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死后总会在世间留下一些东西。由于这些东西和他(她)生前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见物如见人,见到他(她)留下的东西,也就能了解这人生前的“一二三”来。 雷锋死后留下了一本日记。他的日记中不仅记录有他所做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好事,而且每篇日记后面都写有他的感想。从这些日记中,我们窥见了一个人民战士极其高贵的品格。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死后总会在世间留下一些东西。见到他 (她 )所留下的东西,也就能了解这人生前的“一二三”来。   雷锋死后留下了一本日记。他的日记中不仅记录有他所做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好事,而且每篇日记后面都写有他的感想。从这些极其普通的日记中,我们窥见了雷锋极其高贵的品格。   焦裕禄死后留下了一把破藤椅。一九六四年春天,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重,他经常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从这把破旧不堪的藤椅上,我们看到了焦裕禄为了兰考的老百…  相似文献   

3.
廉棣  王丽华 《奋斗》2001,(3):55-56
“傻子”。是对人的一种贬称。既是贬称,还有人愿意当“傻子”吗?还别说,真有人愿意当“傻子”。雷锋同志就曾说:“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相似文献   

4.
春宵灯下,我面对着雷锋同志那双目炯炯、凝神远瞩的肖象,不觉耳边又响起了他那掷地作金石声的话语:“有些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子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相似文献   

5.
好名与求名     
中国人好名,自古已然:谚语中有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科举中有所谓“十年寒窗攻读苦,一举成名天下知”;以及孔子所说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屈原所说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等等。这都说明,人们一般都好名,都喜好自己生前死后“知名”、“出名”、“闻名”、“扬名”,而不甘愿做一个“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的凡夫俗子。也正如鲁迅所说的:“人大抵愿意有名,活的时候做自传,死了想有人分讣文,做行实,甚而至于还‘宣付国史馆立传’。”(《论讽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常对人说,人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他曾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可以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如果不死,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上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他曾多次对王海容说:“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扔到大海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肥了好…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他还指出:“‘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象越‘左’越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这里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左”的东西根深蒂固,带有革命的色彩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亟待深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左’比右好”观念的长期禁锢有极大关系。而这一观念似未系统清理过。因此,对“‘左’比右好”作一番评析,辨明是非,将有助于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从“左”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8.
法轮功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李洪志编造了一套歪理邪说,居然蒙骗了一批群众,其中还包括一些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李洪志的歪理邪说都是一些什么东西呢?什么“现在的科学不算科学”;什么“人都是从宇宙各个空间掉下来的”,地球是宇宙的“垃圾站”;什么地球即将爆炸,人类正面临毁灭;什么“我做了一件前人从没做过的事,给人留了一部上天的‘梯子’。”如此等等。批驳李洪志的这些奇谈怪论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问题在于,怎么有那么多的人会被这些歪理邪说所蒙骗,甚至为之神魂颠倒呢?这就不能不使我们作一认真的反思了。这其中…  相似文献   

9.
林楚方 《廉政瞭望》2010,(22):33-33
溏心写了一段文字:“刚挂掉妈妈的电话,她说没事,就随便打打。而如果别人接了电话告诉她我死了。她会不会疯?有个20岁的女孩活生生突然死了,面对镜头,她的,父亲不敢哭不敢怒,且在悲痛之余居然还有余九忌惮所谓的‘关系’。难以想象‘权’在民间是个神马东西。凡人如我们,这样生存多少年后,会不会从哭着说要讨个说法的哥哥,变成一个说‘我是,是怕’的父亲呢?”  相似文献   

10.
“衣服不想洗、饭不想出去吃、想买东西又不想跑。如今只要一个电话这些事都可以轻松搞定,‘懒人经济’有他发展的空间,也有他的立足之本。”南京市社科院一位专家表示。  相似文献   

11.
郑隆基 《党建文汇》2001,(12):46-46
毛泽东对自己的父母亲,曾这样说过:“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但我到了13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正名     
日落苍山的黄昏,我端坐在书桌前,翻看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问名》:“日升月沉,许多年后,在中国,开始出现一名叫仲尼的人,他固执地要求‘正名’,他几乎有点迂,但他似乎预知,‘自由’跟‘放纵’,‘爱情’和‘色欲’,‘人权’和‘暴力’是如何相似又相反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局长日记     
正半月前,被"双规"的王局长趁人不备跳楼自杀了。王局长死后,检查组在他家中的抽屉里搜出了一本日记,奇怪的是,日记中有字的部分都被撕去了,只留下一点无法辨认的残缺墨迹。检查组认为,这个线索很重要,便对王局长的儿子大刚进行了询问:"这本日记是你父亲的吗?""是……是的。""那日记中的内容谁撕掉的?""不,不知道……我父亲从来不让我们动他的东西。"大刚嗫嚅着答道。最终,检查组没能从日记中查到更多东西,又因为死无对证,这件事情只能暂时搁置。但是,关于那本神秘日记的事儿却被传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谈话,贯穿着一个根本精神,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针对进一步解放思想问题,邓小平同志还鲜明地提出了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观点。他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左’的东西。”“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总结了我党七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对指导我  相似文献   

15.
佛头著粪     
乐朋 《唯实》2013,(3):95-95
生前死后的鲁迅,在中国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近些年,鲁迅又被指为“文革”罪人而蒙受挞伐,使其灵魂不得安宁。作家兼主编的韩石山在海洋大学文学院演讲,兴之所至,信口开河云:1966年,“毛主席就和鲁迅一起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6.
3年前,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叶志平所在的桑枣中学创造了“零伤亡”奇迹——2200多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安全转移,叶志平因此被群众誉为“史上最牛校长”。因长年忘我工作,叶志平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于2011年6月27日经医治无效溘然长逝,终年57岁。省委书记刘奇葆发表悼念文章,中宣部已将叶志平列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宣传、表彰。“我不‘牛’,我只想做‘牛’,做鲁迅笔下的‘孺子牛’。”这是叶志平生前说过的话,他默默耕耘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多次谢绝民办学校的高薪聘请,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糯子牛”的人生信仰。作为老师、校长,叶志平的一生,都无愧于社会给予他的评价——认真负责。向他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坚守“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的信念,学习他在工作中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有多少人会想到弯腰也会造成脊椎骨折?“多亏了朝阳医院的‘医生博客’,不然我母亲可能就驼背了。”家住崇文区的韩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他的母亲弯腰捡东西时,背部一阵剧痛。老人因经常腰腿疼,家人也没在意。幸运的是,当天晚上,韩先生上网浏览“博客”时,无意间打开了朝阳医院“医生博客”网页。  相似文献   

18.
说“傻子”     
当下,“傻子”已经不多了,到处都是“聪明人”的匆匆脚步,到处都能听到“聪明人”高谈阔论。直到有一天,突然看到马云的公司作为企业精神的诤言是“很傻很天真”,我一下子觉得有点晕。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对要求做“革命的傻子”留下过烙印。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6,(7)
正重庆94岁的老红军袁崑去世后家属还代交一万年党费。这位老红军生前已交清党费,去世时留下遗嘱,让子女给他交上一万元的党费。他说:"我死了,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变,死后没有工资了,那就一年交一元钱,交一万年党费,因为我们这些人就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去冲锋陷阵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就是我的信念。"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信念与信仰,让人深受感  相似文献   

20.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哪怕你上面的‘政策’清似水,也难逃他下面的‘对策’滑如油”。……这些说道都提醒我们,目下一些官员“欺上瞒下”的劣行愈来愈严重。“对策”风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一个善弄“对策’的单位或个人大占便宜、大得好处,数个“老实巴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