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武汉市两个城中村的人类学调查,展示了农村移民街头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街道的空间结构到陌生人的交往方式、再到当地人对街头的开水房和公用电话的使用,分析了城中村街头生活中公私杂糅的空间使用特点,并指出它是农村移民争取城市权利的一种日常生活空间抗争实践。它作为一种"庶民对抗性公共",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于街道在现代城市公共生活中的地位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正他们是候鸟,迁徙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他们有点"被边缘",生活在城市,却又不完全属于城市。他们的名字叫农民工。漂泊在城市里,心中都有一种温暖的渴望,这种温暖就是这个城市的"温度"。在南宁打工5年多,黄海碧真切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度。来自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黄海碧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忠厚善良、耿直实在。与建筑工人、服务员、清洁工等一些低  相似文献   

3.
<正>深入挖掘一座城市、一条街道、一个胡同的历史,以雕塑、牌匾、碑刻等多种形式展示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广场和公园里,让历史活起来,走进市民生活,让整座城市变成一个开放性的博物馆。街巷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元素,承载着城市最为细腻、广阔而深厚的文化;更是百姓生活与工作的聚集地,这里有市民最直接的存在感、获得感和自豪感。"街巷文化"是广大市民的身边文化,一座雕塑、一堵城墙、一块老碑、一条旧牌、一个街道名、一张旧地图,就像一座"城市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区,静静地开放着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4.
杨琼华 《创造》2013,(6):76-77
阳春三月,我有幸来到了被誉为成都"都市会客厅"的宽窄巷子,在古朴与华容镶嵌的巷子里,触摸历史的痕迹,体会成都最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在随意悠闲的胡同里悟感人生其意。宽窄巷子是成都市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的老式街道以及它们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宽窄巷子不仅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因为这里是我们生命最初的发源地,是我们记忆中的故乡。从社会建设角度而言,现代如画田园该是什么样子?千百年来传统的农耕生活肯定不是。虽然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为后人描绘了一幅美好清新的农村画卷,虽然至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令无数城市文人心动,甚至成为充满诗情画意的理想农村原版,然而这只是被文人诗意化了的农村图景,是被城里人美化过的田园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在城市里生活的人,貌似远离自然,其实却和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谁能够真正地"远离自然",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爱护自然。常出去做客,每每宴毕,看到有人打包就欣慰,看到剩下一桌子酒菜就心疼,这可能与我的童年时光是在农村度过的有关。有一次,与一桌环境保护学者、专家吃饭,遇到剩菜满桌,当时真想  相似文献   

7.
李静洋 《前进》2014,(12):58-58
<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亚里士多德说得好:"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因为在这里,作为现代文明的体现,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体面、安全和有品质的生活。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意味着有超过半数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但是对于47.4%的人来说,城市生活仍然是一个还未实现的梦。事实上,同时生活在城市的超过半数的人口并未同等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他们中有为数不少的人仍处在农村迁移进  相似文献   

8.
仲达明 《中国减灾》2011,(9X):45-45
<正>又是周末,又是加班。在这个城市的另一条街道上,那个牵着一个7岁男孩小手的女子,是我有些不快的妻子。好几个夜晚,都是这样,路灯把两个身影变魔术似的一会儿缩短,又一会儿拉长。儿子背着大书包,欢快地踢着脚下的一个小石子。"跟我在一起几天了?"妻子随口问道。"四天,四天了。"儿子头也不抬,脱口答道,像做  相似文献   

9.
在我回故乡的漫长旅途中,这座城市是一个列车必须停靠加水的大站,停车时间稍长一些。这就是我和这座城市的全部联系。在那里生活着的人,无论是尊贵的市长,还是平凡的市民,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我毕竟是,也只能是一个局外人,一位过客。 当我踏进这座城市,消失在陌生的街道和比街道更陌生的人群之中时,情形就十分不同了。我首先面临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0,(18)
正我原本是南通一所高校的老师。2008年,已经在高校工作4年的我,作出一个让家人和朋友都很意外的决定,离开三尺讲台到农村去工作。那年是我第一次带毕业班。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增加学生们的就业机会,我带着部分学生报考了大学生村官。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复习、迎考,最终我顺利地通过了笔试、面试和政审。大学的工作很稳定,在城市生活也很舒心。但最终决定到农村去工作,是因为我想在农村这个大舞台得到更多的锻炼,做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用青春和实干浇灌那片生我养我的热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2年。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做农村发展研究的,就谈一点关于农村养老的看法。我认为中国农村应当以土地要素市场化为中心,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产业,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障。支撑这种认识的依据,是我对农村养老资源的梳理和评估。社会资源方面,我国的"新农保"对农村老人有重要意义。"新农保"与城市居民基本养老计划接轨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22)
<正>近日,德胜街道总工会分别召开地区企业、社区、楼宇及小微企业2014-2015年度"三优"评比表彰大会。共有570名企业经理、企业工会主席、优秀企业员工和优秀工会干部获得表彰。北京雄志律师事务所主任熊烈锁在本次表彰大会上荣获"2014-2015年度德胜街道基层工会优秀工会主席"荣誉称号。熊烈锁表示,雄志律师事务所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优秀工会主席"的荣誉称号对我个人以及我所全体员工都是很大的鼓励。我们会认真工作、继往开来,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为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3.
怀念王麻子     
张新建 《前进论坛》2013,(10):61-62
年龄小,没有机缘认识王麻子,我对王麻子的全部印象都是从王麻子剪刀开始的。我家在东北偏远的辽西小城,家里孩子多,生活也不富裕,从小都穿母亲做的布衣、布鞋。母亲早年上过几天街道居委会办的裁缝班,以她老人家肯吃苦、不服输的性格,很快就成为邻里间小有名气的业余裁缝。"文化大革命"前后,逢年过节能穿上新衣服就美得不行,压根儿就没想过什么式  相似文献   

14.
青春石榴街     
如果石榴街有记忆,它是否还记得我?在我的记忆中,石榴街永远是一条熙熙攘攘的、热气腾腾的、充满了市井气息的街道。石榴街大概因它遍布大街小巷的石榴树而得名,在石榴花开的季节,到处是一片火辣辣的艳红,给整个街道平添几分娇娆和生气。石榴街上居住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张家开个铁匠铺;李家开个小酒家;瘸腿段小三裁缝店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老曹羊肉汤最让人嘴馋。我曾经是石榴街的一名片警。那时我刚从警校毕业,每天骑着一辆叮当作响的由所里统一配发的旧自行车在街道上穿行。邻里纠纷、夫妻打架都成了我工作的一部分。邱老五是我认识的…  相似文献   

15.
我站在南通长途汽车站候车室里,看着拥挤的人群,其中鲜见残疾人朋友的身影.因为要写一篇关于无障碍的文章,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冲动要做一次民意调查,想问问大家:“你知道什么叫无障碍建设吗?在这座城市,在你的生活里,你认为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更好的设计,更好的改进,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多的方便?”于是我来了.可是,只是因为内心惧怕别人茫然的目光,怕疑惑,怕没有回应,最终我放弃了向人们提问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感受西欧     
孙水生 《前进》2003,(5):42-44
发展是硬道理在西欧考察的20天里,我们匆匆走了8个国家的10多个城市,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感受最深的,可用邓小平一句至理名言来概括———“发展是硬道理”。到西欧考察之前,曾在有关书籍上读到过这样的文字:“欧洲是一块见证人类文明和成就的大陆。它是世界上发展最均衡、经济最发达、人类生活质量最高的地区。”我对此虽然并不怀疑,但“书上得来终觉浅”,认识是抽象而模糊的。当在德、法、意、奥、比、荷、卢几个国家的10多个城市走过一遭后,认识便具体而清晰起来。楼房整齐漂亮,街道车水马龙;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景色秀丽迷人,…  相似文献   

17.
朱文杰 《乡音》2012,(4):50-50
因为共同的摄影爱好,我认识了一位同城的朋友。他有一个习惯,每到周末,总是喜欢到山里去采风,且已经坚持了数年,这不禁让我惊讶。追问后,他说了句让我思考良久的话:"我们需要停一下。"原来,朋友幼年时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8.
"后天城市人",是指出生于乡村,后取得城镇户口、吃商品粮、工作在城市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城市化的,但思想情感、行为方式,却残存有乡村印痕."后天城市人"是现行户藉管理的产物.从某种角度上看,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差别的产物."后天城市人"的扩大或消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城市人和乡村人的区别,它将是三大差别的弱化及消亡的反映和归宿.但"后天城市人"毕竟是异化了的乡村人,积淀着和发展着城市人和乡村人的优点,也揉和着他们的缺点,对这一特殊人群的认识和解析,将有助于我们加强对其教育和调控.越过"独木桥"的胜利者"后天城市人"的来源大致有三条渠道:一是由农村考取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二是由农村招收的采矿工、林业工等;三是由农村当兵的复退军人.  相似文献   

19.
赵昂 《人民公安》2007,(4):63-63
我只想做一棵“会思想的芦苇”,静静地站立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我有限的40年人生旅程,一半在偏远的农村,一半在繁华的城市。这既奠定了生活的底色,也决定了创作的基调。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行走,心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飘荡。一个在城市里生活的农民,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都市人,以城乡互为参照,以警察的职业眼光,探寻并解剖人性之丑恶,观察并批判社会之弊端。不矫情地说,我也是个介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至少在灵魂深处如此。所以,我的文章多的是农具式的粗糙和路灯式的幽明,既缺乏灵性,又“质大于文”。只是,从来不缺乏真诚,不缺乏理性的剖析和人文关怀。作家和警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也是文武分立的两种职业,之所以能在公安队伍中一些人的身上得到统一,是因为二者的共同点都是追寻公平和正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缺少这一点,便算不上真正的作家和警察。我力求这么去做,也正是这么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自己,一路跌跌撞撞歪歪斜斜地走了过来,陆续出版了《冷言热语》《难言真实》《思想的碎片——一个警察的文化思考》《画里有话》《开心麻辣涮》《(警世画语》系列之一、二,与漫画家吕士民合作),《正确的废话》等杂著。  相似文献   

20.
微观     
《小康》2017,(9)
<正>@一个神经病子:我觉得掀起阅读热是好事,但是为了三分钟的朗读亭排队八九个小时却更像是一种三分钟的朗读热。我觉得可以趁此机会通过一些别的手段让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朗读。我记得以前有个每人给盲人读书一分钟的活动,我觉得那个活动比这个更好一点。央视节目《朗读者》掀起朗读热潮,线下活动"朗读亭"最近在各个城市大热,有的城市高峰时段排队9小时才能排上。据悉,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