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刚刚过去的1998年夏秋,在中华大地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数百片丁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钢铁民城,取得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斗争中,我们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场个争的胜利,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这种伟大的抗洪精神人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现在洪水虽然已经过去,但那种在抗洪斗争中所迸发出来的“精神奇迹”,那种模之浩大、场面之壮烈、情节之动人的历史活剧,天地为之感动,山河为之动容,历史为…  相似文献   

2.
杨义 《党史天地》2008,(7):59-60
在抗御今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洪水的斗争中,各地水利专家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各级领导出谋划策.和广大抗洪军民一道.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的钢铁长城。水利专家,你们辛苦了!  相似文献   

3.
抗洪抢险斗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场威武雄壮、气壮山河的斗争所产生的影响和深远意义,将随着时间推移充分显示出来。但是,围绕着这场斗争所焕发的伟大抗洪精神,全国上下所呈现的精神风貌,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史上的奇观,引起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1998年.长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使沿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军队的大力支援下,湖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团结奋战,力挽狂澜,同洪水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书写了湖北发展史上新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5.
赤火 《求实》1998,(11)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与1931年长江流域遭大水灾、死亡14.5万人的情况迥然不同,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由于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抗洪斗争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举世瞩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同志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人民同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表现出了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现在,这场斗争已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就是要总结这次抗洪斗争取得的重要经验和重大成果,表彰在抗洪军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以及各条  相似文献   

7.
屈平 《党史天地》2008,(7):32-33
1998年8月21日,在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抗洪抢险处于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同志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遵照江泽民总书记的指尔,存当前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慨,万众一心,团结奋战,夺取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其他地方的各级党组织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支援灾区。  相似文献   

8.
围绕抗洪斗争所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是我国新时期的时代精神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优秀精神的大发扬、大升华,它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九八抗洪精神深刻、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必将对我国今后两个文明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弘扬抗洪精神,用抗洪精神教育、鼓舞、激励学生,引导它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突出任务。 一、组织学生学习抗洪精神,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9.
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的安徽王家坝,不但有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还有库容7.5亿立方米的淮河潆洼蓄洪区。7月2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第五次到这里视察指导防汛抗洪工作。面对蓄洪区群众,他动情地说:“你们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了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10,(9)
<正>日前,温家宝总理在我省王家坝镇检查防汛抗洪工作时指出,长期抗洪斗争中形成了"王家坝精神",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相似文献   

11.
南平保卫战     
1998年7月23日至25日,公安县荆南河水位全线暴涨,250公里大堤水位普遍超过1954年.500公里长堤上有30公里险段漫水.成为湖此省抗洪形势最为严峻的堤段。在该县南平镇,全县2.7万名守堤大军和紧急驰援的4200多名解放军官兵齐心协力浴血奋战,在1998年长江抗洪史上写下了难忘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同历史罕见的大洪水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现在,抗洪抢险斗争已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胜利的取得,是近年来全党上下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形成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结果;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经过20年改革开放,形成强大物质技术支撑力量的结果;也是广大抗洪军民以伟大抗洪精神战天斗地,敢于胜利的结果。当前,全省保规划、确保“两高三超”目标的大决战已经打响。要确保这场决战的胜利,就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把我省的理论学习提高到新水平;就要大力弘扬抗洪精神,凝聚全省上下的力量,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完成省委的各项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13.
《求是》1998,(18)
近两个月以来,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水情一直牵动着人们的心。疯狂肆虐的洪水,极大地考验了党心、军心、民心。经过亿万军民的顽强奋战,现在抗洪抢险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大堤、城市经受住了考验,我们的党、军队和人民经受住了考验,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考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经受住了考验。全国人民为特大洪灾造成的巨大损失而忧虑,为抗洪抢险斗争的艰苦卓绝而感叹,更为抗洪军民所展现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而激奋!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空前的特大洪水,严重威胁着沿江众多城市和广大农村,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威胁着有关地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抗洪抢险出现十分紧急的局面。面对肆虐咆哮的特大洪水,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全力支持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全力以赴与洪魔搏斗,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在这次抗洪抢险救灾斗争中,全省各级党史工作部门和党史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捐款捐物活动,或直接奔向抗洪第一线或做…  相似文献   

15.
1998年的夏天,一场大洪水肆虐大半个中国.面对滔滔舀洪水,军民干群团结一心,同洪水进行殊死搏斗.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多地再次经受暴雨洪水考验.危难之际,伟大抗洪精神接续传承,广大军民团结奋战,凝聚起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抗洪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其中,要进一步发扬包括"抗洪精神"在内的"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以顽强拼搏的毅力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王浩  李晓晴 《奋斗》2022,(4):30-31
<正>“共产党员跟我上!”“洪水不退人不退!”1998年夏天,暴雨频发,长江出现全流域性大水,东北嫩江、松花江也暴发特大洪水。千钧一发之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同洪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人力兵力 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的干部群众有800多万人,加上各部门、各地区直接服务于抗洪抢险的人员,足足上亿人。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罕见.在世界抗洪史上也是闻所未闻。  相似文献   

18.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我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但是,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孕育和凝聚了一种新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两弹一星"、"98"抗洪、抗击南方低温冰雪等历次抗灾害精神的延续和升华.它,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19.
1998年7月6日上午,温家宝同志陪同朱镕基同志从江西九江抗洪第一线飞抵湖北荆州市指导抗洪工作开始,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多次赴湖北指挥防汛工作。  相似文献   

20.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我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但是,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孕育和凝聚了一种新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两弹一星"、"98"抗洪、抗击南方低温冰雪等历次抗灾害精神的延续和升华。它,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