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导致苏联剧变的诸多因素中,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戈尔巴乔夫对东欧政策的核心是不干涉原则,但在其外交实践中,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对支持苏联改革的东欧国家,戈尔巴乔夫一般是采取不干涉政策,鼓励这些国家及其共产党的改革;如果有东欧国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异议,或表示自己的国家和共产党不能照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戈尔巴乔夫则直接支持这类国家的反对派。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态度对苏共的反对派无疑是一种鼓励,客观上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1983年第15期《鼓动员》杂志以“苏联共产党的迫切任务”为标题介绍了《安德罗波夫言论集》第二版的主要内容。本书发表了1942年至1983年6月安德罗波夫的言论和文章。第一篇为“苏联建国60周年”。它总结了苏联民族政策的执行状况并指出其在发达的社会主义时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这个问题逐日变得越来越引起最不同的政治力量,其中不少是反对派政治力量的兴趣。数百万共产党员完全有权想参加到为之献出自己一生中最美好东西的党的队伍中来。原来党的领导者,今天已失去事业,他们当然不会反对“摆脱羁绊”,返回自己原有的领导者宝座和一切与此有关的东西。与此同时,现今尚未资产阶级化的某些阶层,被天塌和危机所吓坏,希望在自己即使是暂时的同盟中仍有虽非万物有灵的苏联共产党,以帮助他们减轻命运的打击,钝化国内反复辟运动的尖锐性。决非偶然在三星期的被迫沉默之后。叶利钦本人在《真理报》上居然建议要采取“不管怎样,但总是民主的政策方针”,看来,俄罗斯总统可能也要来  相似文献   

4.
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切成就,都是与苏联共产党在各个领域的积极活动密切相联的。苏共党纲新修订本指出:“党是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鼓动者和组织者,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和指导力量。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为国家制定未来发展总方略、保障人民创造活动有科学的领导,并赋予苏联社会建设以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见1986年3月7日《真理报》)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尔街日报》1982年7月7日刊登戴维·布兰德的一篇文章《苏联经济杂志抨击神圣不可犯的共产主义计划和生产方式》。介绍苏联出版的一份发行量不大,但颇为惹人注目的评论苏国内经济问题的经济杂志:《经济和工业生产组织》,摘要如下:苏联的一家杂志说,苏联目前正由于燃料、原材料、设备、消费品和劳动力的短缺  相似文献   

6.
《明镜》周刊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一日第廿八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庆祝胜利还为时过早》,谈安德罗波夫的身体情况,勃列日涅夫去世前后苏共领导层的人事变动,苏联内外政策动向和苏联东欧关系。现把该文分析苏联东欧关系的段落摘译如下: 多年来,苏联领导人在处理和兄弟国家的关系上一直感到棘手,东欧共产党利用勃列日  相似文献   

7.
《苏共历史问题》杂志就《二十大和二十七大之间的共产党》问题展开了讨论。在1988年第4期上刊登了两篇文章。一幅是格洛托夫撰写的《关于五十年代后半期至八十年代前半期苏共活动的某些历史经验教训》,另一篇由祖布科夫斯基撰写的《1956和1965年未完成转变的经验和教训》。这些文章分析了苏共在五十年代后半期至八十年代初期的活动中极为重要的活动。试图认识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停滞机制形成的依据。研究这些问题对于苏联当今的改革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问题是苏联社会关注的热点。1988年末,1989年初苏联《科学与生活》杂志发表哲学科学博士齐普科的长文《斯大林主义的根源》(由四篇特写组成)引起轰动。每期杂志发表,立即被抢购一空。我们将该文编译出来,陆续发表,以供读者了解和研究苏联学术界的动向。  相似文献   

9.
(1 982年9一10月)苏联 政洽·法律列宁和《共产党宣言》(苏)捷文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82.10月38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与发展 (苏)冈恰罗夫马克思主义研究书讯82.9期苏联共产党在实现列宁的监督原则方面的活动 (苏)茹拉夫廖夫等苏联问题研究资料82.9月3期发达社会主义:形成、活动和完善的规律(苏)利亚赫国外社会科学情报82.9期成熟的社会主义与社会科学(苏)费多谢耶夫苏联东欧研究资料82.9月6期关于苏联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资料赵春生等马克思主义研究书讯82.1。期苏联“全民国家”理论的过去和现在王正泉科…  相似文献   

10.
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希望和支柱》由于其内容配合了苏联食品纲要的贯彻,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农业领导者的形象并提出了改革等问题,因而得到苏联官方和舆论界的重视,成为最近苏联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去年十月“全苏农业工作人员日”时,《希望和支柱》举行首映式,全国有1241家影院放映这部影片,一天之内观众达一百万人,反应甚为热烈。一位读者写信到《苏联银幕》杂志说,他在莫斯科《十月》电影院观看这部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我因在列宁格勒筹备中苏合资“上海饭店”的开业工作,直到1991年9月份仍在苏联,对于苏联社会生活和中上层人士有一定的了解。依我的观察与思索,苏联的“突变”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主义的堤坝早已被打开了多处缺口。第一是苏联共产党自身。戈尔巴乔夫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新思维”这把利刃,来剜共产党自身的肉,砍自己的手脚,可以说是“自毁长  相似文献   

12.
立陶宛现任总统布拉藻斯卡斯最近写了一本名为《按立陶宛方式离婚》一书,记述立陶宛脱离苏联的经过。俄罗斯《文学报》1983年第14期以《家事》为题刊登该书的一个片断,谈戈尔巴乔夫夫妇亲赴立陶宛竭力阻止立陶宛和联盟“离婚”的一些情节,现译载如下:俄罗斯《文学报》编者按:今天刊载的是立陶宛共和国总统所著《按立陶宛方式离婚》一书的片断,这个片断所反映的是发生在三年多前的一些事件,这些事件成了1989年12月举行的立陶宛共产党代表大会出人意料的结局。在这次代表大会上立共宣布从苏共中分离出来,宣际上意味着立陶宛脱离苏联的外围战。  相似文献   

13.
1983年第17期苏《鼓动员》杂志刊登了俄罗斯联邦社会保障部法律处处长采杰尔巴乌姆的文章《苏联的养老金保障》,内容摘要如下:文章说,苏联的社会保障是由宪法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苏联民族学》杂志1990年第一期刊出列夫·萨莫伊洛夫的研究成果——《劳改营的民族学》一文后,在苏联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列夫·萨莫伊洛夫是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列宁格勒大学科研人员的笔名。1981——1982年他曾在列宁格勒“十字”监狱及市郊劳改营里服刑,后来获释并恢复  相似文献   

15.
电子计算机化是当今科技进步的集中表现。发展电子计算技术是苏联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将经济转变到集约化发展轨道上来的重要的物质技术保证。据苏联《共产党人》杂志1985年第五期中《发展计算技术的紧迫问题》一文披露,苏联在这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现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研究》2012,(1):205
《俄罗斯研究》的前身是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社科院合办的上海市苏联东欧研究所于1981年6月开始出版的《今日苏联东欧》杂志。2000年1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俄罗斯研究》(季刊),2007年,经批准改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17.
苏联《戏剧》杂志1984年第11期发表苏联著名演员邦达尔丘克与普里亚什尼科夫合作的剧本《拖延就是死亡》。该剧描写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准备武装起义时在党内外展开的尖锐而又复杂的斗争。引人注目的是,剧本对斯大林在十月革命时的活动十分肯定,他坚定地站在列宁一边,支持列宁的主张,并为“革命军事中心”的成员之一。同时,舞台上出现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反面人物的印象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8.
洛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史教授。他曾十多次访问过苏联,发表了许多有关苏联科学研究方面的文章与著作。由于美国缩减与苏联的科学交流,洛伦于一九八二年春在苏进行了最后一次科学考查与旅游。法国《科研》杂志记者采访了他,就苏联近年来的科研政策变化情况进行了座谈,内容刊登在一九八三年四月的《科研》杂志上。记者问:您对苏联科学院近几年来的研究方向有何看法?洛伦回答说:苏联最大的变化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预算额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五十年代时,苏联科研预算每年至少增加15%,到了七十年代,明显下降,一九七六年,达到最  相似文献   

19.
巴基斯坦前驻南斯拉夫大使科里希在南《国际事务评论》杂志上撰文认为,把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归因于没有解决好多民族社会问题过于简单化,而且将两国拿来比较也不恰当。南斯拉夫是一个比苏联开放得多的社会,而且早在戈尔巴乔夫登上政治舞台之前就在经济上走上分权之路。什么原因使南斯拉夫解体呢?主要是南斯拉夫最后一部宪法撒下了解体的种子。在铁托领导下,南斯拉夫有三部宪法:第一部宪法于1946年产生,它创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它以苏联中央集权制为模式。第二部宪法于1953年制定。它受到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压力的影响,他们要求有一部联邦的宪法,国家名称改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共产党集中控制的权力转移到联邦各成员手中。但是,在这一制度中,联邦仍旧没有被剥夺主要权力。第三部宪法于1974年产生。这部宪法是为铁托所制定的,因  相似文献   

20.
摘自美《评论》杂志1983年2月号,“我们所知道的苏联”一文。作者沃尔特·拉克苏联年青一代在某些方面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他们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没有经历过苏联历史上最艰难的年代。他们的历史回忆通常始于赫鲁晓夫时期。在他们中间很难发现革命的思想意识家。事实是他们在学校中和共青团内不得不学习马列主义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