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六盘山下树丰碑陈振铎初冬,寒风凛冽,千里陇原霜重色浓。在六盘山西麓的在浪县山沟梁赤,红旗猎猎,标语遍地:全县38万人民正在向梯田化发起最后冲刺。在浪县自然条件严酷,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十山丸破头,洪水遍地流。地无三亩平:干旱粮欠收."贫困和饥...  相似文献   

2.
石英 《党风建设》2002,(11):41-41
隆德县地处六盘山的西部。据县志记载,县治至今约有98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人民充分利用该地宜农宜牧的特点,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丰富了六盘山地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六盘山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固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弘扬“六盘山精神”,全面认识固原市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引入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制度,打造绿色固原,是实现固原人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11,(7):48-48
1935年10月7日,中央红军越过六盘山主峰,在青石嘴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激战,毙敌200余人,俘敌近百人。战斗结束,毛泽东纵情吟词:"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相似文献   

5.
秋声 《共产党人》2004,(23):54-54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喜欢,喜欢山的肃穆雄浑,喜欢山的博大精深。我们宁夏境内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山,那就是六盘山。68年前,随着毛泽东同志一首《清平乐·六盘山》的宏伟诗篇,使“天高云淡”、“红旗漫卷”的六盘山形象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留在全国人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部分响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宁夏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要再上新台阶,必须抓好六盘山区清水河上游、中部干旱带生态"特区"和贺兰山东坡三个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7.
刘小河 《共产党人》2009,(18):35-37
一、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六盘山精神 六盘山是一座久经历史风云、积淀历史文化的山脉,千百年来,六盘山见证了各个年代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相关人物。1935年,红军西征北上和长征途中翻越六盘山,不仅播下了革命火种,而且还衍生出了特有的红色资源,使其成为中因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8.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6,(17):47-48
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宁夏和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的光荣历史,1967年当地基层政府曾在固原县什字乡和尚铺村修建过一座红军长征纪念碑,没有碑文,正面为毛泽东给宁夏人民题赠的《清平乐·六盘山》。1985年,为了隆重纪念长征50周年,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六盘山顶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1996,(7)
青春,为党旗增辉──全省青年党员“双学”活动演讲稿选萃臧水江"为人民服务",这似乎是个很老的话题了。当年,延安人民为张思德同志举行追悼会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向全党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半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激励着千百万共产党人。"得人心者得天下"...  相似文献   

10.
长征与艺术     
长征与艺术李筚路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人民创造艺术,艺术服务于人民。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自然险阻的长征途中,不但运用了军事、政治、经济等斗争手段,而且运用了艺术这一文化工具。"艺术是鼓舞革命的醍醐"(郭沫若语),它密...  相似文献   

11.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09,(8):10-10
宁夏建成民俗文化第一村——六盘人家 目前,记者从隆德县了解到,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客观展示六盘山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发掘民间文化艺术瑰宝,隆德县依托全国书法第一县的优势,投资2000多万元建造了我区民俗文化第一村——六盘人家。该民俗文化村建于六盘山脚下的杨家店,民俗村西临隆德县城,东望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党的宗旨教育陈长禄改革开放给我们党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我们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化了,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为人民服务"过时了;少数人甚至把为人民服务抛在脑后,拜倒在"孔方兄"...  相似文献   

13.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10,(13):21-21
固原六盘山机场正式通航 6月26日,固原市六盘山机场正式通航,首次开通固原至银川、固原至西安的航班,这标志着自治区航空运输网络格局全面完成。六盘山机场距固原市区13公里,属4C级国内支线机场,机场总投资4.58亿元,历时2年多建成。  相似文献   

14.
勿忘人民 重绘河山中共佳县县委书记许浚编者按:佳县是我省最贫困的县份之一,然而佳县的"父母官"以人民为"本",穷而思变,不思迁,不为贫穷所吓倒,而是以高昂的斗志、勃勃的雄。领导全县人民投身经济建设,这种精神着实可贵。他们带领人民向贫困开战、重绘佳县河...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6.
《新湘评论》2008,(6):11-12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世界是一个大舞台”。胡锦涛总书记说,古往今来,世界大舞台上演出的所有戏剧,主角始终都是各国人民。 回溯73年前,红军在由通渭向六盘山进军的途中,毛泽东“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由是,他以“昆仑”为题.  相似文献   

17.
文化长廊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长途翻越六盘山,打开了通往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最后通道。毛泽东登上六盘山,展望革命的未来前途,即兴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光辉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从而使六盘山扬名海内外。六盘山巍巍高耸,红军长征纪念亭屹立山巅。它成为永久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8.
《学习导报》2008,(6):11-12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世界是一个大舞台”。胡锦涛总书记说,古往今来,世界大舞台上演出的所有戏剧,主角始终都是各国人民。 回溯73年前,红军在由通渭向六盘山进军的途中,毛泽东“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由是,他以“昆仑”为题.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08,(23):I0002-I0003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贫瘠甲天下”的六盘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固原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固原供电部门真诚的服务,促进了六盘山区农村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为宁夏南部的经济社会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20.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09,(18):30-32
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也是15位新中国开国元勋、老将军和老一辈革命家后代赴宁考察的目的地。9月5日,在绵绵细雨中,“相约六盘山,回首忆当年”主题纪念活动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举行。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在纪念活动仪式上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