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卫平 《传承》2013,(9):104-105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统一体始终相伴相生。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同时关注环境保护,注重其中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的法制建设,才能保证中原经济区的持续发展和生态河南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以低碳经济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原经济区已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明确写进十二五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必将掀起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在新的格局下,如何统筹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区域经  相似文献   

3.
张金艳 《人民论坛》2011,(12):100-101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中原经济区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保障,在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普遍缺位和滞后的现状下,加强相关立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中原经济区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保障,在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普遍缺位和滞后的现状下,加强相关立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建设扬帆起航。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倾力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记者:建设中原经济区,河南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请问石行长,建行河南省分行是如何积聚资源,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石亭峰:《指导意见》一出台,我行党委就明确提出:"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做见事早、行动快的人,积聚资源,不断为中原经济发展输入新动力、注入新活力!”2012年年初,我行又对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效应正在显现,周边省份几十个城市都主动要求加入中原经济区。”7月4日,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受邀在省政协常委会学习讲座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关问题作专题报告兴奋地说。会上,张维宁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出发,论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对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并说明了我省为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正在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产业集群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研究河南产业集群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振兴河南经济乃至中原崛起的一项新探索。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对促进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先后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9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省第九次党代会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途径和目标。此次“两会”又审议了有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相关文件,中原经济区建设自然成为参加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李续禄 《人大建设》2011,(12):28-29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已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提出了指导意见,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十大战略支撑之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1,(20):71-71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关键的一年,这一战略明晰了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河南洛阳副中心地位亦得到提升。做为九朝古都的洛阳,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佩 《协商论坛》2011,(2):20-25
“全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以中原经济区为契机发展地方经济”,“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不能是其他经济区的重复”……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中原经济区”成了最热门的关键词,不仅在各类报告中不断被提及,而且也成了委员们建言献策的主要话题。  相似文献   

12.
面对资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生态文明的建设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现代经济发展。在现代经济区的建设中,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为例,要想提高当地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就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中原生态区经济建设需求,提高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郑州市十次党代会审议通过《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2011-2020年)》,勾画出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4.
《协商论坛》2011,(10):19-20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真正实现中部崛起,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强化核心,拓展外延;提升两轴,对接周边"的要求,在将我省18个地级城市列为中原经济区发展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将与我省交界的安徽省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西省晋城、长治、运城,河北省邯郸、邢台,山东省菏泽、聊城等10多个城市涵盖在中原经济区之内。这一战略布局,必然要求加强省际区域经济合作。而在中原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提出之前,我省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与其他周边  相似文献   

15.
何南 《台声》2011,(5):60-61
“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当其时,这为加强豫台经济交流合作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4月6日,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出席中原经济区论坛时表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之下,加强豫台经济交流,必将是一个双赢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范晓莉 《中国保安》2014,(10):61-64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稳定的治安环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稳定是推动中原经济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好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社会辅助力量的河南保安服务业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7.
开展“我为中原经济区献良策、办实事、做贡献”特色主题实践活动,旨在组织动员全省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广泛参与、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骨干表率、桥梁纽带和监督促进作用,努力开创广大人大代表认认真真学起来、脚踏实地做起来、智慧力量聚起来、为民形象树起来的良好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人大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羊守森 《传承》2012,(16):50-51
河南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解放思想的"先导队",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囊团";各类人才聚集的"集散地",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稳定的"预警器";科技创新的"引擎器",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河南高校应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当好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联系的前沿,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给予鹤壁的新定位,是鹤壁市委、市政府谋划鹤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面的重大课题,也是鹤壁耦合两大经济区,充分利用两者市场要素和发展契机,加快两个构建和率先崛起步伐的战略机遇。如何当好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联系前沿,结合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思考,建议鹤壁在时间经度上重视“五个关系”、在空间纬度上着力“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20.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统一战线贡献了智慧力量。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统一战线更应发挥优势,体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