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牵手     
初冬时节,我和女儿一起参加了 2000年“伊美婷美姿容”大赛的活动,那天,评委们现场提问,我和女儿配合默契,母女拍档,真情流露。我说:“在女儿的支持下,我才会勇敢地参加比赛。我和女儿既是母女,又是朋友,我们可以互相影响和启发……”女儿说:“我喜欢妈妈的真诚和她对事业的执著,对家人的关怀。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而且又是一个很时尚的妈妈……”我俩的回答赢得了嘉宾们的热烈掌声,最终获得了“时尚妈咪大使”的称号。当我和女儿手牵着手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一种幸福满足感从心底油然而升。我突然想起了冰心老人曾经送…  相似文献   

2.
母女三代:1913──1995阿娇这里有一个智力测验:两位母亲和两位女儿分三个苹果,每人分几个?答案很简单──每人分一个,因为这是三个女人:外祖母、母亲和女儿。下面我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三代女人的故事,她们是我姥姥、我妈和我。姥姥姥姥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富...  相似文献   

3.
到布鲁塞尔的第二周,我就到家附近的一所幼儿园咨询女儿进园的情况。幼儿园金发碧眼的女秘书面带笑容接待了我。按照规定程序,秘书女士收了女儿护照复印件、照片,详细介绍了上幼儿园的情况,最后和气地说:“如果你愿意,下周一就可以把你女儿送过来。”然而,她却一直不提学费这个关键性问题。我以为她英文不好听不懂“学费”这个词,反复换种方式询问,秘书牛头不对马嘴地说:“如果你家小孩中午吃学校的饭,要交饭钱。”“别的还有吗?”我又问。  相似文献   

4.
瑞士人极讲规则,以至刻板,这是世界公认的。我到瑞士后采访的两个小故事可以印证这一点。我认识一位在日内瓦生活了近20年的华人琳达。她的女儿在中国出生,六七岁就来到瑞士,接受的基本上都是瑞士教育。琳达说,从女儿身上就可以感受到瑞士人的规则意识和认真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小品三则     
吃饭难李大妈与罗大妈既是京剧爱好者,又是麻坛老搭档,两人在一起无话不谈。这一日是周五,李大妈对京戏突然少了兴致,罗大妈关心动问,李大妈叹口气说:“明天又是周末了,我真犯难啊,一人一个口味,怎么着也不能让大家满意。”罗大妈说:“你不提我也忘了,你一提也把我心思勾出来了,我又何尝不愁呢,就拿喝的来说,就有三种不同规格:儿子、女婿喝白酒,女儿、媳妇喝葡萄酒,孙子孙女喝饮料,吃的是更不用说了,孙子进门就嚷嚷:‘奶奶,我要吃肯德基’,一个星期就这么一次,买。”李大妈说:“一个样,我的外孙女也是要吃什么汉堡…  相似文献   

6.
我和永霞是高中同学,她好学上进、心地善良、乐于助人。1976年毕业后,我应征入伍,她(右一)在二十里铺镇当了半脱产干部,不久就被推选做了镇妇联副主任。1980年我永D永霞结婚,1981年女儿出生。那时我刀多岁的爷爷还健在,永霞一边工作,一边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她从来没说过苦,叫过累,街坊邻居都说我找了个好媳妇。这是1983年永霞带女儿到烟台探亲时我们全家的合影(注:这是记者在杜家找到的惟一的一张“全家福”,还是底片。)1987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南张镇工作,组织上照顾我们,把永霞调到南张浸出油厂,一开始安排她干下料工,…  相似文献   

7.
古诗今画     
有一个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车时,都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人,守在路边。那富人开始理也不理,邻人就说这富人心不慈善。富人说我这样恰是慈善,他站在这里要饭越是要得着,越不想去致富,因为他还活得下去,富招儿都是被穷逼出来的。邻人摇头,说富人站着  相似文献   

8.
岳父     
岳父一辈子当警察,不知抓过多少坏人。在我第一次上门相亲时,岳父就曾用打量坏人的目光审视过我,用审讯嫌犯的口吻盘查过我。我十分理解岳父的心情。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要带走他女儿的心的小伙子,他能不严格审查吗?岳父审查的结论是:这小子不像坏人!女儿故意逗他:何以见得?岳父诡秘地说:我瞧他穿的袜子破了两个洞,如今的小子能穿破了洞的袜子,就懂得朴素勤俭,能朴素勤俭的小子就没有花花肠子,没有非分之想,懂得珍惜感情,热爱生活,所以他不像坏人!岳父哪里知道,这破袜子就是他的女儿硬逼着我穿上的。知父莫过于女,她摸…  相似文献   

9.
大水冲到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郑州市文化路派出所闹出大笑话,在一次抓嫖专项行动中,商丘女警王女士到郑州看望女儿,住在女儿住的公寓内,竟被当作卖淫女“误抓”。王某在亮明身份、拿出警官证后,说是“一家人”,也不算数,王某母女仍被带到派出所讯问,王某称曾遭殴打与辱骂,说自己有心脏病,“有民警笑着说没事,死了公安局负责。”王某母女被关了一夜,直至次日凌晨才放人。  相似文献   

10.
李铮 《今日广西》2014,(10):33-33
一 “来,多吃点,迎弟最漂亮了。”每到吃饭点时,她就会对躺在床上的女儿兴高采烈地说出这句话,然后就开始不厌其烦地把饭一口一口地咀嚼碎,再小心翼翼地一口一口喂到女儿的嘴里,尽管女儿对她说的话置若罔闻,有时候内心烦躁,甚至会把她喂到嘴里的饭都喷出来,并得她满脸都是,她也毫不生气,依旧笑容满面,连哄带骗地哄女儿把饭吃下去。  相似文献   

11.
爱情故事     
《人民公安》2013,(2):25-27
看到这张相片时,俺的丈母娘笑得合不拢嘴:“您啾啾,咱家这闺女多俊哦,就一个字,漂亮!女儿多像妈,这话谁说的?”我是百分之百赞成!我问丈母娘:“那我呢?丈母娘说,嗯,啊,那啥,哎哟,瞧我这记性,我锅里还烧着水呢。”说完就跑进厨房了。,她到底啥意思呢?我脑瓜子都想疼了,也没想明白。  相似文献   

12.
我对女儿说:贫穷和残疾不是妈妈的过错,妈妈一直在努力。 女儿说:我的妈妈是一位你只能把她消灭,却永远不能把她打倒的人。  相似文献   

13.
良知未泯     
这是一个储放印刷纸和杂物的小仓库,散发着纸张的霉味。   天快要亮的时候,张百万的女儿张小萱突然发起了高烧,本来就垂头丧气的秦培,这下就更窝火了,气急败坏地对熬得两眼通红的小莹说:“把她扔大街上算了 !”   “她还是个孩子呀 !”小莹战战兢兢地说。   “不是我狠,是她老子张百万比我毒,是她老子害了她 !”秦培把牙磨得咯咯直响,布满血丝的两眼比小莹的还红。   “咱得救救小萱,为了她,也为了咱俩。”小莹惊恐地说着:“咱现在把她送医院去,还来得及,咱要是不救她就真的叫犯罪了。啊 ?你听见没有,咱们赶快把她送…  相似文献   

14.
青子的故事     
五一节放假那天,我到岳母家吃饭。岳母告诉我,青子被公安局抓去了。我急问其故。岳母说,青子把彭伢子杀了!彭伢子是青子的男人,虽然没有结婚,但有了一个6岁的女儿。这一消息,我听了既平静又惊异。平静的是,这一结局我早几年就已预料到;惊异的是,那么柔弱的青子...  相似文献   

15.
漫画与幽默     
“穷”画家   一位贵族带着女儿在湖边散步,不远处有位画家在埋头作画。女儿跑过去看画家画画。   贵族悄悄对女儿说:“瞧,这个叔叔多可怜,穷得连相机都买不起。” 歌唱家   甲:昨天我听见你唱歌了。   乙:是吗?我可是花了 100万来学唱歌。   甲:那我想介绍你认识我的哥哥。   乙:怎么?他也是歌唱家?   甲:噢,不,他是律师。他能帮你把钱要回来。 喂,我是老板   在非洲,白人家里的佣人一般称呼男主人为“老板”或“先生”,称女主人为“太太”,从不直呼姓名。老板说一不二,佣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  相似文献   

16.
余婧 《民主与法制》2013,(35):60-61
逃婚背后的真正隐情原来郑鑫临死之前把白薇叫到了床边:“我知道你是个好女人,我有件事求你一定要答应我。”说着,他哆哆嗉嗦地从身上掏出了一张纸,白薇接过一看,上面共两条:“一,我去世后,服装厂由白薇继承,住房由女儿小芸继承,存款60万元由我母亲李芬、妻子白薇和女儿小芸各继承20万元。  相似文献   

17.
离开水的鱼     
姚秀梅:1963年9月20日生,安阳市北关分局灯塔路派出所片警我知道姚秀梅离了婚,且独自一人带着女儿过生活。采访时我怕我的语言稍有不甚便会触到她的婚姻的痛处,所以我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说:人和人的经历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把一生细细地过一遍筛子,有许多事情会顺着筛眼儿流走了,但肯定也会有许多经历过的生活,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壁上,幸运的是,它们总归是在我们回忆时一眼就能瞧见的幸福或痛楚……她一眼就看透了我。她明白我采访她的目的。于是她说:都说女人是靠回忆细数青春,我懒得回忆,这么多年来,婚姻没有给我留…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使人难忘的,往往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时候,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就足以令人感动。五月的一天,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对母女的背影吸引了我的眼球。在等候验票登机的队伍里,女儿背着大包,一手拿着登机牌,一手搀着年迈的母亲,缓缓地前行。这位母亲头发灰白,身材佝偻,孩子般地依偎在女儿的身边。我看不见她的脸庞,却能够想像出她的笑容……这温馨的一幕,我看了很久,想了一路。“在怀你之前/我就想拥有你/在生下你之前,我就深爱着你/我愿以死来换取你的诞生/这是真爱的奇迹。”许多年过去,青春期曾经膜拜的诗人,名字已然淡忘,…  相似文献   

19.
一个农夫不小心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了起来。财神便化身为一个渔民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捞出了一把金斧头,农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捞出一把银斧头来,工人还是摇头。最后,他捞出了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作为对他讲诚信的奖励。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在无人售报点,看到有两个人拿了报纸,其中一个人一边掏钱一边说:“其实不给钱我也照样可以把报纸拿走。”另一个人马上说:“不要这样,做人还是要讲档次嘛。”无独有偶,又有一次,我在大街上走,前面走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手拿着一叠纸,一面撕着一面就把纸往地上扔。另一个人说:“你看你把马路弄成这样”。这人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不然要扫马路的人干什么?”另一个人则说道:“人和人不一样,总还是要做个有档次的人吧。”对这两件事我当时并未介意,但后来回味起来,倒觉得很有嚼头。我不仅感受到社会上存在的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