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义利之辨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随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对个人利益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谈“利”色变,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许多人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最终目标。但有人却因此走向极端,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义利冲突日渐明显。如何对待义与利,如何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义利观,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义利观时,应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既要继承传统观念的合理因素,又要符合现代的精神实质。而先秦儒家的义利观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2.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课题之一。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弄清楚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积极探索有效地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到底能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市场经济,能不能还坚持社会主义?有些人一直是有疑虑的;从实践上说,有些人把社会主义看成是虚的、市场经济才是实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旗号下搞资本主义那一套。所以,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有社会主义国家的…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义利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社会主义义利观哈尔滨市委党校崔永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党的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并解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义利观。这是针对我国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形成健康...  相似文献   

4.
采取什么样的义利观,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史称“义利之辨”。这是因为,如何看待义和利的关系,是一个很复杂也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事业的成败。不论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还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有不少经验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义利观逐渐明确起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于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一论断明确界定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采取一个什么样的义利观,这是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一件幸事。  相似文献   

5.
个人利益(“利”、“功利”)和社会整体利益(“义”、“道德”、“道义”、“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每个社会都会碰到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尽快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合理的伦理价值观(即社会主义义利观),并用其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活跃了社会经济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也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与此相应的各种关系,如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历史上的义利观,包括传统的义利观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必将受到新的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众多价值观的冲击,从而导致社会性偏差产生。为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义利观的演变,政治课教学必须及时地对此作出有效的解释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青年知识分子人生观、世界观是一个传统的、永恒的主题,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却是一个崭新的、亟待深入研究的内容。“义”者,宜也,一般指人们的思想行为所符合的一定准则;“利”,则指人的物质利益和功利。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义利观”,不仅仅是“青年学生的时代特征”和“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的简单融合体,它在很大程度烙上了市场经济意识,  相似文献   

8.
儒家义利观的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一定影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应批判地继承其义利观中以义驭利,重视人民群众利益,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积极因素,坚决摒弃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和道德至上论等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9.
古代义利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田广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义利问题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的人继续用道义至上的观念评判是非,对人们日益增长的功利心态和行为深恶痛绝;也有的人把功利作为追逐的唯一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义利观是指人们在道德规范和物质利益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其核心是关于社会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也即通常所说的“公”与“私”的关系问题。在我们党的思想理论体系中,虽然很少用义利观这个概念来议论问题,但对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当坚持什么样的义利观历来是非常重视的。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应当如何正确处理思想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都是十分关注的,都有过不少的重要论述。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的论述就更多些。这些重要论述,是邓小平建…  相似文献   

11.
传统义利观与现代市场经济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的一面。传统义利观重视道义,主张以义取利,以义制利,反对不讲道义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这种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有合理的一面。而传统义利观过分强调道义的地位和作用,以至忽视了效益,忽视了竞争,最后走向了泛道德主义。传统义利观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能在现代社会照搬照用,而要用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用改革开放的精神,对其进行改造,为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服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发展,与其他文化建设一样,不能够凭空建设,而必须利…  相似文献   

12.
姜吉星 《学理论》2012,(12):8-9
"义利观"是关于道德原则与利益,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问题的统称,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范畴。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义利观以其主导地位,在人们心中建立起了根深蒂固而又影响广泛的义利观念。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义利观,在继承儒家义利观优秀传统的同时又进行了必要的理论改造和扬弃,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孙代尧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关系问题,是当前需要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市场经济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带来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甚至可能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价值目标的实现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看到市...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所提出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个人们普遍关注,感到有很多困惑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得到了科学的回答和深刻的阐述。邓小平在回答和解决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理论勇气、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根本理论指针。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是…  相似文献   

15.
六中全会《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6.
霍功 《理论探索》2001,(4):45-46
义利观是对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反映 ,无论古代重义轻利、近代重利轻义还是社会主义义利统一 ,都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义利统一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中共揭阳市委书记陈喜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又感到困惑的一个重大问题。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义利观必须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们在处理义利关系时 ,产生了舍义逐利、重利轻义、义利统一、尚义轻利等多层次的义利观。我们应针对义利观呈现的多层次性 ,提出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坚持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坚持价值取向多样化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统一 ,从而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20.
吴海平 《学理论》2010,(6):96-96,98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伦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对义利观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从义与利的内涵、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及义利观对人发展的意义等方面成果进行综述,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