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时代召唤新的女性,女性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获得自身的不断完善.那么,妇女应如何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中以新的姿态、新的风貌迎接时代的挑战,发挥应有的作用呢?妇女规范学正是从规范的角度为广大女性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的一门新兴学科.一、妇女规范学的对象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需要一定的规则与要求,以保障其秩序的稳定与生活的安宁.女性自身的成长与完善过程,也不是一种盲目的、主观任意的活动.它需要一定规范的制约和辅佐.可以说,妇女规范与妇女活动密不可分,只要有妇女活动的地方,就要有妇女规范.妇女的生活需要规范,妇女规范存在于妇女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自我修养内在机制的运行是以自我修养意识的产生为基础,经过思想品德自我修养的认知、体验、调控,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道德行为的过程。思想品德的自我修养是内在思维活动和外在实践活动的统一,是自我修养主体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规范要求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王秀兰 《工会论坛》2001,7(6):108-108
知识女性从受教育程度、应具备的素质而言都应是广大优秀妇女群体的代表 ,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人力资源 ,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群体之一。充分发挥知识女性的带头作用 ,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开展妇女工作的方针、要求。知识女性一定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树立女性整体意识、责任意识 ,在党领导的妇女运动中争取自身解放与发展的同时 ,带领广大妇女姐妹一同走上解放发展的道路 ,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争使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的先锋。知识女性与广大农村妇女和一般劳动妇女相比 ,有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环…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品德修养,诚实守信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它需要培养,更需要教育。诚信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提高,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从对女性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全面分析可以发现,我们只有使女性的自我不断地趋向同一、完整、和谐,并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来解决男女两性间关于权利、权力与利益的问题,通过说服与协商来达到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女性的自我和谐与性别和谐.男女两性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不仅是女性自身发展的需要,从长远看,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五四至新时期女性写作中的主体性变迁呈现为自我发现、自我失落、自我寻找和自我建构的认同过程,这表明女性写作中的自我认同是一个连贯性和永恒性的命题,是对外在奴役的挣脱和主体自由的寻求,其意义在于自我行动的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7.
自我感受是社会性别理论的重要内容,用以考量妇女生活的真情实感.考察妇女自我感受的结果,或可改变对历史问题的成规固见.妇女自我感受的获得,一般取自于女性自己的书写——女性材料,但唐朝的妇女写作不盛行,留下来的女性书写有限且真伪难辨.因受限于史料,唐时妇女自我感受这一命题,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选取郑琼与杨牢的婚姻情感生活,以郑琼的婚姻心理和感受为研究重点,通过对郑琼情感世界的分析,借以提出一种在女性史料缺失时,考察妇女自我感受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妇女与竞争     
女性要得到与男性平等的权力,不能只靠自然的重新选择,也不能靠消极的等待,更不能靠男人的恩赐,最重要的是女性的自我觉醒、自我奋斗,特别是要克服自身发展的障碍.所谓妇女发展的障碍,具体地讲就是阻碍妇女进行社会性竞争的诸多因素,它们主要表现在:1、竞争意识的缺乏其实把竞争意识的缺乏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缺乏成就动机和社会参与意识.这种动机意识的缺乏,一类情况是在她们的头脑中没有“成就”这一概念,既使偶然获得一丝“成就感”,也不懂得及时地把握,及时地转化为创造新的“成就”的诱因和驱动力——当今中国大多数的农村妇女就属于这一类.再一类女性就是部分的城市(镇)妇女,她们仍然沉湎于“女人通过拥有男人而拥有世界”的固执幻想和“夫贵妻荣”的传统辉煌里,固步自封,自己被剥夺了权力也浑然不觉.  相似文献   

9.
性别角色是社会赋予人的权利、义务的规范模式,而称之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物因素以外的社会因素塑造而成的.由于社会上对女性形成的传统固定看法,使性别角色定位在一定程度上给女性造成了负面影响,束缚了女性的发展.因而,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认识性别角色对女性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现代女性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管理"有别于"管理社会",其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内涵更加丰富,管理理念更具服务性、人本性。不论从时代发展的要求看还是从我国政府历来的自我定位与外在认定的角度看,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都成为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因此,从政府的视角进行审视,加强其自身建设、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利益、引导社会自治都成为政府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作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倡导妇女参政议政的政策法规并不少,但现实中女性参政比例却一直偏低,究其原因很多,妇女参政能力恐怕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据研究,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是她们参政意愿、参政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她们的政治参与度也越高,反之亦然。女性只有全面提升自我,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积极参与和影响国家事务的管理与决策,才能真正获得解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高女性素质促进男女平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广大妇女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重要前提,也是广大妇女促进男女平等不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提高妇女素质与促进男女平等是相辅相成的,妇女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男女平等的关键因素,而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应以男女素质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为衡量标准。当前,如何提高女性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男女平等的实现,如何探索出一条女性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道路,这既是需要客观大环境给予关注的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到女性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一、女性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离不开对女性的描写.对女性的描写映照出那个时代的文明进程,体现着那时代的价值观念.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以它独特的魅力;形成了“五四”以来最引人注目的高潮.女性从寻找自我世界到寻找男性世界再到寻找整个世界的过程,交织着对自我的关注与确认、对男性的依赖与挑战、对整个世界的探试与参与的复杂矛盾.对这种复杂矛盾的动态演变的探寻,则忠实地记录了当代女性人生历程的变化.一、寻找女性的自我世界随着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出现,女性意识重又复苏.女性意识生机的获得,是在“五·四”时期女性文学历史积淀下起步的.它已无需过多地从物质经济入手揭示女性的觉醒,而是直接偏重于精神领域,这就使新时期女性文学在恢复“五四”精神的同时又超越了历史.女性意识的恢复和超越,表现在女性寻找自我世界.这种寻找.就是由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到对自我的确认.  相似文献   

14.
女性人才发展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人才观与发展观.妇女必须走出家庭,与男子平等地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因为人才从实践中来,从创造性劳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男女平等发展,求得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典型材料和问卷调查两种女性人才发展研究方法均不甚完美,其突出特征是科学性差,而参与评估调查法则能比较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女性人才发展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口发展依赖于妇女.没有妇女的配合,人口就无法控制,没有高素质的母亲,人口素质的提高就难以实现.人口发展既有社会性,又有私人性,社会性决定每个国家都会根据本国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私人性,使每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根据自身利益来决定生育的时间、数量.妇女的地位高低,决定了她所起作用的大小.妇女就业率和生育成反比例,女性受教育水平和生育成反比例,妇女期望事业成功的强烈程度与生育成反比例.据国家统计局1987年调查,中国的女性有5.2亿,占全部人口的48.9%.其中育龄妇女(15—49岁)占全部女性人口的54.44%,具有数量多,比重大,生育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环境和角色意识产生着冲突,化解的关键是提升女性的精神内涵,女性在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应从德性修养、情感广博、性格温婉、意志坚韧四方面不懈追求,以期完善个体人生、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1月23日,本院文史教研室和学生会联合召开电视剧《渴望》座谈会,从妇女理论与妇女解放的角度集中探讨了刘慧芳作为生活人物的社会意义.刘慧芳将把中国妇女运动引入歧途还是现代中国女性自我塑造的参照系,她体现的是应该摈弃的传统规范还是应该继承的民族美德,结束她的悲剧应当改造其自身还是改革社会的弊端,如何理解“好人不得好报”和“不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性锻炼的新途径王首萌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广大党员自身成长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生机的重要途径。新实践中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仅更为必要和紧...  相似文献   

19.
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女子高等教育,首先,应该引导女大学生自觉抵制和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影响,为远大理想而奋斗;其次,要加强妇女研究与妇女教育的相互融合,及时将妇女研究成果纳入女性人才培养过程,使针对女性人才成长的特色教育更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感;最后,要关注女子高等院校的发展,充分发挥女子高校在培养女性人才、研究妇女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方面的基地作用。  相似文献   

20.
女性参政议政既是国家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又是促进妇女进一步解放、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志。目前影响我国女性参政难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女性自身存在的问题。应从制度与人文关怀入手,从根本上改善女性参政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