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溅落血痕入射角的改良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痕分析是现场重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现场常见溅落血痕的分析是血痕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研究溅落血痕的形成规律,结合文献,提出一种溅落血痕入射角的简易计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计算现场溅落血痕的入射角,为现场重建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笔者长期从事法医现场勘验工作,现场痕迹物证全面提取立即作出结果,以利于破案或划定侦察范围,特别是微量物证的提取及时检验,在侦破大案、要案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本人通过大量微量干血痕的检验,总结出了一些在基层实用的微量干血痕检验方法,现介绍如下:1方法1·将带血碎砖块  相似文献   

3.
血痕是DNA检验中最常见的检材,条件较好的血痕检材用常规的chelex-100法提取就能得到理想的检验结果。然而我们日常检案中所遇到的血痕检材往往有腐败、降解、污染等问题存在,这时我们就要优化我们的提取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检验结果。本文所报道的这例血痕检材来自于一起发生在十年前的杀人案的现场,作者成功地对这例血痕进行了DNA检验,得到了理想的检验结果,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取棉签沾纯水,擦去血痕上粘附的灰尘。用刀片刮取适量血痕检材2份,分别装入2个1·5m l的离心管中,编为1、2号。1号管采用5%Chelex-100法提取检材DNA;2号管用5%…  相似文献   

4.
笔者长期从事法医现场勘验工作,现场痕迹物证全面提取立即作出结果,以利于破案或划定侦查范围,特别是微量物证的提取及时检验,在侦破大案、要案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本人通过大量微量干血痕的检验,总结出了一些在基层实用的微量干血痕检验方法,现介绍如下:1方法1.将带血碎砖块、纸片或叶片等物证整体提取,如不能整体提取可用生理盐水打湿的棉纱线提取,做好血痕的确证实验和种属实验。2.在载玻片两端用特种铅笔各画一直径约5-8mm的圆圈分别标上A、B,圈内滴1-3%鸡卵蛋白生理盐水1滴,立即吸出仅留一层薄的蛋白液。用直别针冒端在蛋白液上沾湿,…  相似文献   

5.
血痕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既是痕迹又是物证,它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再现,进而对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进行责任认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血迹是凶杀、伤害等重大刑事案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痕迹物证。通过模拟实际现场勘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可疑血迹及清洗破坏情况,分别应用鲁米诺和四甲基联苯胺这两种最常用的血痕预试验试剂进行显现并分析其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鲁米诺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使用方便,更适合对大面积的犯罪现场进行潜在血迹的显现。用于清洗现场血迹的清洁剂中有时会含有干扰血迹预试验显色反应的成分,犯罪现场中的铁锈、某些果蔬类斑迹也可能会与血痕预试验试剂发生反应造成一定程度的假阳性反应,对此应予以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目前,警方在现场勘查时,显现黑色物体表面血痕的方法缺乏可靠性和简易性。过去常采用发光试剂法,如使用匈牙利红、汞溴红和DFO(1,8-二氮芴-9酮)。这类方法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需要替  相似文献   

8.
血痕是法医物证中最为常见的检材,一般的血痕用常规的解离方法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但在实践工作中,提取到的不少血痕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一些本身含有血型物质的体液污染物(如精斑、唾液斑、阴道斑、汗斑等)会影响血痕检验的结果。本文利用氯仿甲醇混合液抽提处理法(简称C-M抽提),目的在于排除体液污染物对血痕血型检验的结果的干扰。报道如下: 一、实验材料 唾液、血液取自己知血型的自愿者、阴道液、精液取自南海市计划生育服务部。均以中性滤纸作载体制成斑痕,编号如下: 1、A型血痕干燥后加上B型唾液,比例1…  相似文献   

9.
车体痕迹是以车体作为承痕客体,与其他车辆或物体相互作用时在车体上形成的痕迹。刮擦痕迹在交通事故中属于轻微印迹,其形态结构能很好地反映接触部位的凹凸结构与运动过程。为准确比较同向行驶车辆速度的大小,可根据车辆刮擦痕迹附着物质翘起端的指向和堆积物的形态,利用现场材料制作的样本进行比较,判断出车辆的相对运动方向,从而确保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并对样本制作需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春季室外环境下血液痕迹随时间在不同载体上DNA物证作为证据的有效时间和血液痕迹颜色变化规律,可为侦查提供有效线索。以室外环境下完全暴露与半暴露的两种环境下五种载体上的血痕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期提取的血液痕迹进行DNA检验,用相机拍照取样,并用PhotoShop取相片色值后用SPSS分析色值数据。其结果显示:福建春季室外暴露14天的血痕物证仍具有证据价值,白色木板上的血痕在是否有纱布遮盖情况下颜色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现场犯罪心理痕迹在盗窃案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犯罪现场的犯罪心理痕迹属于犯罪行为留痕的一种特殊反映形态。犯罪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引起的一切变化现象。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按照痕迹的存在形态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有形的形象痕迹,主要是指遗留在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另一类是无形的意识痕迹,即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痕迹,人们称之为感知痕迹;再一类是通过现场各种变化现象所反映出来的能表征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的犯罪心理痕迹。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环境是指在校园内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是和学校的办学精神、培养目标、管理特色、文化传统、校园文体设施,以及校风校纪、学生的精神风貌等内容相联系的,是学校的物质文化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3.
郭玉良 《公安研究》2008,(12):33-35
刑事案件现场犯罪证据的收集是整个犯罪证据收集过程的关键环节。发现并提取现场直接物证固然十分重要,对现场各种物品变动情况反映犯罪活动过程的状况物证的收集、固定,同样十分重要。认真收集研究状况物证是获取其它直接物证的前提和先导;认真分析状况物证的形成原因、过程,能够确定案件性质、作案人数、作案手段;通过若干状况物证,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能够形成证据锁链。收集状况物证要注意现场变动状况和原有状况,注意现场保护工作,认真进行静态勘验。  相似文献   

14.
现场照片和物证照片必须客观、真实、清晰、一目了然地反映原物的面目。特别是当照片作为证据提到法庭供证人、陪审员、法官观看时,照片必须看起来自然。因为每个人都凭自己的经验和记忆观察照片,也就是说受习惯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观察照片。在刑事摄影概念中,自然的透视效果是指在不变型的条件下再现某个立体现场。这是刑事摄影最重要的要素。当观看某个现场时,现场的每个物体根据其大小和距离,对人的眼睛形成一定的角度,看到的是自然的透视关系。当照相机对着现场时,形成了夹  相似文献   

15.
探讨玻璃破损痕迹形成的机理及特征形态,并结合实践对玻璃破损痕迹进行分析,总结其遗留特点和规律,以利对现场玻璃破损痕迹的勘查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暴力犯罪的案件现场通常会遗留有血迹。现场血迹的形状、物理性质、遗留位置、分布特点等,都是血迹形态分析和犯罪现场重现的重要信息。分析和重现工作并非都在现场完成,而是需要将现场搜集的资料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勘查人员掌握和利用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制图、现场照相、现场录像等方法,客观、完整、准确地记录犯罪现场的血迹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步幅特征作为每个人行走姿态的反映 ,是形成足迹步法鉴定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 ,足迹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作为诉讼证据越来越要求它的科学准确性、理论可依性。模糊模式识别理在步法鉴定中的应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物证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遗留在事故现场或从现场带走的能证明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痕迹与物品。根据痕迹物证的形态和形成特点,一般可将交通事故案件中的痕迹物证分为以下三类:(1)有形痕迹物证。车辆、伤亡的人体、现场路面及其它相关物体的表面上形成的撞击、刮擦、碾轧等痕迹称为有形痕迹物证;(2)附着痕迹物证。附着在车辆、人体及其它相关物体表面上的能证明事故发生情况的油漆、橡胶、塑料、油脂、纤维、毛发、  相似文献   

19.
犯罪现场在形成的过程中乃至形成以后,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等方面的因素,会使现场及其犯罪痕迹物证的状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给犯罪现场勘查工作及对犯罪痕迹物证的认识和案情的分析带来种种困难,甚至是偏差。正确认识导致犯罪现场形态变化的各种因素,无疑对犯罪现场勘查和案件的侦破乃至诉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使用了自制的爆炸遗留物碎片收集装置,对常见的爆炸装置组成部件受到爆炸作用后所形成的爆炸遗留物碎片形态开展了实验研究,为爆炸现场爆炸遗留物的发现、提取、检验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