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媒体,应当承担统合民意、引导舆论与监督政治权利并同其抗衡的双重责任。然而,综观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轨迹,尽管不能否认新闻媒体对民主主义的发展起了某种程度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作为民主主义旗手的新闻媒体,事实上从未真正反映民意,而是仅仅将国民视为"观众"。这不但加剧了政治与民意之间距离的扩大,而且也引发了民主主义的危机。文章以《朝日新闻》社论为中心,对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过程中媒体的作用与局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朝鲜王朝实录》仿中国古代的官方修史制度,是朝鲜最重要的国史记录形式。因实录内容事关王位正统与党派利益,其修纂时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涉,朝鲜多部实录存在改修(修正)本与原本并存的局面。正祖朝所成的《景宗修正实录》由老论主修,是朝鲜王朝最后一部修正实录,逆转了少论主修《景宗实录》中,老论、少论的忠逆之论,彰显了老论的政治义理,重新诠释了景宗朝的部分历史事件。其所表现的两派的政治义理对决,体现了国王意志、大臣党争对朝鲜实录纂修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朝鲜后期的政治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对日本和平运动的相关报道为中心,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对日本和平运动从积极声援到实际支援,经文革前期批判日共宫本显治集团所领导的和平运动,支持日本人民的反美斗争,以及中日复交后近十年对日本和平运动的漠视,再到重新关注和研究日本和平运动的发展演变历程,总结了各个阶段中国人的日本和平运动观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日本和平运动未能引起中国人共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德国联邦议院的议席分配制度有着鲜明的特色,5%条款、基本议席和超额议席等制度保证了德国政治的稳定性和德国各政党、各阶层的利益。但是,议席分配制度也因排除小党、过于偏重大党利益,受到是否违背选举平等原则的质疑,并引发一系列宪法争讼。联邦宪法法院通过构建选举平等原则的精细化体系,在选举平等原则的框架内合理解释议席分配制度,既维护了议席分配制度的稳定性,又推动了议席分配制度能够适应德国政局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欧洲研究》2010,28(3)
一致性原则构成欧盟对外关系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欧盟对外行动的一项难题,其典型表现就是欧盟各支柱对外政策之间、欧盟机构之间以及欧盟与成员国之间的对外行动缺乏必要的一致性。为提高欧盟对外关系的一致性,《里斯本条约》在去支柱化、整合欧盟对外政策、协调欧盟对外职能机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尝试。不过,由于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特殊性依旧,整合后的欧盟对外政策目标过于宽泛,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以及欧盟对外行动署的职能设计含糊,《里斯本条约》提高欧盟对外关系一致性的努力打了折扣。尽管如此,新生效的《里斯本条约》总体上为欧盟开展更加一致和有效的对外行动夯实了法律基础,并提供了未来进一步努力的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17世纪末沙俄势力逐步向远东扩张,原本天各一方的日本和沙俄开始成为邻国,两国的领土纠纷也由此产生。在两国接触初期,相比于沙俄积极在远东开疆拓土,当时的日本则希望通过"锁国"来防止外来势力的威胁。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理念,造成了早期日俄关系中俄罗斯长期处于主动的局面。这种局面真正发生改变,则是在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走上现代化道路,其外交理念也发生了改变。日本将长远目标瞄准了朝鲜乃至中国,所以急需建立稳定的日俄关系,《库页岛千岛交换条约》正是这种外交理念的产物。然而日本在东亚的扩张也威胁到俄国的利益,最终导致日俄战争的爆发。战后通过《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日俄间领土问题暂时告一段落,两国就携手在远东拓展势力范围达成了默契。这种局面直到十月革命的爆发才被打破。随着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两国关系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
井原西鹤的"町人物"即经济类小说以近世初期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依靠勤劳智慧而发家致富的经验,总结了因奢侈游乐而倾家荡产的教训,并对中下层町人的贫困表现出深切同情,对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井原西鹤对金钱万能、贫富分化的认知在逐渐深化,由最初的热情歌颂,发展到矛盾迷茫,最终加以调侃和质疑。尽管其质疑并未上升到明确的理论层次,但仍然为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2021年4月13日日本宣布决定将123万吨核污水排海,受地缘关系和洋流影响,亚太地区国家尤其韩国媒体对此反应强烈。韩国代表性三大报纸《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的核污水排放相关报道多达3000余条。然而韩媒核污水报道内含了民众、媒体及政府三者间的复杂关系。本文主要以文在寅执政期间的2021年报道为例,依据费尔克拉夫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透视报道的隐含话语:从批评话语分析文本分析的“及物性”出发,分析三大日报对韩国民众话语的集中报道原因;从批评话语分析文本分析的“语词表达”出发,分析报道中三大报纸对文在寅政府态度转变过程报道的侧重点以及媒体与政府的复杂关系话语;从三维框架理论的“社会实践分析”出发,分析报道背后的内政外交复合话语。韩媒的日本核污水排放报道不单纯是一种环境意识的反映和舆论呼吁,其潜在的话语是韩国国内政治势力的博弈、韩国安保与外交政策、国际关系处理的一个环节,是我们了解韩国及东北亚区域国情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9.
中日邦交正常化已过半个世纪,其间伴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和中日两国国内状况的变化,两国政治关系在波动中前行,而包括学术交流在内的文化交流成为促进双方沟通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以日本研究为切入点,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学术交流的主体和重要事件为抓手,尝试分析中日学术交流的过程、特征及作用,或为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0.
有关日本启蒙运动,日本和我国学者研究的都比较充分。明六社是明治初期的一个重要启蒙团体,在日本的启蒙运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研究启蒙思想的著作和文章中,大多都提到明六社,但没有专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反垄断法私人实施是法律实施的具体延伸和专业发展。日本反垄断法私人实施的立法与实践历经了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其具体内容表征了鲜明的日本国法律特征。日本私人主体实施反垄断法的权责义务进一步明确、竞争政策目标确实得以维护、实施效率逐步得以提升,其对中国反垄断法私人实施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日本环境犯罪的防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惊世界的四大公害事件使日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在环境犯罪的防治问题上日本能够实现较快转型。通过修正《日本刑法》、制定《关于处罚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害罪法》,并通过采取强化市场调节、鼓励科技创新和加强环境教育等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日本防治环境犯罪的做法加以考察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日本老年人雇佣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已进入人口减少及超老龄社会,劳动力不足问题将会制约日本经济未来的发展。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促进老年人就业,日本政府修改了《老年人雇佣稳定法》,制定了继续雇佣制度。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基本保障了日本老年人的收入及就业稳定。但也存在大多数企业与职工签订短期非正式雇佣合同等问题。这些经验和问题可为中国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促进老年人再就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理解南海共同开发与航行自由问题的新思路——基于国际法视角看南海争端的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共同开发与航行自由问题的明确与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海洋权益以及南海的未来法律秩序。尽管泰国湾地区的共同开发经验能够为中国提供借鉴,但南海主海的情况与之有很大区别。共同开发方式在国际范围内接受程度不广泛,实际效果不理想,其对南海争端的可适用程度较低。因此,应对共同开发方式在南海争端解决中的作用予以重新定位。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共同开发不能成为解决南海争端的优先选择和主要方式,即便在短期内以共同开发方式为处理南海争端的权宜之计,也应当注重构建一个合理的共同开发机制。中国对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并未被后来的有效国际法律规范所更改或取消,这一权利不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架构来解读,也并不存在妨碍南海航行自由的问题。相反,倒是其他南海周边国家滥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提出的意在分割、控制南海的种种主张更加妨碍南海的航行自由。比较之下,中国的主张更加符合南海水域本身的性质及其适用当代海洋法之后的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