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毅 《传承》2013,(8):116-11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保证。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传播先进文化、科学把握农民的思想动向。应该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文化资源,通过信息化网络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靠信息化渠道及时掌握农民的思想动向,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返乡民工是新型农民的代表,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推进者、新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新农村新型村民组织的建设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云勐 《创造》2014,(11):70-71
正确保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市场,让健康的文化陶冶农村群众的情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须经宣传奠基、健康发展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且初见成效。玉溪地处滇中地区,经济文化相对发达,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开展,玉溪农村经济也得到不断发展,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同时农村的文化市场也在蓬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敬君 《前沿》2009,(1):71-73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关系到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民的思想阵地,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综合水平。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表现得相对滞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张宝富在7月27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民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总体上看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不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7.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其实质是繁荣城乡文化,核心是培育新型农民,关键是塑造具有农民特征、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农村新风尚。联系当前农村建设实际,关键要在“繁荣农村文化、激发农民热情、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方式和强化农民政治素质”5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先进文化来支撑,繁荣农村群众文化作为乡风文明的最直观内容,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先进文化来哺育和支撑,没有繁荣的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目标就难以实现。解决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内…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国全面实施,我省农家书屋在辽源地区中的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其为辽源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增添了活力,积极推动了农村文化的建设。本文以辽源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为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相关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理论资源有三个层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的中国古代重农思想和外国农村现代化经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理论基础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性的我党最新理论成果,包括“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和“和谐社会”三个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南漳县公安局局长周剑成来稿指出,公安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当好“五大使者”。一是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者。公安民警要充分发挥政策、法律素质较高的优势,主动协助党委政府担负起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重任,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传播进步思想、先进文化和科技知识,帮助农村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二是惩恶扬善的护法使者。公安机关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一要精确打击。对危害乡里的乡霸、地霸以及暴力垄断、强买强卖等非法活动,要…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其核心是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素质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败,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精神食粮还远未满足,发展农村精神文化消费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红云 《前进》2006,(8):40-41
农业要发展,农村要致富,最主要的是全面提高亿万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胡锦涛同志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只有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言行、能力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只有千千万万的农民变成了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农民本身拥有了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我们才能把党的富民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变为美好的现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  相似文献   

13.
先进文化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起着核心作用,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的重要推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举。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维 《党建研究》2007,(6):20-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既要加强农民文化科技和致富技能教育,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又要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部署,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以下简称“村村通”)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是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城镇、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民树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生气勃勃、富于创造、勇于进取的农村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7.
吴莎莎 《传承》2009,(20):84-85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广大的农村领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广大的农村领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乡村社会化与乡村文化重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英魁 《长白学刊》2009,(6):137-143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且综合的概念,离不开农村的文化建设。现实农村文化的相对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应从原有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重申与先进文化的乡村社会化两个雏度入手。代表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走进农村、扎根农村,整舍生成为新型的乡村文化,应遵循尊重多元文化的原则,以培养农民的公民人格为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乡村普及为核心来展开。  相似文献   

20.
黄育安 《传承》2007,(8):58-59
和谐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思想基础,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当前,贺州市农村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落后文化沉渣泛起,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必须以和谐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结合农民的需求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扎实推进贺州市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