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     
何大一:AIDS和SARS两手抓 11月10日,在中国清华大学防治AIDS与SARS国际研讨会上,国际艾滋病研究专家何大一博士和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商讨了艾滋病和非典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措施。今年51岁的何大一,台湾出生,美国长大,1978年从哈佛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6年因发明了“鸡尾酒疗法”而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他是继邓小平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他发明的“鸡尾酒疗法”是至今应用于  相似文献   

2.
蒙培元 《人权》2003,(5):40-42
在非典流行期间,中央电视台采访了美国科学家何大一先生。何先生在研制艾滋病药物方面有重要贡献。当主持人问何先生对发现艾滋病病毒有何感想时,他说出了两个很重要的字:“敬畏”。这真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敬畏”什么?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艾滋病已不遥远。分明听到一位男子的哭泣,正当学业有成欲大展宏图时,他被艾滋病病毒击倒,原因是他女朋友也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病毒的威胁无处不在:一次不规范的卖血、一个不规范的小手术,甚至一次文身、一次拔牙……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我们写下这些,只是呼吁大家要重视,从每一个可能有危险的细节开始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4.
张刃 《北京观察》2002,(10):36-38
叶文虎:1939年生于江苏省淮阴市,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2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从事湍流理论、空气动力学、环境空气动力学、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环境科学中心学位委员会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末人类与艾滋病毒的生死较量中,终于出现了一位令人瞩目的英雄——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他主持研究的“鸡尾酒”疗法,为治愈艾滋病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6.
《浙江人事》2006,(9):27-27
李小年,1964年出生,浙江省工业催化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和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筹)常务副院长:1998年6月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加拿大不列真页哥伦比亚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上后研究工作,自1984年参加丁作以来,  相似文献   

7.
吴炜教授     
<正>吴炜,男,1960年11月出生,四川成都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起开始从事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至今整整三十年。教学方面先后从事过《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现代西方科学  相似文献   

8.
港澳台快报     
《小康》2018,(14)
正香港大学成功研发预防和清除艾滋病病毒新药物香港大学4月26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能保护细胞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清除艾滋病病毒,并在小鼠身上成功进行实验。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艾滋病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抗体药物"串联双价广谱中和抗体"(BiIA-SG),可有效抑制所有测试过的艾滋病病毒株,并促进清除小鼠体内的潜伏感染细胞。  相似文献   

9.
《甘肃理论学刊》2007,(3):F0002-F0002
吴倬,福建连江人,1948年出生,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哲学、人学,宗教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陈池波 教授     
《理论月刊》2007,(9):F0003-F0003
陈池波教授,男,1961年生,湖北监利县人;先后获农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学位和从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1.
李安山教授,一位潜心研究非洲问题的学者。1977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1981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从事研究工作。1987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求学,师从美国非洲研究学会前会长马丁·克莱因(MartinKlein)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到北京大学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2.
王用楫教授是著名病毒学家,流行病学家,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性疾病咨询团专家。为了防止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自1984年起,他收集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艾滋病病毒的信息,对艾滋病病毒的流行进行研究。他的工作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这个组织每月都给他通报一次艾滋病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目前,艾滋病的阴影正迅速向全球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10月5日在日内瓦公布的统计报告中说,截至去年9月底,在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8,(1):89-89
“世界艾滋病日”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2007年度世界艾滋病报告显示,全球目前有33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与危机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发表的一份报告称,艾滋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全球流行以来,世界范围内累计已有50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1600多万人已离开人世。我国艾滋病疫情发展态势严峻,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数目不断增加。截至到目前,我国共报道艾滋病感染者40560人,而全国估计共有艾滋病感染者一百万。云南省爱滋病截至去年年底统计,全省累计报告的爱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共5104例。诊断爱滋病病人157例,居全国首位,在全国HIV感染者和爱滋病病人总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     
治一例艾滋病一年要花万余元治疗一例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一年要花多少钱?在1998年12月25日召开的“上海市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联席会议”上,上海市副市长左焕琛向与会人士算了一笔帐:每治疗一例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一年就要耗费12万元,因感染艾滋病病毒造成...  相似文献   

16.
艾滋与自爱     
自1981年发现艾滋病病毒以来,艾滋病病毒以迅猛的传播速度向外扩散,经过短短十几年就已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在非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累计已达3000多万人。很多国家由于在流行的早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艾滋病已成为灾难,有的地区成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经达到20%50%,丧失了劳动能力。在流行发生较早的严重地区,很多家庭和村庄已被艾滋病所吞没,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亚洲,艾滋病传播非常迅猛,已经成为全球艾滋病流行的新中心。印度到2000年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400多万。泰国艾滋病最早流行的北部农村,…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1,(30):89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为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实现’零’战略目标——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我国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回国     
钱学森祖籍浙江杭州, 1911年 12月生于上海。 1935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学习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先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到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学习与研究,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随即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成绩斐然, 1947年被提升为终身正教授,时年仅 36岁。   此后,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不仅组织领导并亲自担任研究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且担任了该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 194…  相似文献   

19.
<正>郭齐勇,男,汉族,武汉市人,1947年生。曾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学院院长、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为哲学学院与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学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专长为儒家哲学与20世纪中国哲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20.
谈"艾"色变,提起艾滋病 ,人们恐怕少有不胆战心惊者。因为艾滋病不但是目前无药可医的绝症,而且在我国的流行正呈蔓延和持续增长态势。专家估计, 1999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过 50万人。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青壮年是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而在我省农村,血液感染是一个重要的感染源。随着艾滋病的蔓延,如何防治艾滋病,如何与艾滋病人相处也就成了人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常识。 省九三学社社员、省文史馆馆员高耀洁系我国著名妇科医学教授,退休后,自费从事防治艾滋病宣传,人称"中原防'艾'第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