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家鹦 《党史文苑》2010,(12):24-31
20世纪70年代末我才得知,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丁玲共同生活,命运、事业密切相联的陈明先生,竟然是我们赣东北鄱阳县人,而他在我党延安时代就是一位出色的戏剧家。后来,我偶然得知陈老的一位亲戚就在我身边,于是产生了寻机接触他的热望。  相似文献   

2.
<正>侯铁男是一位令人崇敬的铁血男儿,是一位让当事人深为信赖的好法官。他之所以令人钦佩、令人感动,皆因为他与群众心连着心。作为分管法院执行工作的侯铁男,可谓重任在肩。近两年,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通过破"老赖"谎言、查扣被执行人财产、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执行工作稳步向前。当我得知他在工作中倒下的噩耗时,忍不住泪流满面。我在心里问侯局长:都积劳成疾到了这个程度,  相似文献   

3.
老而好学赞     
春节前,看望一位久未见面的老领导。他早已退下来了,虽年近八旬,仍面容红润,气色很好。在闲谈中,得知他不仅注意锻炼身体,而且坚持学习。他学习书法的事,我早有耳闻。现在不但用右手能写一手好字,左手也写得很不错。我一直敬佩他的毅力。然而使我惊奇的是近些年他竟又学起了英文,此刻,正在阅读英文版的小说《青春之歌》。当我看到他亲笔记在  相似文献   

4.
提拔有因     
我是一家机关办公室文字秘书,平时爱好书法,是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前些日子,我们局调来一位新局长,姓谭。谭局长上任不久,我在填他履历表时得知他就要过生日了。于是,我把消息透露给了局里不错的同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局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大家摸不透谭局长的脾气,谁也不敢贸然送礼。  相似文献   

5.
在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中,在10位开国大将中,许光达都是最年轻的一位.1955年9月,得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的消息时,许光达对家人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多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以及更多叫不出姓名的战友都牺牲了!我的这顶'乌纱帽'就是建立在他们流血牺牲基础之上的.我这个幸存者今天已经得到很高的荣誉了,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相似文献   

6.
惊闻华君武先生逝世,心中不由生出无限悲戚。华君武先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漫画大师,我未有面受教诲的机缘,但华老曾先后多次示函,教我在搜集考证著名木刻艺术家焦心河生平事迹时,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轻信不迷信,在充分掌握证据后可以补充订正权威辞书的相关条目。他的信使我有所受益,终生难忘。其中一封信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7.
感恩经营     
在我常去图书馆的一条路上,有一家花店,每天早上8点,花店门一开,便挤满了前来买花的人。有好几次,我总想近前看个明白——这家花店为何生意如此红火?后来从买花人口中得知,开花店的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每天8点开花店门,第一笔生意都是照本钱卖给顾客。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8月8日星期一晴吃完早饭,我开始整理上个月的驻村工作材料。九点半,一位六十多岁的村民来到办公室。老人家穿着朴素、精神矍铄。我请他坐下来,给他送上一杯茶,然后拉起家常。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得知,他姓尚,今年67岁,老伴儿65岁,儿子、儿媳在外地务工,快4岁的孙子由他们老两口儿带;家里饲养了两头猪和一头牛。他的老伴儿身体不是很好,大部分农活和家务事都由他来干。  相似文献   

9.
在济南市英雄山烈士园里,长眠者一位32岁的八路军将领。他就是曾任红军大学干部团政委、中共山西省委军事部长、晋西南游击支队队长、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的黄骅。 我查阅有关资料得知黄骅由晋西南、晋西北转战冀鲁边区新海县,于1943年6月29日被叛徒行  相似文献   

10.
王作东 《党史纵横》2014,(2):44-45,48
正何其芳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成就的诗人。1934年,他出版了著名散文集《画梦录》。这本散文集,在1936年被《大公报》授予"文艺奖金"。由朱自清、沈从文、朱光潜、叶圣陶、巴金、林徽因等组成的裁判委员会对其评价是:"《画梦录》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有它超达深渊的情趣。"1938年,何其芳与诗人卞之琳、小说家沙汀一起奔赴延安。在那里,他诗风文风大变,写出了《我歌唱延安》《我为少男少女歌唱》等作品。期间,他曾随部队到  相似文献   

11.
提拔有因     
<正>我是一家机关办公室文字秘书,平时爱好书法,是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前些日子,我们局调来一位新局长,姓谭。谭局长上任不久,我在填他履历表时得知他就要过生日了。于是,我把消息透露给了局里不错的同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局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大家摸不透谭局长的脾气,谁也不敢贸然送礼。大家让我这个办公室资深秘书探探风声。思忖再三,我决定亲自书写一幅书法作品,给谭局长送去。  相似文献   

12.
9年前,武汉一位小伙子想加盟洋快餐,开一家肯德基快餐店。谁知,他打听后得知:加盟肯德基,  相似文献   

13.
郑淑芬  李凯 《奋斗》2013,(6):28-29
正1940年秋,毛泽东对专程到杨家岭迎接他去延安马列学院作报告的邓力群等4位同志意味深长地讲:"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才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算不了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作风:延安作风。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相似文献   

14.
李老道与狼牙山五壮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与李老道成密友 1940年初春的一个中午,我正在北娄山司令部里翻阅政治部编印的《工作通讯》,秘书陈子端走进来对我说:"司令员,狼牙山上的棋盘坨老道下山来了。"我心里一喜,连忙走到屋外,只见远处一位头戴道士帽、身穿黑白相间四方格道袍的老人,手挽一个柳条筐,在一位战士的指点下,正向我们司令部走来。 去年11月,司令部第一次驻北娄山,我曾在山路上巧遇这位从棋盘坨寺庙下来化缘行医的老道。开头他对我们持有戒心,我与他攀谈了一阵,他看我们对道人尊重,很是高兴,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从他口中,我得知他姓李,年逾5旬,出家十五六年了。他的师父姓曹,年轻时练就一身好武艺。清朝时河南彰德府有一个官曾带人来找他师父学过艺。如今师父80多岁,身体有病不能下山,庙里尚有年轻道士数人。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年仅22岁的梅嫩德斯,去哈瓦那探望姑妈,突然被露台上的一位不速之客吓倒。那个年轻的男人正认真闻着一块刚发起来的面团和番茄酱。“他说他是一个比萨制作师,还不断夸赞我的头发。”短暂的相会之后,梅嫩德斯得知他叫亚历克斯,是个计算机程序员,他还是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儿子。亚历克斯对漂亮的梅嫩德斯一见倾心,两人开始频繁约会。  相似文献   

16.
东平  王凡 《党史纵横》2007,(3):16-20
王敏清,性格爽朗,乐观健谈,尽管因咽部动过手术,嗓音显得沙哑,但忆起延安往事,他充满了感情,说起幼年的一些趣事,他止不住地朗朗大笑。他总是说,延安的生活,培养了我做人的根基,延安的精神,培育了我们这样一批人。我已年近八十,人生荣辱皆尝。但这一辈子,始终没有辱没三个字:王—敏—清。工作干事,快速敏捷,做人处世,清清白白。这是去延安的路上,父亲给我起的名字,也是他对我做人的要求和希望。现在我到了晚年,更要注重保持晚节,尊重自己的人格。这也是延安培养出来的素质,我十分珍惜。  相似文献   

17.
王光荣 《党史文汇》2001,(11):26-28
延安才是家1 896年 ,赵占魁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张村的一个泥水匠的贫困家庭 ,4个男儿 ,他排行老三。1 91 6年 ,破窑坍塌 ,年迈的父亲被砸死了 ,二哥闻讯即连夜奔去料理后事 ,谁知半途过河 ,又遇险被淹死。父亲和二哥的惨死 ,使赵占魁胸中埋下了仇恨的火种 ,他恨当地的地主老财把土地变为噬人骨肉的血盆大口 ,让穷人没法活。他跟着一位铁匠挑起风箱和铺盖卷儿 ,远离家乡 ,开始了流浪生活。 1 91 9年 ,他终于在太原铜元厂提炼部找到了工作 ,做工 8年 ,但在厂里减缩人员时 ,仍被摈弃在了厂子大门外边。后来 ,他又进入太原兵工厂 ,一干就是 6年…  相似文献   

18.
1938年,一位青年只身从四川千里跋涉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91年,这位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离休老干部,在病危时对前来看望的同志说:“我记得19岁入党时的宣誓,我没有食言。”他,离休后还热心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成为全国先进个人,逝世后又留下遗嘱,成为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个自愿捐献遗体的干部。  相似文献   

19.
到延安见毛主席 在史超到了延安第三天,有人问他,你见到毛主席没?他说,没见过啊?上哪儿去见?那时,史超还不满18岁。他和11位同道,走了720里,从西安走到延安。当时,延安叫肤施,是个很小的地方。夸大点说,站在城中间一喊,四下都能听见。他们说你向北边走.北城靠东的地方有个小教堂,去那里就能看到毛主席了。  相似文献   

20.
一位老大娘从吉林省长春回甘肃省平凉, 坐上了刘君安值乘的车。不经意间,催生了一段佳话。见老人一人带了好几件行李,行动不便, 西安客运段广州车队第二包乘组列车员刘君安三步并作两步,接过行李帮忙安置好。一路上, 他跑前跑后给老人送水买饭,乘客都以为他和老人是亲戚。想到老人一个人可能闷得慌,忙完工作他就凑到老人跟前聊天。当得知老人担心在西安转车不便时, 他安慰老人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您一百个放心好了。"到西安后, 他用自已的钱为老人买好了车票,发现发车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