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10,(12):13-19
当下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献礼片、电视剧《毛岸英》。共和国上将赵南起每天晚上8时起就守在电视机前。忆及毛岸英的牺牲,他心底隐隐作痛;对自己与毛岸英相识、相处的情景,他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
《湘潮》1991,(3)
“法律是要每一个人都遵守的,你毛岸英、刘思齐也不能例外!”中央机关到达西柏坡以后,毛泽东住在西柏坡。毛岸英住在东柏坡,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毛岸英竟赤着一双脚丫子,来到了毛泽东的院子里。毛泽东见他光着一双脚丫子,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穿鞋呢?”毛岸英对他说:“我没有鞋。”  相似文献   

3.
人民骄子     
电视剧《毛岸英》拍摄得好,它带我们走近并认识了毛岸英,在他身上至少闪耀着三束光芒。  相似文献   

4.
<正>央视一套正在热播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献礼片、电视剧《毛岸英》。赵南起每天晚上8时起就守在电视机前。忆及毛岸英的牺牲,他  相似文献   

5.
曾任彭德怀机要参谋的吴一平回忆:我在西柏坡和北庄时就认识了毛岸英。在平常接触中,毛岸英绝少提及自己的父亲。他曾向我们谈起在苏联学习和见到斯大林的一些情况,如曾参加苏联红军,并接受过斯大林赠送的一把手枪。志愿军入朝后,毛岸英成为"八一办公室"成员之一。他生活俭朴,酷爱学习。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后,毛岸英安慰一次战事失利的我38军军长梁兴初,并曾表示愿去38军工作。大约在1950年11月中旬,我方对美军战俘进行了一次审问,毛岸英担任英语翻译。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军轰炸机对志愿军总部进行轰炸,毛岸英不幸牺牲,我亲历了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1949年,毛泽东与毛岸英在北京香山。40年前,毛岸英回到了离别25年的故土韶山。他虽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却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记忆……眼望江南湖南刚刚解放,毛岸英就急不可待地向父亲提出了回湘省亲的要求。毛泽东自然满口答应。如果说毛岸英回乡心切,毛泽东思念故乡之情就更深了:  相似文献   

7.
1950年11月25日,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毛岸英是怎样牺牲的?是谁最先把他牺牲的消息告知毛泽东?他的遗骨又是怎样被决定埋葬在朝鲜平安道桧仑郡志愿军烈士陵园的?这几个问题在有关毛岸英的传记、报告文学、回忆录中有着不同的说法。本文拟列出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同时结合其它材料,对诸种说法作一初步分析,指出其可证、显误或存疑之处。  相似文献   

8.
1950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的大儿子、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毛岸英从北京千里迢迢赶往湖南长沙,到板仓祭奠他的生母杨开慧,到韶山看望故乡的乡亲父老。没想到,毛岸英的这次故乡之行,竟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旅行。 这天,毛岸英在舅舅及舅妈的陪同下,从长沙登上火车,沿粤汉线南下至白水站下车,风尘仆仆地步行40里,来到了生母杨开慧墓地所在处——棉花坡。  相似文献   

9.
成普 《学习导报》2012,(6):35-37
本文作者成普是毛岸英牺牲时的现场目击者。1972年,他给中央专案组的材料中专门写了有关毛岸英牺牲情况的回忆,对当时的背景和情况作了清楚的阐述。1995年,成普在给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的信中就毛岸英牺牲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针对有的书籍中描写的“毛岸英炒鸡蛋”的情节,成普给予了驳斥,还以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淮驹 《党史纵横》2010,(10):16-20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他牺牲在朝鲜之后,不仅令父亲毛泽东悲痛不巴,而且令作为妻子的刘松林伤心欲绝。在毛岸英离开的最初岁月,刘松林度过了一生中最为难过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3,(1):33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生于长沙清水塘,湖南韶山市人。毛岸英的童年时代很艰辛。在那动荡的岁月里,他从小跟着父母四处奔波,过着"吃百家饭,行万里路"的生活。8岁时,与母亲杨开慧一道被关进牢房。后来,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曾流落过上海街头,当过学徒,拾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毛岸英的少年时代很传奇。1936年,毛岸英被党组织找到后安排到苏联学习,后来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12.
斯夫 《党史博览》2005,(7):11-15
毛岸英兴奋地欢呼:“只要让我上前线,干什么都行!”毛泽东不无幽默地说:“要是传到杜鲁门的耳朵里,又要说我毛泽东好战喽!”1950年10月7日晚上,毛泽东特地在北京中南海设下家宴,为即将赴东北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送行。毛泽东没有专门的餐厅,宴会就在书房兼办公室、客厅的菊香书屋内举行。由于江青因事外出,在场的只有3个人:毛泽东、彭德怀、毛岸英。彭德怀早就知道毛岸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但两人一直未见过面。直到1946年,毛岸英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他们才第一次见了面。毛岸英在延安学习时,彭德怀还表扬过他。…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机器总厂(即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前身)位于北京市国子监胡同,当年的职工宿舍就是现在孔庙里的大成殿。1950年,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就和大家一起住在大成殿里,直到他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为止。我在北京第一机床厂的时候,很多老人,当年都与毛岸英有很多交往,从厂长到工人,聊起他来,滔滔不绝。1950年春节过后,厂里来了位叫毛岸英的新领导,二十七八岁,身穿灰色军装,腰里系着皮带,  相似文献   

14.
<正>毛泽东:"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对毛岸英要求十分严格。毛岸英8岁时就跟着母亲杨开慧被关进国民党的牢房。母亲牺牲后,他和两个弟弟在上海饱尝了艰辛磨难。1936年夏,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他被送到苏联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苏军,跟随部队攻到柏林。1946年1月,  相似文献   

15.
北京机器总厂(即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前身)位于北京市国子监胡同,当年的职工宿舍就是现在孔庙里的大成殿。1950年,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就和大家一起住在大成殿里,直到他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为止。我在北京第一机床厂的时候,很多老人当年都与毛岸英有很多交往,从厂长到工人,聊起他来,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6.
1945年12月底,一架伊尔客机在莫斯科机场腾空而起,机上坐着毛岸英及两名苏联医生。自1936年经地下党安排赴苏学习,毛岸英在苏联一住就是10年,从13岁的少年成长为文武双全的青年。他参加了苏联红军,曾驾驶战车,一直打到德境内。为了他的安全,斯大林让他提前返回莫斯科,接见他时赠送了一支手枪,然后  相似文献   

17.
人文荟萃     
◆江泽民推荐读毛岸英一封信1991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湖南期间,在对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讲话中谈到廉政问题。他先拿出一封信来向大家推荐说:“这里我想给大家念一下毛岸英同志给他的一位舅舅的信中的几段话,这封信是1949年10月写的,现在陈列在韶山纪...  相似文献   

18.
关于毛岸英同志一封信的回忆史敬棠毛岸英从小在苏联长大,抗战期间回到延安。当时他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比较生疏,对国家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知道的也不多,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毛主席对岸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都要求很严格,对他的生活待遇和刚参加革命工作的青年一...  相似文献   

19.
毛岸英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曾担任苏军坦克连指导员.这一说法,我现查到最早是金振林在所著的《毛岸英》中所写的.此外,还有郭智荣所著的《毛岸英之歌》、毛新宇所著的《我的伯父毛岸英》等,电视剧《毛岸英》也持同一说法.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12,(3):39-39
曾担任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的作战指挥所主任的成普,是毛岸英牺牲时的现场目击者。1972年,他在给中央专案组的材料中专门写了有关毛岸英牺牲情况的回忆,对当时的背景和情况作了清楚的阐述。1950年11月25日,是志愿军打响第二战役的第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