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漳浦县委县政府把党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关心重视党史工作。一是切实帮助解决党史研究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党史工作开展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在逐年提高党史业务经费的同时.拨款添置完善现代办公设备;二是支持党史书籍的出版。2005年以来.支持党史研究室出版《回顾闽南革命根据地概况》、《红星闪闪照征程》两本书,县委县政府领导欣然为之题词,  相似文献   

2.
李虹 《党史文苑》2012,(1):34-36
对中共党史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有所研究的同志都知道毛泽东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布告》及红军第四军军党部编印的《中国共产党宣言》。这两份文件应该是红四军主力1929年1月中旬撤离井冈山根据地前形成的最后两份文件,同时也可视为红四军主力开拓赣南闽西农村革命根据地直至创建中央苏区的最初两份文件。  相似文献   

3.
王一帆同志是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地委机关报《团结报》总编辑、九十高龄的老党史工作者,长期研究闽粤边区、东江地区以及潮汕地区革命斗争史,曾任《东江革命根据地史》编写组副组长。著诗文集《征尘》出版。现已双眼失明。当《忠魂》一书出版后,他让他的女婿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全书念给他听,听后写出以下的信件给作者王国梁同志。他这种对革命先烈真挚的革命感情和对党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4.
《北京党史》2012,(3):55-55
为贯彻实施《北京市2011—2015年党史工作规划》,强化党史资料征集工作,推动北京抗日斗争史的研究,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召开平北抗日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座谈会。段苏权、张孟旭、陆平、詹大南、伍晋南、钟辉琨、吴涛、曾威、葛震、王亢等平北抗日根据地老同志的亲属代表及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负责人到会。座谈会上,老同志亲属先后发言,回顾了先辈开辟、坚持、巩固、  相似文献   

5.
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第三次协作会议,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杭州市召开,与会者六十五人。这次会议重点审议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其斗争》和《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协作专题,会议还就《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整理和丛书编纂方案充分交  相似文献   

6.
以史为镜,资政育人,党史工作意义很大。福建是老革命根据地,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题材很多,内容丰富,是全国党史工作重要省份之一。福建省委对党史工作很重视,党史征(编)委员会、顾问小组和老同志对党史工作很关心,还有省委党校、厦大等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热心地为党史工作作贡献,做好党史工作基础较好,有利条件也很多。  相似文献   

7.
右江流域是一片红土地。韦拔群曾在这里领导农民运动,邓小平、张云逸也曾在此领导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百色起义。我市党史部门一行5人(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陆汉勋、调研员邓冠濂、秘书科副科长曾玉兰、柳江县委党史办主任赵世书、柳城县史志办副主任吴喜龙),于2001年2月访问右江革命根据地。现将邓冠濂同志撰写的《右江革命根据地访问日记》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龙岩地区的党史工作进入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征集大批史料,完成中央和省党史部门下达的专题、党史人物、革命烈士传记研究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地方革命史,组织史、专史的编写工作,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正式出版了包括《闽西革命根据地史》和永定、龙岩、连城、上杭、长汀五县人民革命史在内的18部书,其中《闽西革命根据地史》一书还获得了福建省1979——1987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  相似文献   

9.
世纪伟人毛泽东不仅祖籍江西吉安,而且在吉安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培育了光照千秋的井冈山精神;举行了东固会师,提出了红色区域构想;主持召开了二七会议,开辟了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创下了"十万工农下吉安"历史壮举,在吉安成立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和朱德一起指挥中央苏区军民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初步形成了红军战略战术原则;撰写了中国革命理论著作,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进行了著名的吉安调查,指导赣西南苏区土地革命等。建国后,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撰写发表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壮丽词篇,留下了深厚的吉安情结。毛泽东在吉安的革命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财富,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彭德怀、滕代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彭德怀等党员同志非常重视党组织和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根据地建立前平江起义时期还是根据地建立后苏区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于党和部队的具体工作当中,帮助大量新党员克服了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扩大了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加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军队战斗力,同时也为党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苑》2008,(5):F0002-F0002
近年来,中共德兴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在上级党史部门的指导下,在中共德兴市委的领导下,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坚持资政育人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职能,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取得了突出的工作业绩。一是编研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编著出版了《中共德兴党史大事记》、《中共德兴组织史资料》(第二卷)、《中共德兴地方史》(第一卷)、乡土教材《红色德兴》等书籍,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德兴革命斗争史,为德兴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历史借鉴。二是开展了口述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采访老红军、老党员及见证过德兴革命活动的老人,拍摄了革命旧居、旧址图片200多幅,丰富了党史资料库存。三是党史工作服务现实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蒋伯英著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已经两年有余了,这本书在史料的考证和应用、史事的分析和叙述、章节的安排和重点的把握诸方面,都有其独具的匠心,得到了党史学界的肯定。目前我省的地方党史编纂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如何写好地方党史,许多同志尚缺乏实际经验。本刊曾约请蒋伯英同志写一篇文章,谈谈编著《闽西革命根据地史》的体会,以供大家参考。由于蒋伯英同志勤奋笔耕,忙于参加撰写新著《福建革命史》,日夜辛劳,不幸病倒了。住院疗养半年多,前不久才出院归来,身体稍适,在校读新作大样的同时,就抽空给本刊写来这篇文章,以践前约。这篇文章所谈的问题是许多同志正在探讨的问题,我们相信对大家必定有所启发,有所得益。——编者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1月,省委党史研究室举办改革开放时期广东党史研讨培训班,部署了《广东改革开放史录》的编纂,推动了地方党史基本著作第三卷的征研工作。半年多来,全省党史部门有条不紊地推动着相关工作向前发展,一些地方已经取得可喜成果。佛冈县史志办公室撰写的这本《中国共产党佛冈县历史》第三卷评审稿就是这些成果之中的代表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特别是县级地方党史基本著作第三卷的征研和编纂工作,省  相似文献   

14.
车迎坤  田家乐 《世纪桥》2011,(14):68-I000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黑龙江省重要革命遗址通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黑龙江省重要革命遗址通览》是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编纂的《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我省党史工作者奉献给中国共产党90华诞的献礼作品。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共武平县委收到省委党史研究室、省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传来的消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经认真核实后认为,武平属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属“中央苏区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党史、近现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中国革命根据地史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国内陆续出版了一些关于革命根据地史的学术著作。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玉湘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革命根据地财政史稿》(以下简称《史稿》)就是其中之一。该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财政经济状况及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深入探讨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传统,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铜川市委定于2012年6月底在曾经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心  相似文献   

18.
书讯     
《湘潮》1988,(12)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史》一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30万字,十一月中旬可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是由湖北、湖南两省党史委和两省有关地,市,县委党史办及大专院校的共同协作,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完成了征集编纂任务。此书以史料翔实、考证实在、评价公允、结构严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苑》2010,(5):F0002-F0002,F0003,F0004
吉安市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永新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全市13个县(市、区)共普查到革命遗址558个。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68个,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06个,革命领导人故居83个,烈士墓33个,纪念设施61个。  相似文献   

20.
1930年9月28日毛泽东在“袁州会议”上确定了红一方面军的行动计划,抵制了当时立三中央要红军去攻打大城市的命令,而带领红军攻克吉安,使农村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红军实力大大增强,为第一次反围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