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天津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对社区民族工作摆位不高,思想认识不充分;资源配备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社区民族服务管理偏行政化,群众参与度有待提升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建议:提高对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知;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着力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积极推进工作模式创新;凝聚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合力。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各族同胞的共同家园,相互嵌入式的社区建设有助于各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以致亲密无间交往、畅通无阻交流、自然而然交融。互嵌式社区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单位,既关系各族群众居住场所的融合构建,也关系各族群众内心精神家园的融合构筑。建设互嵌式社区是推动实现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深入探究影响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因素,梳理各方面问题及其根源,可以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推动建立多民族互嵌式的社区结构和社会结构业已成为我国促进民族交流交往的主要方式,而且是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主要思路和方法。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创建作为一种有利于各民族"共居、共事、共融、共乐"的居住方式而备受各个城市的关注。辽宁是多民族共处的省份,也是城市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地区。创建多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对于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互嵌式社区是基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细胞单位。党和政府要求在数智化革命浪潮中应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实践载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基于社区传播治理视角,搭建社区融媒体平台、营造社区传播公共空间、打造社区传播结构有助于民族互嵌式社区实现善治,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面对具体实践中的困难,建议建立一个由基层党组织领导,以社区居民为中心,社区各平台智慧融合的立体化、开放式、包容性的民族互嵌式社区生态传播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建设相嵌融合、相互包容、互惠共生的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需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践途径.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可从形象、工具、行动等三条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6.
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是关乎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便在于城乡社区。面对全球化发展的今日,随着各种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流动,整个社会治理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多变,构建适应社会流动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也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本文以义乌市三个社区为样本,以社区治理模式为研究重点,从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主体三个角度分析、总结义乌市多元互嵌式融合社区的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疆各民族分区聚居集中程度很高,相互嵌入不足,这是导致新疆社会稳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应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建设,同时也要转变对口援疆模式,引导更多新疆各民族群众到内地就业居住,融入当地社会,形成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空前活跃新趋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民族工作重要战略部署,内地城市需要做好人口承接工作,对公安机关而言,首要的即是要做好社区警务。北京海淀龚村多民族社区警务模式,从多民族社区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的内在要求出发,将"民族工作"寓于"警务工作"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多民族社区特色,包括指导思想、工作战略、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在内的工作模式,取得了"民族工作"和"警务工作"双重发展良好效果,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社区警务工作做出了示范。龚村社区警务成功的启示主要是,应从政治高度认识多民族社区警务,正确把握多民族社区警务"民族工作"与"警务工作"双重属性,要在心理上深度融和,实现感情和心理上的"互嵌",应构建以社区警务站为中心的多方聚合的工作机制。此外,深化对消除狭隘民族观念、宗教去极端化等问题的理论认识,对于做好民族社区警务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治理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科层式模式与合作化模式两种。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更多的是采用科层式模式。而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合作化治理模式将成为我国城市社会转型的理性选择。要实现这种治理模式的转型,必须突破目前的体制性障碍,重塑组织功能,梳理条块关系,整合社会资本,以实现社区公共资源的科学有效的配置。  相似文献   

10.
新疆跨界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族意识膨胀、回归运动、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渗透、跨国犯罪仅仅是新疆跨界民族问题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实质就是跨界民族的国家认同危机。新疆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共生互融又冲突和对立,从我国地缘安全的视角看,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在国家认同的建构中要充分尊重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也包括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实现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整合与互融,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1.
从农村基层社区正式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模式实地调查来看,农村社区组织对社区的整体社会生活承担着一种综合的、非专门化的角色功能;农村社区组织在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与社区成员的关系时,采取的是制度行动与非制度行动相结合和"综合目标导向之下"的博弈均衡策略.同时,由于国家权力在农村基层社区的退却,改变了社区组织角色的功能定位与扮演的原有模式,虽然增强了基层社区自治与自主的权利,却也带来了资源分散、社区动员困难、失控或脱节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团结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凝聚力源于文化传承的多层次性和多元性,即中华民族整体的高层次的认同和单一民族的低层次的认同,由此形成的民族凝聚力也有"内聚力"和"互聚力"之分,其间存在于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系中,认识并处理好这个关系,是我们理解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关键。在今天,引导民族内聚力向互聚力转化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工程就是涵养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和实施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视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目标之一,面对社会整合和制度建构的要求,不仅需要宏观和中观的布局和考量,更需要来自基层社会的实践推动。其中,城乡融合发展拓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视野,人民城市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条件,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直接关乎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既有研究多从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公共价值论等视角对城市社区治理效能进行单变量、间接化的解释,导致该论域研究成果在百花齐放的同时缺乏有机整合,且治理有效更多体现为变量优化的自然结果,二者间关系存在理论模糊性。鉴于此,文章基于社会系统论,构建“作为系统的社区”分析框架,依托28个案例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资源、服务、生活、文化四个维度探讨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组态路径及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四种组态路径均可实现治理有效,包括:以服务供给为导向的“资源整合式”治理、以服务供给为依托的“生活互嵌式”治理、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文化创建式”治理,以及“生活—文化”良性互动的“二元融合式”治理;各条件变量在不同路径内存在不同的互动逻辑和功能强度。文章就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作出了区别于“自然结果论”的综合性解释;拓展了社会系统论的应用空间和内部逻辑;为不同地区探索适应性的城市社区治理进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协同化解需要行政调解网络与社会调解网络的要素协作与功能耦合,双维网络的互嵌逻辑为破解矛盾纠纷调解障碍、实现协同治理增量提供新路径。矛盾纠纷协同治理的生成理路包括三大核心节点:重组协同治理理论要件,追踪挖掘矛盾纠纷化解多元模式的实践行动与运行机制,以及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协同治理共同体。协同调解网络的互嵌融合有赖于共识塑造、制度设计、能力建构、条块结合等治理要素的共同作用,矛盾纠纷的多元调解机制及运行模式推动治理方式优化、网络关系重塑与多维空间缔结,激活并优化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调解体系。互嵌化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为重建协同秩序、畅通多元化纠纷解决模式与协同治理的融合通道提供了新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6.
在强调国家现代化发展和社会基层治理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民族地区是打造特色治理体系、促进国家边疆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社区作为落实顶层设计任务要求和面向一线群众的基础单元,面对着各项新发展要求和现实挑战,如何实现其现代化治理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南宁市青秀区社区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践的分析,发现问题并通过协同治理视角为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实践与发展提供的理论基础,探索未来如何实现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如何引入新观念和新技术创新治理模式,推进并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主体的社区协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结构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组成关系。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根据历史民族情感、国际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单一制的国家,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两岸的统一不能援用“两德模式”、“两朝模式”,只能采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社区与社会的发展相伴相随。中国现代化进程表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基层社区发展的程度。在微观层面,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社区参与的规模、效率和制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社区发展的目标模式和整体变迁。作为一个“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群体,青年应成为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百年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民族治理道路;践行人民中心的发展理念,增强民族群众的利益福祉;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总结和吸纳这些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拓民族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社区治理应是多元治理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展示舞台,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应建立平等协商、合作互惠的社区治理结构。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在城市社区中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民间"草根组织"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互赖式社区治理结构",但在"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下,这种治理结构往往以"垂直型等级性互赖治理结构"呈现。"垂直型等级性互赖治理结构"因其民主性低、高风险性、"互赖空间"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所能实现社区治理成效的有限性。为了实现社区治理的现代化,社区治理结构应从"垂直型等级性互赖治理结构"向"平行型平等性互赖治理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