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站于1974年2月诊治驴的肿瘤一例。经检查:病驴体温、脉搏、呼吸等均正常。在直肠膨大部生长有一个5×4.5×4厘米大小的肿瘤。瘤体由二个“核”组成。肿瘤界线清楚,呈游离状,有“根”深入靠近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肠粘膜之下。瘤体及其根部均有被膜覆盖包裹,已破溃,并有出血。瘤体平时不可见,只有在驴排粪努责时,才微露于肛门处,用手向外拉,也难完全暴露。初步认为是良性肿瘤(以后于1975年经甘肃农业大学原牧医系兽医教研组作病理切  相似文献   

2.
牛恶性黑色素巨瘤为少见疾病,国内很少报道。1981年10月我站遇到一例,瘤体重达4.8公斤,经手术摘除,一周后痊愈。据同年12月4日和1982年4月10日专程随访观察,近期效果满意,未见转移和复发。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摘要 患畜系达旗解放滩公社天义长大队社员户养的一岁母牛,购于包头市黄河牛奶厂。据畜主诉:患畜出生后就见右上额部有一似核桃大的黑色瘤状物,以后随着牛的生长该瘤状物亦显著增大,逐渐呈球状,并下垂覆盖右眼全部,严重影响视力及活动(图1,见封三,下同)。1981年10月18日来我站就诊。经临床检查,患畜发育中等,精神尚好,食欲正常,瘤体长于右眼眶上,大如小盆,形似馒头,遮盖于右侧面部。瘤体附着部较平整,底面4×50厘米~2,瘤底椭圆形,其横径21厘米,纵径22.5厘米,瘤体高16厘米,表面呈黑色,被包皮肤完整无破溃,顶端皮肤明显角化,质地坚硬,穿刺瘤体后流出棕黑色粘液。临床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3.
陕县张村乡一只西德长毛兔,日趋消瘦,于1985年11月1日前来就诊。 临床症状 该兔精神欠佳,被毛无光,机体消瘦。体温38.5℃,呼吸65次/分,心跳110次/分,可视粘膜苍白。腹部触诊可感到腹腔内有一拳头大的较硬疙瘩,挤压时有移动,初诊为腹腔肿瘤,随以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 将兔右侧横卧保定,选择最易暴露瘤体的左腹中部为手术部位,取常规腹腔手术。逐层切开腹壁,以食指伸入腹腔探查,在前部肠系膜部摸到一有弹性的肿瘤物。用两食指将瘤体托出体外,其外观形似大脑,约150克重;瘤体外包被膜,表面较平滑,呈淡黄色,瘤体上分布有较丰富的血管,主血管连  相似文献   

4.
6~7岁母猪一头,约一年半屡配不孕,后期不再发情。食欲基本正常,但不长膘,腹部起有鱼鳞般癞皮,毛焦无光,格外粗糙。行走缓慢,有时有后肢失调之状。喜卧,曾卧四小时不起。腹部下垂明显,类似将产之腹围。两眼多眵而流泪,双侧内眼角下有7厘米长的泪斑。体温正常。于1981年4月28日淘汰屠宰,从腹腔取出子宫瘤一个,扁圆形,瘤体周围圆滑而质地坚实,最外层有腹膜样薄膜裹住。直径27厘米,重10.1公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北京市肉联厂进行肿瘤调查时采获猪恶性间皮细胞瘤一例。 剖检时在胃浆膜面上见17×14×8厘米瘤块一个,瘤块由许多拇指大肿瘤结节融合而成,外观似葡萄串状,并与大网膜粘连,瘤体表面光滑,质地坚硬,切面平滑细腻,灰白色。镜检: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属于上皮型。主要由形态大小不一的腺管样结构和少量纤维成分组成,瘤组织被结缔组织伸入分化为不规则小叶,腺管上皮呈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境界不很清楚,极性稍紊乱,胞浆粉红色细颗粒状,内有细小的空泡,核呈  相似文献   

6.
我部一匹13岁枣骝军马,1982年9月20日右后肢发生跛行,经治疗无效。半月后患肢跖部下方生出一肿瘤,生长较快。三年后,瘤体长得比蓝球还大,瘤体下垂掩盖患肢蹄部,运行时患肢不能充分离开地面,常呈拖拉状前进;瘤体下部常常与地面摩擦出血。1985年5月行手术切除,切面呈淡黄色,富有血管,流血较多,切除的脂肪块盛于盆内有大量淡黄色液体渗出。手术后瘤体生长迅速,未满月又长至原状,经  相似文献   

7.
作者1975年5月在宜宾地区食品公司收购牛群中发现一头4岁黑色黄牛,其子宫胀满,俨似怀孕后期,于是决定行右侧剖腹术取出子宫内容物,经用25%硫酸镁注射液50毫升静脉注射作基础麻醉,再行抢风、三阳络穴电针麻醉,顺利完成手术,取出一椭圆形96×72厘米大小的肿瘤,瘤体表面光滑,完整的包膜几乎全由  相似文献   

8.
1983年2~3月我们手术切除了二例军犬毛上皮瘤(trichoepitheloma),其中一例发生在臁部,另一例发生在肩胛、腰、背等三处。经一年观察,二例军犬毛上皮瘤经手术治疗痊愈后至今未再复发。并对毛上皮瘤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探讨。 (一)临床观察与治疗 1.病例一:军犬(母),3岁,狼种,因右臁部皮肤有一肿块,于1983年2月前来就诊。军犬主人诉说在1982年11月份已发现有豌豆大的硬性结节。现检查肿块为4.5×2×3.5厘米大的卵园形肿块凸出,质硬,表面粗糙,无被毛,似菜花状,灰黑色,初步诊断为肿瘤,  相似文献   

9.
我校牧医专业组家禽饲养场的1只母鸭,1年未产1蛋,体况异常虚弱,腹部膨大,尤其1990年4月份以来,表现更加明显,只能用蹠关节支撑身体。5月2日宰杀,剖开腹腔后发现肠系膜上生有小如蚕豆大如拳头的肿瘤共13个,充满整个腹腔。其中最大的1个重500g,总重量达745g。所有瘤体外均有包膜,表面光滑整齐。剖开500g、50g瘤体各1个,前者质较软而均匀一致,压之有弹性并有  相似文献   

10.
种牛阴茎纤维瘤病,临床上虽属少见,但治疗意义颇大。我站一头4岁鲁西黄牛,曾于1982年3月患阴茎纤维瘤病,用手术和烧烙结合摘除获得成功。术后月余即投入配种,近两年来未再复发。现将诊治情况简介如下: 临床症状 经临床检查,该种牛其他生理指标均属正常,唯在阴茎头后方约2厘米处的背侧部生一纤维瘤。瘤体略呈椭圆形,似大枣,呈灰白色,质硬。病初,每当交配,种牛表情痛苦,射精量日趋下降;随着瘤体的增大,种牛每逢交配,迟迟不愿爬跨,交配后常见瘤体出血,性欲减退,乃至最后拒绝交配。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64~1978年间手术治疗牛、马眼皮样瘤五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一)肿瘤形态和患畜症状 家畜眼皮样瘤发生于上(下)眼结膜及其穹窿部。也有的在巩膜缘向瞳孔延展或生长于眼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等处。瘤体表面颜色与皮肤一致,上有被毛。呈钝圆形。触之中等硬度,切面淡红色。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眼皮样瘤。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肿瘤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畜禽肿瘤的发生与人类肿瘤的关系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有关单位已做了不少工作,在奶牛、黄牛、淘汰种猪、家禽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在家兔方面肿瘤发生情况了解不多。为此,我们于1979年2月19日至3月17日在上海冻兔加工厂对上海市郊送宰之63135只家兔作了肿瘤普查,现将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0年5月,笔者在科右前旗食品公司牧场检出一例牛外阴肿瘤,经鉴定为良性纤维瘤。患牛食欲不旺,消瘦,有时精神沉郁,多站少卧。瘤体位于阴唇偏上方,呈菜花样团块。最初瘤体较小,数月后长成5×6cm大,色泽灰白,表面粗糙,质硬而脆,无包膜,常因磨擦而出血,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  相似文献   

14.
1984年9月23日,我县种鸡场网上饲养的120日龄的一只来杭母鸡,独居一角,不吃料不饮水,精神呆滞,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鸡冠发绀,后将其淘汰。 剖检 机体营养良好。腹腔液体较多,液体中纤维性渗出严重。距回盲口9厘米处,回肠与右侧盲肠相连的系膜有直径为1厘米的裂孔,空肠后段12厘米、右侧盲端3厘米长均钳入裂孔。钳入的肠管呈紫黑色,己坏死。钳入端至十二指肠的肠系膜充血,肠内充气积液,肠腔粗大,直径达2.3厘米,积液约100毫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学角度对甘肃省20年来牛的肿瘤性疾病进行了调查分析。共检出肿瘤130例,其中良性肿瘤9种86例,恶性肿瘤10种43例,未定性肿瘤1例。检出率较高的肿瘤为:纤维瘤(44例,33.8%)、乳头状瘤(22例,16.9%)、鳞状细胞癌(15例,11.5%)和瞬膜癌(14例,10.8%)。母牛的肿瘤(70例,53.8%)多于公牛(50例,38.5%)。5~10岁的牛肿瘤发病率较高(59.2%)。牛肿瘤分布于省内8个地(州、市),尤以武威(93例,71.54%)和兰州(16例,12.31%)为主。瞬膜癌多发于黑白花奶牛,瘤体小,多呈菜花状突出于眼角。乳头状瘤多发于头颈和乳房皮肤,常单发,较小。鳞状细胞癌较多见于颈、乳房和眼周,局部组织肿厚,破溃。纤维瘤可发生于多处皮下。  相似文献   

16.
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是我国血孢子虫免疫方面的第一个活虫苗,并已大面积应用于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流行区。我们于1977年试验成功了用液氮(-196℃)冻存含裂殖体牛淋巴细胞,为工厂化大量制苗提供了种子细胞,但种子细胞在液氮内冻存的过程中,也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所以研究如何延长含裂殖体细胞苗的存活时间和提高种子细胞在掖氮中(-196℃)冻存后的存活率,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1985年我们曾用鱼鳞明胶和  相似文献   

17.
血管外皮细胞肉瘤(Hemangiopericytosarcoma)为来源于血管外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人类,血管外皮细胞肉瘤十分少见,在动物中更属罕见。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的“家畜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一书中尚未列出这一肿瘤。国内也尚未见到有关家畜血管外皮细胞肉瘤的报道。作者们在兽医临诊工作中偶遇一例,描述如下。 (一)病史 务川县环城区喻家乡下石子坝社员户养的阉黄牛。既往健康,使役力较强。1982年初畜主发现该牛右侧胸壁皮下长出一鸡蛋大小肿块 肿块基部较细,直径约1.5厘米。瘤体生长缓慢,对牛的全身状况及使役力未见明显影响。同年4月请当地兽医进行肿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西新某养牛户饲养的一头6岁黑白花奶牛,产犊1星期。分娩时见其阴道侧壁上有一拳头大肿块,呈紫红色。后见肿物堵塞阴道,并由阴道内流出暗紫色带臭味的分泌物。于1991年10月31日来院治疗。 现症检查 体温38.2℃,脉搏72次/分,呼吸24次/分。全身各系统均无异常表现。在两阴唇之间突出一紫红色拳头大瘤状物,表面凹凸不平,有少量暗紫色血样液体流出。阴道检查时,瘤体呈不规则形,体积约10×15cm,以一细长根蒂植于靠近尿道口的左侧阴道壁上,其根颈上方有2个乒乓球大的分叶。触诊瘤体有一定弹性,呈肉样感,瘤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动物肿瘤的发生原因和人肿瘤的关系,揭示人和家畜肿瘤的异同;为比较肿瘤学的研究提供内容,寻求合理的屠畜肿瘤的鉴定与处理,补充兽医病理学的内容;为促进兽医病理学的发展,我们在北京市肉联厂的大力协助下,于1984年以来,对正常屠宰猪进行了肿瘤病理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1例肝有巨大肿瘤的鸡,其肝右叶与右侧肾上腺愈着为一体,肝的巨瑰形肿瘤与肾上腺的肿瘤结构一样,完全由与肾上腺皮质组织细胞相似的肾上腺皮质癌组织及与肾上腺髓质神经上皮细胞相似的褐色细胞瘤组织相互交织而成.褐色细胞瘤组织内散在神经母细胞增殖巢,肿瘤被膜的纤维组织内可见呈花环样结构的神经母细胞结节及交感神经节肿瘤结节.因瘤体巨大、肿瘤成分复杂、恶性度极高,诊断为鸡肝恶性肾上腺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