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稿约     
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妇女研究论丛》欢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妇女/性别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也鼓励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推进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稿约     
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妇女研究论丛》欢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妇女/性别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也鼓励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推进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稿约     
<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妇女研究论丛》欢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妇女/性别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也鼓励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推进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稿约     
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妇女研究论丛》欢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妇女/性别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也鼓励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推进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魏敏 《理论月刊》2010,(1):123-125
我国妇女就业面临很多问题,就业平等权是关键。《就业促进法〉对女性就业给予一定关注,但也暗示着男女就业的不平等。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就业促进法》,提出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决策过程,完善现有相关规定,营造妇女平等就业氛围,以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稿约     
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妇女研究论丛》欢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各自角度对妇女/性别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也鼓励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稿约     
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妇女研究论丛》欢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妇女/性别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也鼓励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推进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繁荣发展。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法律与政策研究、热点问题讨论、妇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者将科学中的性别差异归因于父权制文化的作用,进而提出了社会性别理论,试图以此推翻传统科学中的性别分层解释。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揭示出存在于科学领域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的深层原因,深入理解女性主义关于科学与性别的诠释,可以为女性真正实现平等参与科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赵秀娥 《传承》2010,(36):36-37
马克思主义中的女性主义通过深入分析劳动的性别分工等,发现在传统性别结构及性别文化框架下,科技价值发生异化,严重抑制了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妇女无法与男性平等创造、分享科技利益及成果。借鉴马克思主义中的女性主义劳动性别分工视角,重新界定和评价科技价值,尊重妇女对科技的特殊贡献,深刻认识科学技术与性别平等的互动联系。  相似文献   

10.
稿约     
正《妇女研究论丛》是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妇女研究论丛》欢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妇女/性别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也鼓励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推进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繁荣发展。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法律与政策研究、热点问题讨论、妇运观察与历史研究、文学·文化·传播、国外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建设、研究动态与信息、  相似文献   

11.
"第三性"是当今社会对女博士的代称。它是对追求独立,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学历女性的一种排斥和异化现象在语言上的反映。女人往往被称作"第二性"或"他者,"女博士从女人这个群体中被排挤了出来,成为"他者中的他者"。这个二度他者化的过程体现了社会心理和文化通过大众话语来掌控社会的事实。福柯关于话语和权力的关系理论表明话语(语言)是众多的大众维护、重组社会秩序的有效机制,权力通过话语发挥作用,话语的流通又进一步加强了权力。"第三性"一词的出现和流传是男性强权统治受到挑战时的话语应对机制运作的结果。此外,语言本体论的观点表明语言不但反映世界,而且语言就是社会现实。所以,"第三性"这一语言形式直指女博士困窘的现状,它表明我们有赖于语言维护、打破、重建社会秩序,人类和语言共存。  相似文献   

12.
浅论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预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性别主流化"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倍受世界各国重视和运用的就是编制社会性别预算.社会性别预算并不是为妇女制定出的单独预算,其目的也不是仅仅增加针对妇女项目的预算.目前,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开展了社会性别预算工作,在促进性别平等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部门对社会性别预算工作的重视,将性别意识纳入部门预算体系,并作为每年人大会议审议财政预算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对于法学研究而言,极具启示性与颠覆性。社会性别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性别平等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有助于从“有性人”的视角考量法律文本的性别平等,启示人们从“行动中的法”的角度重新考察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平等;社会性别研究方法弥补了传统法学关于妇女权利研究方法的不足,更是对法学研究领域中传统的阶级分析方法的修正。  相似文献   

14.
刘慧姝 《思想战线》2005,31(4):120-124
麦克因斯的性别理论揭示了现代性与性别身份的关系,并认为性别主导着文化的各个方面,现代性的矛盾冲突在于为真正平等的公共权利而进行的持续、艰巨的斗争.该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自由政治,系统地瓦解了父权制,为女性斗争创造了条件,同时,反对把"个人的"看作"政治的",提出只有在一种更平等的性别分工前提下,才能谈社会性别身份的解放和发展自我人格等话题.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与性别平等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这将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及全社会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两性问题的途径--"对话"通达两性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霸权的文化传统和刻板的角色规范,在贬抑女人的同时,也使男人面临强大的社会压力。为改变不合理的价值规范和社会偏见,男女两性都做出了卓越的努力,向传统的价值社会发起了强有力的抗争,但事实一再地说明,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建构一个符合两性愿望的社会构架。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相信“凡真实的人生都是相遇的”,认为男女两性若要实现相互的和谐,最佳途径是选择对话,通过对话实现两者本位属性的回归。两性问题应由两性共同解决,对话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参与式培训将社会性别纳入中澳合作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并对项目的成功实施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公共话语的新闻,其结构既直接地与社会实践和新闻制作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又间接地与新闻媒介的机构环境、宏观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荷兰新闻传播学者托伊恩.A梵.迪克所著的《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以报纸新闻为蓝本,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重新阐释了新闻理论的话语意义。即一方面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文本的制作和构建,另一方面是受众对新闻文本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从两方面相契合的“新闻文本”出发,作者集中论述了“新闻的话语如何区别于其他的话语形式”和“新闻的话语为什么区别于其他的话语形式”两个问题,并且通过话语和认知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突显了其对效果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月美 《思想战线》2001,27(3):66-68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有着各异的表意特点、使用规范、适用场合以及实用效果,而在书面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又有不尽相同的书面语使用要求.比较、廓清上述两组对比关系中的语言使用要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语体辨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