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天下事     
欧盟决定对华光伏征11.8%临时反倾销税 欧盟委员会6月4日宣布,欧盟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相似文献   

2.
光伏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在四川都有工业基础。欧盟"双反"政策倒逼川内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北京时间6月4日晚间,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自6月6日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该税率将升至47.6%。  相似文献   

3.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谈判后,多数中国光伏企业不必再缴纳高达47.6%的反倾销税了。8月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书面声明,披露中欧双方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协议得到28个成员国一致支持。该方案于8月6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持续多日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以和解结束。  相似文献   

4.
孔刚 《唯实》2013,(7):91-94
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5年,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欧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互惠性质,拥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共同利益。1978年,中欧签署第一份贸易协定,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1983年,中欧启动了第一个科技合作项目;1985年,双方又签订了新的经济贸易合作协定。中欧双方逐渐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可以说,中欧关系在短短10年左右就取得了飞速发展,其根本原因还是双方关系的平等与互惠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欧在互为主要贸易伙伴、重要投资伙伴和科技合作伙伴的坚实基础上,双方在投资协定谈判、金融合作创新、发展战略对接和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欧盟对华贸易政策依旧严厉,相互投资规模仍然偏小,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方面还存在分歧,欧盟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仍有所顾虑。但是在严峻的全球经济暗淡背景下,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之间的积极合作态度以及共同的发展利益,决定了未来中欧经济外交发展前景广阔,双方在投资、产能、预防和磋商新的贸易争端等方面将的合作更加深入和不断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6.
胡杉 《新湘评论》2005,(7):43-45
6月1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就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签署了备忘录。这一进展标志着中欧冲突得以解决。11日凌晨0时.薄熙来将一件中国制造的法国鳄鱼牌T恤衫作为礼物赠送给曼德尔森.此举见证了中欧在纺织品贸易上暂时的握手言和。  相似文献   

7.
韩萌 《理论学刊》2020,(4):76-84
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欧贸易是推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国际经贸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欧贸易增速已有所收窄,双方贸易颓势持续加重;从贸易结构来看,机电及零部件等双方主要的贸易品受冲击最为明显;疫情进一步激化了地缘政治矛盾,中欧产业链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破坏。虽然当前中国在疫情抗击方面已取经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欧盟应对疫情采取的各种政策将给中欧贸易的复苏带来很多障碍。欧盟错失防疫早期窗口,经济停摆期可能大幅延长;边境管控措施大幅收紧,中欧贸易流通阻力加大;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增加欧债危机风险,进一步降低欧盟市场的需求和加快欧元的贬值;中欧各种贸促活动停摆,部分中小企业订单下跌。对此,我国应采取如下纾困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中欧抗疫合作,助力欧洲加快走出疫情困局;全力以赴打通内外渠道,保障中欧商品自由流通;及时全面做好欧债危机应急预案,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升级;集中力量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开辟中欧贸易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8.
欧盟委员会2015年发布贸易政策沟通文件,明确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欧盟新贸易战略,透视出精英阶层面对社会呼声的负责任态度与政治利益考量。欧盟贸易战略表现在重构全球价值链进程中的"价值观至上"、欧盟委员会追求决策合法性过程中的"政治正确"和建构全球贸易伙伴网络的"意识形态标准"等方面。欧盟贸易战略的价值观深刻影响到欧盟在处理英国脱欧、跨大西洋贸易投资协定、中欧"市场经济地位"博弈等重要贸易议题上的政策表现。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中国应掌握欧盟贸易决策的开放性和透明度,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基于欧盟产业和民众的支持,加快中欧投资谈判;发展中欧基于多边主义的共同价值观,重塑全球贸易规则;深化国内改革开放,提升透明度,有针对性地改良对欧外交策略。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5日上午,在第八次中欧首脑会议拉开序幕之时,中欧双方主管贸易的部长级官员经过36小时的紧张谈判,终于达成协议,解决了僵持一个来月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欧盟的压港危机。这次危机的解决再次表明中国与欧盟的双边关系是成熟的,双方建设更加紧密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有坚实基础的。这次中国纺织品服装产品在欧洲的压港事件原因可追溯到今年年初开始的中欧纺织服装产品的贸易摩擦。根据世贸组织的安排,从2005年1月1日起,全球实现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纺织服装产品贸易配额全部取消。中国自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大幅…  相似文献   

10.
2013年7月27日,中国和欧盟在同一天宣布,双方就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和解。从8月6日开始,我国出口欧洲光伏产品按照“价格承诺”协议最低限价设定为每瓦0.56欧元,并限量为每年出口7GW,约占欧盟市场60%份额。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的妥善化解来之不易,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对以欧盟为主要市场的我国光伏产业是重大利好。江苏省光伏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中欧光伏产品“价格承诺”协议的达成,稳住了重要的欧洲市场,加上国内光伏扩大应用在即,对江苏光伏产业后续发展影响较大,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努力抓住这次调整整合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我今天只想对大家说一句话:希望尽早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2004年5月6日,商务部长薄熙来在中欧投资贸易研讨暨洽谈会上致辞时讲道。同日,温家宝总理与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会谈时指出,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丰义市场经济体制,希望欧盟充分注意到这一事  相似文献   

12.
张毅 《党建》2005,(8):28-29
2005年6月11日凌晨,经过紧张的10小时谈判,中国和欧盟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中欧谅解备忘录》,在最后时刻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贸易战,化干戈为玉帛。这一新闻一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国内各界对这一谈判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协议的达成,体现了中国政府为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纺织企业的利益积极磋商,解决贸易摩擦的诚意,有利于为中国和欧盟相关企业创造积极、稳定、可预见的贸易环境,促进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有序增长。同时,中欧通过协商解决纺织品贸易争端,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提供了示范作用。什么是纺织品一…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2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出席第十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习近平指出,中国欧盟构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共识正在落地生根。双方在重大国际事务上保持着战略对话,共同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在加强中欧各自发展战略对接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并付诸行动。中欧双方要不断深化互利共赢的全面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去年11月8日开始对英国、德国和西班牙3个欧洲国家进行国事访问,9月5日在北京举行第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欧双方在双边的国家层面和多边的欧盟层面的频繁互动,表明中欧正在战略上实现迅速接近。随着中欧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双方对彼此  相似文献   

15.
黄晓青 《当代贵州》2010,(17):24-25
国务委员戴秉国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凯瑟琳·阿什顿9月1日在贵阳举行首次中欧战略对话,就如何看当今世界形势、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如伺建设和发展中欧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友好的沟通、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双方认为,中欧之间举行这样的对话是很必要和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6.
6月1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就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签署了备忘录。这一进展标志着中欧冲突得以解决。11日凌晨0时,薄熙来将一件中国制造的法国鳄鱼牌T恤衫作为礼物赠送给曼德尔森,此举见证了中欧在纺织品贸易上暂时的握手言和。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务委员戴秉国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凯瑟琳·阿什顿9月1日在贵阳举行首次中欧战略对话,就如何看当今世界形势、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如何建设和发展中欧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友好的沟通、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双方认为,中欧之间举行这样的对话是很必要和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欧洲国家进一步加强了联合的势头,其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欧元的启动,推动了欧洲统一大市场向纵深发展。经济的联合又促进了欧洲国家的政治联合,1999年5月1日,欧盟继《罗马条约》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第三个重要的条约《阿姆斯特丹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欧盟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的经济关系相当密切。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以及欧元的启动既给中欧经济关系带未了正面效应,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本文拟对此作些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一场长达10余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之后,2005年6月11日凌晨,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含笑走出了上海西郊宾馆七号楼会议室,共同宣布双方已就纺织品贸易达成的“最后一分钟协议”。根据这次谈判达成的《中欧谅解备忘录》,欧盟承诺对T恤衫等十类中国输欧纺织品终止调查。双方同意,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内,对上述十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欧盟承诺在2005年至2007年期间,对于上述十类产品之外的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  相似文献   

20.
艺乐  张宁 《党建文汇》2006,(9):38-38
今年6月1日起,国家对于购买商品房不满5年的转让者.按房价全额征收5.5%的营业税。7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相关通知,要求自8月1日开始,国家开始对二手房交易强制征收个人所得税,赢利部分按20%的税率缴纳。这连续两大“新政”的浮出,使刚刚升温的二手房交易市场顿时沸沸扬扬: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二手房交易两大“新政”,各种进税避税的“高招”、“妙招”也层出不穷:但在这些所谓“妙招”背后,究竟存在什么样的法律问题和隐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