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加强农村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乃至整个新农村建设,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冯元 《长白学刊》2013,(1):139-142
进入21世纪后,社会福利社会化成为政府的主流话语和实践行动,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在综合福利国家、福利多元主义等福利理论与模式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由"补缺型"走向"适度普惠型"。国家、市场、社区、民间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福利的共同主体,彼此通过合作方式共担福利责任。流浪儿童救助服务作为一项新兴的儿童福利实践,在国家总体社会福利改革的影响下,从其政策模式到实践模式也同样沿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没有民政部门,但有着与中国大致相同的民政工作,只是由不同的政府机构承担。譬如,在美国,水灾由国防部管;退伍军人安置事务由退伍军人事务部、国防部、劳工部三个政府机构承担;儿童保护、残疾人福利、低收入家庭保障、医疗、保险、救助等分属于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儿童和低收入家庭管理局、医疗保险救助中心等负责,社会安全局也承担着一部分社会福利工作。日前,笔者随民政部组团赴美参加“美国社会管理与法制建设专题研究班”,通过考察有许多切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是民政部门和从事民政事业的干部职工比较熟悉的一个名词,也是民政部门担负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大组成部分。什么是社会福利?民政部门担负的社会福利工作职责包括哪些?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是什么关系?社会福利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特别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是如何在补缺型社会福利的基础上建立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为了让广大民政干部以及关心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人士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逐渐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对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至关重要。我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制度的实施,对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在党的文献中经过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为主体的“小体系”;十四届三中全会发展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的“大体系”: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中体系”.十六届六中全会将这一体系的发展目标确定为“覆盖城乡居民”。党‘的十七大明确将“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概括为三项基础制度、三项重点制度和两项补充制度.这是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内涵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自上个世纪30年代建立保障制度以来,美国已形成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11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开始时,主流媒体和民众都觉得不会长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有很强的社会保障体系。美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大概包括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社会福利制度。下面将介绍美国社会化救助和福利政策的发展进程、主要  相似文献   

12.
省政府原则同意省民政厅《关于建立我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城镇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城镇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九五”期间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望各地将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型、国家福利型、强制储蓄型三大类型。这三种模式的差异实质上是制度顶层设计的责任基础与责任结构的差异,即作为保障责任主体的政府、市场、个人三者间不同组合的责任分配方案的差异。我们应借鉴其经验,促进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是一项由社会公众参与并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无偿救助行为。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体系中,慈善被称作“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因为是通过市场而实现的,所以讲效率;第二次分配因为是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所以讲公平;第三次分配则是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所以讲爱心。如果说,第二次分配是第一次分配的补充,即政府弥补市场之不足,那么第三次分配则是第二次分配的补充,即民间捐赠弥补政府之不足。政府的财力毕竟有限,因此在当今社会,基于民间自愿捐赠实现财富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将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5.
翟正蕙 《前进》2014,(3):48-50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经济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抓好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新,必须科学地准确地把握其改革进程、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6.
短讯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河北省巨鹿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办法,在全县农村(社区)中设置农村(社区)社会救助员。农村(社区)社会救助员受县,乡(镇)社会救助机构领导,由县社会救助中心统一培训和管理。其职责:落实县、乡(镇)安排的各项救助任务,为救助对象提供生产生活服  相似文献   

17.
当前发展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服务是对我国传统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在我国社会福利工作中开创了三个转变:一是在服务提供上由政府包办转向社会办(政府职能部门只负责倡导、指导,基本不管人财物的筹集、发放);二是在服务主客体上,提倡服务接受者同时又是服务提供者,改变了服务接受者只是被动接受的局面;三是在服务概念上由民政福利(民政部门兴办,民政对象享受的福利服务)向真正意义的社会福利(社会兴办,社会全体有需求居民享受的福利服务)转变。社区服务提倡“立足民政,面向社会”的服务方向,极大地缓解了整体社会福利服务的不足,解决了…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薄弱,社区养老机制滞后.社会福利、政府救助投入不够等问题的凸现,使养老保障问题面临严峻挑战。笔者认为,要解决现阶段的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以社会共同责任为理念基础,通过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社会化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实现福利对象的公众化。目前社会上对社会福利社会化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即将“社会福利社会化”或等同于政府“甩包袱”,或等同于“社会福利市场化”,或等同于“福利责任的转移”。囿于认识上的不足,当前社会福利社会化实践主要存在着社会化的合作机制难以形成、社会化的筹资渠道不畅和社会化的福利服务队伍缺乏三大困境。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出路在于:明确政府职能、积极鼓励和扶持第三部门的成长、加强对私营福利机构的服务监管与引导扶持,充分整合机构、社区和家庭资源,以形成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体合作机制;加大政府资助和社会筹募的比例,防止社会福利社会化滑向社会福利市场化;加快专业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引导形成志愿福利服务的长效机制与社会风尚,建立专业化、高志愿性、高素质的社会化福利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20.
5月30日,吉林省政府在公主岭市召开“全省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是吉林省近年来在农村敬老院的基础上,适应新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集五保供养、社会养老、社会救助等为一体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从2002年试点,经过3车的实践,目前全省已建成福利服务中心130所。实践表明: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顺应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乃至整个新农村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农村基层民政工作力量、保障农村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强化基层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吉林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吉林省的经验和做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