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21世纪的设施。”“这是我所见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发展计划,愿它给上海人民带不进步和繁荣!”“浦东发展,中国繁荣。”“浦东开发是中国同世界合作的成功模式。”──引自外国首脑参观浦东的留言册  相似文献   

2.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1年,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说:“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相似文献   

3.
黄影  杨雨文  王京 《台声》2005,(10):30-31
今日的浦东令世界称奇、让世人折服,短短15年的时间,浦东一改昔日的荒凉景象,以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身姿屹立在太平洋西岸,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中国看上海,上海看浦东,如今的浦东无疑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浦东,一片让世界津津乐道的热土。然而,15年前的浦东却并不为世人注目,一句在当时广为流传的话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就是最深刻的写照。难道太平洋西岸的明珠将就此淹没在一米多高的芦苇草之下吗?不,1990年4月18日,高瞻远瞩的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从这一天开始,浦东这颗东方明珠注…  相似文献   

4.
自从1993年代表德国 FESTO公司来上海浦东选址设厂以来,裘华徕就再也没离开浦东。他说:“如果现在要我重新在中国选址,我还会选在浦东。” 自称是小半个上海人的裘华徕先生虽然出生在上海,并且在上海长到8岁时才移居武汉,1980年才第一次离开中国,但他以前并不知道浦东这么个地方,是浦东的开放和开发吸引他来到了这里,并且在这里开创了事业的又一个春天。如今,他领导下的FESTO(中国)有限公司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成为FESTO海外各分公司中业绩最好的一个。尽管他不承认自己是外国人,他的普通话和上海话也…  相似文献   

5.
叶国标 《半月谈》2004,(15):16-17
1990年初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听了上海领导同志的汇报后,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提出了开发浦东、打上海这张“王牌”的全局构想。在他的关心下,国务院对浦东开发作了专题调研和论证。这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向海内外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十几年过去,浦东的变化堪称又一个东方奇迹。  相似文献   

6.
浦东──上海的新发展本刊记者尤宇文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位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出海口。本世纪上半叶的上海曾经是中国工业、贸易、金融和商业的中心,有着远东大都会浪漫而传奇的历史,吸引过不少外来资本,因而一度成为“冒险家的乐园”。将上海建成世界级的城市上...  相似文献   

7.
《今日上海》2012,(5):12-12
继浦东开发之后,上海的又一项世纪工程“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已满十年。  相似文献   

8.
从上海著名的外滩向东望去,8年前还是城里孩子们捉蟋蟀的乡村浦东,那些低矮的旧棚陋屋已被一幢幢破上而起的摩天大楼取代,“浦东看楼”如今是上海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之一。高楼并不是浦东的全部。假以时日,它将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务活动中心、最开放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先进的加工基地以及配套服务条件完备的高质量生活区,届时,浦东的“高度”才会真正显示出来。“龙头”文章事关全局在中国人眼里,长江是一条巨龙,位于长江口的浦东被看作是这条巨龙的“龙头”。当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南方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取得丰硕成果和经验的时…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1992年著名的南巡讲话中,说得非常精辟:“上海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辐射面宽。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开发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经过10年的开发开放,浦东新区已经神奇地迅速崛起,使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流域的“龙头”效应逐渐显现。浦东的开发开放呈现出乘数效应:浦东新区率先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示范效应,促使区域经济关系进行重大调整,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浦东新区发挥以金融、贸易、出…  相似文献   

10.
上海,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魅力、最有活力的东方大都市。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许多外国人认为,浦东是爆炸式的高速建设。报载:美国前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上海访问时,站在黄浦江边对市领导说:“据说世界银行报告写着,上海的建筑吊车占全世界的17%,是吗?”市领导回答,我也听到这个数据,但不能确认全世界有多少吊车,因此我不能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但是我知道浦东地区每昼夜消耗建筑材料10万吨。法国总统希拉克说:“中国的长城是历史,中国的大运河是历史,中国的浦东也是历史。”  相似文献   

11.
光荣与梦想     
今年的四月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九周年纪念日。四月的浦东,花木盛开,欣欣向荣。我们很高兴能够邀请你们一亲爱的读者,一同前去看看这个生机勃勃的新城,同时也祝愿这种勃勃的生机多多地感染你们。浦东的魅力是不容置疑的。在中国,浦东被比作“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也被比作搭在东南沿海之“弓”上的、射向世界和21世纪的“箭”。一位来自欧洲的贵宾在浦东曾经说过:“21世纪未来的很大一部分将在这里编织,我在这里看到了这个世界最多的色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和要人都在浦东留下自己的身影和评价:俄罗…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说事物变化。 今日上海人说:“三十年浦西、三十年浦东”。这是说上海发生的变化。三十年前的浦东是一张白纸.浦西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于是.有人喊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三十年后的今天,浦东、浦西比翼腾飞。浦东的发展更令世人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3.
郭强 《今日上海》2010,(5):14-19
2010中国上海世博年,邂逅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5.28平方公里的跨江世博园区,在浦东的面积约有其中的3/4,世博园浦东块还承载“一轴四馆”核心建筑,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最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浦东开发模式应从“土地滚动”转向“税收滚动”上海外贸学院院长王新奎教授近来,浦东新区正面临开发成本日趋上升,土地批租价格竞争力不断下降的困难局面,从根本上看,浦东新区开发所遇到的上述困难与“土地滚动”开发模式本身存在的内在矛盾有关。为此,浦东新区的开...  相似文献   

15.
就在十年前,“浦东”这个名字还只是上海当地人对黄浦江东岸地区的一个非正式的说法。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浦东已成为各界人士所津津乐道的名词和话题。就像谈起艺术人们言必称古希腊,说起近年上海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提及浦东。如果说中国东部海岸线是一张拉满的强弓,那么长江就是搭在弓上的利箭,而位于海岸线和长江交汇点的浦东,就像风头正劲的箭头,其聚积的经济能量不仅辐射到长江三角洲,而且辐射到全国乃至全球。正如一位法国学者所评价的:“浦东开发是当代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最大工程,是中国在未来提升国际威望的一条新杠杆。”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20,(10)
正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今天的浦东,改革开放目标更明确,步伐更坚定。"看一百年的中国到上海,看三十年的发展来浦东"!2020年,上海浦东迎来了开发开放30周年。回望浦东开发开放的历程,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开放高度成为标杆,城区变化让人惊艳。2018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正式进入"万亿俱乐部"。2019年6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初,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的名字是与浦东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第一任的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他直接参与了浦东的开发。随着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地方名扬世界,外国友人送给他一个美称:“浦东赵”。90年代末,赵启正的名字开始与中国的外宣工作联系在一起了。1998年1月,他由上海市副市长调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3个月后任主任。谈及目前的工作,他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近年来,在中国的政治生活和对外交往中,国务院新闻办的工作十分活跃。赵启正表示,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统一管理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18.
黄影  王京  杨雨文 《台声》2005,(12):42-43
位于太平洋西岸、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浦东,面积556平方公里。从地理位置来看,浦东处于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最东端,占据了龙头的地理位置,但是,15年前这里却默默无闻。1990年,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由此浦东这个龙首开始苏醒并迅速崛起,15年的巨变把浦东推向了世界,并毫无争议地确定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龙头的地位。如今在浦东这个经济龙头的带动之下,“长三角”15个城市以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的GDP,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六城市群”。上海浦东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开发开放浦东就通过党的十四大载入史册:“以上海浦东开发区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进一步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十六大报告中又再次提到浦东,鼓励上海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这是历史的跨越!据不久前《经济日报》报道:“世界跨一步,中国跨三步。”这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形象描述。如果以这种增长速度描述为参照,那么年GDP增长速度近1 6%的浦东,就是整整跨越了六步。今天,本刊带着世人瞩目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浦东。  相似文献   

20.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过十年建设,浦东城市形态和经济规模发生了巨变,城市化面积从44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新增道路1000多公里,新建各类建筑5000余万平方米,近千幢大楼拔地而起。浦东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上海市的1/5。浦东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十五”期间,是浦东开发开放由奠定基础到基本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关键阶段。其中,新区居住功能的开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新区建设现代化一流城市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