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的社会性意义具有广义和狭义的特点。在普通话推广过程中存在着普及语言与地方传统文化冲突的状况。语言文字工作者在工作中应该“把握推普软硬度保留方言文化点,始终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在普及推广的同时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蓉蓉 《理论建设》2014,(1):107-112
作为十大汉语方言区之一,徽州方言是一种极具特点和研究价值的方言,同时徽州方言又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徽语休宁话海阳片为实地考察的主要区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调查和研究,评析徽州方言委顿现状.评估徽州方言濒危程度.分析其委顿原因。进而探讨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徽州方言发展的路径选择,探索徽州方言与其他强势语言共融的存在方式.对徽州方言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十大汉语方言区之一,徽州方言是一种极具特点和研究价值的方言,同时徽州方言又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徽语休宁话海阳片为实地考察的主要区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调查和研究,评析徽州方言委顿现状,评估徽州方言濒危程度,分析其委顿原因。进而探讨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徽州方言发展的路径选择,探索徽州方言与其他强势语言共融的存在方式,对徽州方言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一些电视剧存在使用方言失度、过滥的现象,因此,广电总局将加大电视剧语言规范的审查力度,特别强调,电视剧中的领袖人物必须要使用普通话。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对电视剧使用语言进行规范,要求各级管理部门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政策高度,认真掌握执行。根据国家语委和广电总局关于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有关规定,针对目前电视剧语言使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通知》规定,电视剧的语言(地方戏曲片除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方言是一种文化,像不…  相似文献   

6.
一鸣 《党课》2011,(22):119-120
北京方言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话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到全国的?明清皇帝上朝时说北京话吗?  相似文献   

7.
语言同化在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入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言同化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际关系网络及社会空间。在语言的外显功能即语言对新移民城市融入的影响上,普通话和迁入地方言作为强势语言对新移民的政治融入、身份认同、文化融合、职业适应有着显著的促进功能,但新移民的母系方言也面临着异质化、弱化问题,不利于多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其发展态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民族共同语的普及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对普通话的客观需求日益迫切。积极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推普、学普、用普的热潮。通过努力,我国在普通…  相似文献   

9.
滦平成了一盘等待录音的空白磁带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普通话的标准定义。 而承德滦平县与普通话的故事,要从600多年前的明朝说起。  相似文献   

10.
副词性确认标记词“有”进入普通话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叶红 《世纪桥》2007,(3):144-145
副词性确认标记词“有”在南方方言中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用法,普通话中还没有这种用法。但是,从理论的角度,或者从实践的角度,我们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副词性确认标记词“有”有朝一日可能会被普通话接受。  相似文献   

11.
听点家乡话,打点"乡愁"的烙印,未必是坏事。方言所承载的,不仅是其通行区域人们千百年来积累的生活经验、市井人情、丰富的俚语,很多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更是体现了其特殊魅力。可以说,每种方言都承载着一个地域的"文化密码",一句俏皮话,一个形象的表达,都会让人会心一笑,心头暖暖。  相似文献   

12.
贾璋岷 《廉政瞭望》2018,(12):84-84
这本书收录的作品,既有传递正能量、用榜样凝聚精神力量的小说,也有描写社会建设、回忆感叹亲情友情的动人散文。徐建成用川话方言写作的《老成都街坊龙门阵》洋溢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作者在运用顺口溜、川方言、流行语、歇后语这些四川方言特色时,信手拈来,恰到好处。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其对现当代四川文学作品语言精髓的刻意继承?  相似文献   

13.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作为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包罗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鄂东方言谚语为例,分析了别具特色的鄂东农耕文化、鄂东中医药文化,从而揭示出鄂东地区方言谚语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由于陇南处于方言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非公务时间普遍说方言,这样的语言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普通话的推广。市语委办将尽最大努力,积极推广普通话。”针对近日“在全市机关单位推广普通话”的提案,甘肃陇南市教育局公布答复内容。  相似文献   

15.
储岚璐 《理论建设》2012,(3):110-112
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通用语言。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被确定为我国的标准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全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普通话从此就成为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为了推广普通话,1956中央成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更是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推广普通话被列为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成为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使得我国在推广普通话的各项工作变得有法可依。但是,从普通话推广数十年的过程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寻求应对方案。一、当前普通话推广中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用声像文字留住濒危方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是由财政部立项,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领导实施的一项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被视为拯救面临消失的地方方言的一项国家行动。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语信司、国家语保中心的专家们对贵州省2017年度语保工程项目进行验收,贵州省语保项目8个课题顺利通过验收。至此,贵州共有25个汉语方言点被列入语保范围。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保护鲜活的贵州方言对贵州地域文化传承有什么样的意义?贵州是如何作为的?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专访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琴以及负责金沙调查点的"语保人"之一、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伟军。  相似文献   

17.
偃师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它从中古音向今演变的情况,与普通话音系相比,大致相同,但毕竟有些差异,因此,使得今天偃师方言与普通话音系虽然有明显的相同之处,但其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这里谨将偃师方言与普通话音系进行一些比较,以求有助于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和北方方言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粉丝”自称名语言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奎莉 《世纪桥》2008,(5):80-81,86
对选秀节目知名参赛选手的“粉丝”自称名进行组合方式、语音、语义几方面的语言分析,揭示了这一语言现象的语言特点:个性化缺失;向上性;固定性及排他性;具体形象性。其心理和文化特征是:崇拜大自然;具象思维;童真童趣;真挚感情的流露;浓厚的都市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9.
肖克凡 《党课》2010,(2):125-126
我们国家的地域方言,东部西部不同,北方与南方也存在差异。我们北方人叫“母鸡”,南方叫“鸡婆”,北方公鸡到了南方则成了鸡公。豫鄂接壤地带有一座鸡公山,就是北方公鸡山的意思。这种语言差异属于“倒装”结构,并未游离本义。说起南北差异最大的,我以为是本埠的“老公”一词。  相似文献   

20.
杜榕 《党建文汇》2010,(4):13-13
从2001年620人到2008年25000人,40倍增速的背后,见证了赴港生子的疯狂,而“港生”们也因此成为香港人口增长的主力。在香港,“两文三语(中文、英文书写;粤语、英语、普通话口语)”是1997年香港回归后语文教学的目标,学校要刻意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能力。但以凤溪一小为例,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香港境外,尤其是深圳地区,该校老师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要面对粤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的“多声道”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