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产权法应适用民法基本原则,知识产权的各项制度在民法中也有重要体现,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要求知识产权遵守民法最高、最基本、最核心的标准,这样能有效促进知识产权的产生、权利行使以及保护。民法保护知识产权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司法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界公认的知识产权为私权利,与民法这一最重要的市民社会调整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适用与民法具有相契合的部分,民法的法理传统与依据、法律逻辑构造与思维模式,以及民法架构的基本原则与理论在知识产权法上均有应用。研究知识产权理论中的民法法理与原则,对于知识产权法律的发展和智力成果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易亿 《前沿》2012,(14):75-76
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的一种,而知识产权保护法却与民事制度格格不入,究其原因,是由于知识产权与物权不同,存在无形性和“准公共性”特性.严格而论,知识产权法是对民事制度的一种创新,知识产权法在民事制度基础上通过“合理使用”和“替代使用”两种方法进行符合全身发展的制度形成.对于民法而言,知识产权法主要存在保护制度与限制制度两种新制度,而这是这两种新制度的形成,给民事制度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本罪 是选择性罪名,可分解为拐卖妇女罪与拐卖儿童罪。关于本罪的法益,国外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第 一种观点认为,本罪的法益是被拐卖者的自由。但这种 观点不能说明拐卖婴儿的行为也构成拐卖儿童罪。第二 种观点认为,本罪的法益是监护人对被拐卖者的监护 权,或者人与人之间的保护关系。但这种观点没有考虑 拐卖正常成年人的情况。第三种观点认为,本罪的法益 原则上是被拐卖者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家庭法调整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和其他家庭关系.主流观点认为,家庭法是平等主体法,但这既与事实不符,也有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实质上的不平等之嫌,从而漠视了真正需要保护的家庭关系弱者.家庭法平等主体说反映了家庭法回归民法的努力,但却造成了家庭关系物化的后果.从“财产”到“人”的民法理论转型使家庭法从死亡走向再生,在承认共同具有公私混合法属性的基础上,家庭法可以统一于民法,并在弱者保护法的定位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何谓行政体制?目前的解释仍是见仁见智,概念理解缺乏共识既不利于行政这的学科建设,更不利于指导现实改革。 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首届年会上,对行政体制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行政体制是由政府的职能结构、权力结构、组织结构、人事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第二种认为,行政体制主要是指行政权力的结构形式。两种观点都认为,行政体制既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又是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结合部”。我们认为,第二种观点抓住了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但失之简略,不利于指导复杂的行政体制改革。第一种观点有诸多可取之处,但仍有许多不足。第一,没有指出行政体制的实质是制度化的行政关系,仅限于从行政体制的构成的角度进行概括。第二,强调行政体制的“要素”构成,但所列的三个结构、人事制度和运行机制均非要素。如,“结构”是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与状态而非要素本身。第三,忽略了“行政责任”这一重要要素。第四,采取并列列举法,各要素无主次之分与逻辑联系。第五,将行政体制限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结合部”,无法说明行政体制与科学、教育等社会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了探矿权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探矿权的客体为特定区域内地下构成物(因为是否确有矿产资源还不得而知),并对关于探矿权法律属性的主要观点进行研究,认为探矿权不是知识产权,而属于典型的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8.
方金贵 《前沿》2005,(11):111-114
知识产权法作为民法的组成部分几无疑义,因此其基本原则与民法一脉相承。但是,相对于传统民法理论,知识产权领域里确实又有一些特殊的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一些典型的新制度以及它们建立的缘由,反思民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制度,并提出一些疑问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修臣 《前沿》2013,(3):98-99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造运用知识财产的基本制度。而在知识产权法律属性的界定中,知识产权法定主义和知识产权自然权利主义一直是争论焦灼的两种观点。本文对这两种观点都持一种质疑的态度,并从知识产权的产生,知识产权的理论建构,知识产权的实践层面论证知识产权的法律属性。认为知识产权本身具有法定权利和自然权利的双重属性,是一种在不同运用或解释框架之内两种属性接替出现的一种权利。  相似文献   

10.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与身份权。传统民法认为:人身权与人的生命紧密相联,不能继承。法律对人身权的保护也仅限于生命存续期间。反映在民事诉讼上,除了对著作权有特殊规定外,有关人身权的民事诉讼,如果原告人死亡,案件就自然终结。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人身权的保护期限应及于公民死后,理由如下: 第一,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往往是涉及财产关系的人身关系。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产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  相似文献   

11.
关于自然美,美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是纯自然性质的,与人没有关系;另一种则认为是自然人化的结果,离开了人就无所谓美。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只注意了自然美的一种形态,而且是一种形态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一种形态的另一方面和另一形态的自然美。实际上,自然美有两种形态,每一形态都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又有与人发生联系和关系的一面,只不过对于这两方面,两种形态各有侧重、各有主次而已。为说明这一点,我拟从阐述两种形态入手,然后论及两种形态的相互关系,最后再分析两种形态同人的联系和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除了以往争论激烈的一些老问题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关于"国企定位和改革出路",当下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国企已经异化,出路在于民营化;二是国企仍是中国经济中坚力量,其弊端可通过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加以解决。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的讨论,最吸引眼球的是北京大学林毅夫和张维迎这两位教授之争。关于"政府作用的范围",当前主要有宽窄两种观点:一种是政府除了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外,还应适当地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另一种是凡是公民能解决和市场能调节的,政府就都不要管。关于政府如何作用,也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经济干预要恰当;一种认为要平等地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到底有没有垄断"问题上,目前并没有取得共识。有观点认为,"没有垄断";也有人认为"垄断客观存在";还有人认为,有一种垄断叫"反垄断"。  相似文献   

13.
<正>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邓小平同志经济思想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并就一些主要理论展开了讨论与争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关于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界定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经济思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另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经济思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邓小平经济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思想(主要是邓小平本人的经济思想);狭义的邓小平经济思想,可称为“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二)关于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第一种观点认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就  相似文献   

14.
一、税务会计的内容。对税务会计是否应该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我国会计理论界早已展开了讨论。讨论的双方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税务会计应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这种观点可称为分离派或独立派;另一种观点认为税务会计不应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这种观点可称为统一派。这两种观点讨论的焦点是税务会计的分离是否有现实必要性。我们认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分离势在必行。但讨论税务会计是否有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必要性,首先应明确税务会计的内容,如果不界定税务会计的内容,而奢谈税务会计…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提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之后,理论界曾就坚持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两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一种观点认为,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离开原来的基础、不坚持原有的一般原理和观点,就谈不上继续发展,甚至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使发展扭曲变形,以发展为名,行歪曲、否定之实。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发展是坚持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坚持,若坚持只能是坚持过了时的僵死教条,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斗争学说这些最一般的原理都失去其现实实践意义,其他还有多少原理可以坚持呢?不发展是没有可坚持的。这两种观点,都割裂了坚持与发展的真实关系,是有片面性的观点。我们认为,坚持与发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之间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的关系,它们统一的基础是实  相似文献   

16.
侯国祥 《前沿》2007,(5):122-125
判例制度是普通法法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并由此形成了以普通法和衡平法为表现形式的判例法,它是普通法法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渊源。民法法系中也存在着判例,但学者们对民法法系是否存在判例法还有争议。作者经过对普通法法系的判例和民法法系的判例进行分析、比较,指出民法法系的判例与普通法法系的判例还有巨大差异,民法法系根本不存在类似普通法法系一样的判例法,即民法法系的法律渊源中没有判例法。但对民法法系有无自己独特的判例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什么是民法精神?有学者认为,民法精神是自然人人格平等,法律在调整本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时对双方实施同等保护,这也是民法的直接宗旨,民法各基本原则如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最终都派生于这一宗旨[1]。笔者比较赞成这一观点并概括为:民法精神是以"平等理念"为核心,包括意思自治等各项基本原则在内的综合体。在我国,随着"人本主义""以人为本"观念的确  相似文献   

18.
李达丽 《求索》2005,(10):182-183,108
关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性质,历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见解。其中有两种主要的观点各执一说,影响很大。一种观点认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思想领导的,一种观点认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是由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前一种观点强调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同西方先进文化的联系,突出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世界性,后一种观点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李大钊、陈独秀等对新文学运动的领导以及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等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突出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以及早期共产党人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指导。我认为,这两…  相似文献   

19.
亲属法立法内容重心的改变以及在亲属法中借助财产法的调整方法并不能改变亲属法的性质,亲属法在性质上是身份法;身份关系是一种本质的社会结合关系,它的本质不是利益,与财产法上一切基于经济上利益完全不同;亲属法具有鲜明的伦理性;身份法律关系在主体、内容和客体方面都具有不同于财产法律关系的特征。民法典不应将亲属法排除在外。用民法总则去否认亲属法,显然是不合逻辑的。总之,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民法典是否应该有个亲属法,而在于民法典是否应该有个总则,或者民法典应该有个怎样的总则。  相似文献   

20.
吕曰东 《青年论坛》2005,(5):102-104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和责任形式都有其特殊性。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规定的侵权行为外延已突破了《民法通法》的规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只有一个———行为的违法性。行为只要侵入知识产权专有权的范围,如果没有违法阻却事由,即可认定行为是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