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苟子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尝试运用赠言的方式,避开板着面孔训所和长篇累胶的说教,让学生从简短的赠言中自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谈赠言的方式。1.赠言因人而异。赠言要考虑对象的个性特征,切忌干篇一律。有两个学生,学习都不用功,成绩较差,但两个人的个性不同。一个争强好胜,凡事不服输,我给他写的是“激将式”的赠言。另一个学生缺乏信心,对他只能鼓气,不能泄气,我写给他的赠言是:“学习就像剥洋葱,当你一片一片剥开时,终有一片会使你流泪的。”2.赠言因…  相似文献   

2.
路在脚下     
曾在《中国残疾人》上读过一位聋人写的文章,记得名叫《宽容》,当时感慨万分。那篇文章中写的是这位聋人自己的经历。写她从聋哑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同事对她很不尊重,工作了很长时间,甚至有人还不知道她的名  相似文献   

3.
“赠言”,作为中学生所喜爱的一项活动,盛行于校园。中学生经常把它作为一种“礼物”,赠与自己的老师、亲人和好友。于是,我就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热点”,根据“赠言”中蕴含着丰富思想内容的特点,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指导“赠言”的撰写上下功夫,要求学生在写“赠言”时做到以下几点。一、突出思想性。“赠言”作为一种“礼物”,其内容必须充实健康,能促人奋发向上,具备鞭策性和激励性。应避免那些消极厌世的无病呻吟和悲观沉沦的悲鸣。这样,写出的“赠言”就能净化灵魂,升华…  相似文献   

4.
声音     
活着是为了遇见美好。被誉为“城市写作者”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马家辉在自己签名的书上常写的赠言。  相似文献   

5.
毕业生“临别赠言”现象思考宋佳宏赠言一/提笔要说的话太多,只深深祝福你……真想化作一片绿色,永远融在校园的林荫里……赠言二/悠悠岁月,大学四年好困惑,亦真亦幻,是非曲直,易取舍,悲欢离合,到今天错不过,这样执著,都是为了生活。赠言三/天下大路,九万九...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位姑娘,面对厄运,面对不幸,凭着坚强的毅志和顽强的信念,抒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她的故事在江淮大地上流传; 她的故事也引来了张海迪。去年金秋的一天,有着相似命运的姐妹俩,各自坐着轮椅,在古城南京叙述着轮椅上的故事。张海迪端详着面前的这个小妹妹,情不自禁地为她写下赠言:“亲爱的凤蕾,希望你的精神永远奔跑……”望着海迪姐姐亲切的笑容,听着海迪姐姐知心的话语,张凤蕾觉得鼻  相似文献   

7.
她的壁架上放着维纳斯的塑象,桌上摊开了马卡连柯写的《教育诗》。在墙壁挂着的油画中,你看得出蔚蓝的大海也有波澜。不过,她会告诉你,她最喜爱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她叫梁小敏,是京广铁路上一名二十八岁的副列车长。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个"人"字,一撇一捺写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新疆水利水电学校党委书记李华工作40年,父亲的叮咛记心间:"做人是最重要的,不论是站柜台、打扫卫生,还是做工人、当干部,都不要让别人感到你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甚至是一个多余的人。"循着这样的做人信条,李华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字书写在校园里,使得她人生页页精彩。今年4月,在李华的荣誉册里又写下了精彩的一笔,她荣获了"全国劳动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11)
正"百集系列片——中华名城行"的故事将从哪儿开始?如果你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如果你有强大的人文活力,如果你有绿色宜居的自然生态,那么来吧,我们一起生动讲述正在发生的中国故事14岁那年,邹頔初中一毕业就告诉妈妈,她不读书了,她要只身一人到北京去追寻音乐梦。妈妈没同意,邹頔只好在家乡念完了高中、读完了大学,直到2012年,23岁的邹頔才离开家,开始了在北京的闯荡。4岁开始学习音乐的邹頔在这几年间,已成长为优秀的新锐作曲、音乐制作人。她在多次音乐会、晚会、音乐剧的演出  相似文献   

10.
浮躁浅说     
“纵然有一千个理由让你哭泣,那么也有一千零一个理由让你微笑!”这是多年前一位福建朋友和我离别时的赠言,到今天我也不能忘却。  相似文献   

11.
妻子的绰号     
<正>你也许不会相信,我与妻子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三十多年了。至今,我一次都没有正儿八经叫过她的官名。日复一日,我对她的称呼都是"娃二头""黄傻儿""你娃二""你这妹崽"之类绰号。妻子对我的称呼总是心领神会。不论在家或出门在外,她总是笑吟吟地接纳,毫不理会"绰号"的意味。我和妻子是初中同学,又是一个生产队的。七十年代,我们还不懂得什么叫爱情,只是相互间心底都有那么一点好感;初中还没毕业,我就应征入伍到西藏当兵去了,一去就是六年多。1976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也没有人撮合,好像早就有个约定似的,自然而然我和她就明确了那种关系。19了8年5月,我退伍返乡,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收起一黄布挎包换洗衣服,毅然嫁到我家。妻子在家是"幺女",小名"黄四妹",外人都这么叫。而我却昵称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33)
正"你是我的蜜糖"之类的情话里,感情还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但到了"你是医我的药"的程度时,就意味着,你是他(她)的笑点、痛点、泪点,是最柔软的地方,也是最坚硬的承诺。《红楼梦》里写爱情最让人惊心动魄之处在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深入发肤、身体。林黛玉每一次病重、痊愈,都与宝玉的情感进展密切相关。而宝玉,在听了紫鹃试探他而  相似文献   

13.
杨蕊 《前进论坛》2014,(11):48-49
<正>1990年,17岁的王文瑾怀揣医为仁术、救死扶伤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带着对著名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先驱林巧稚的仰慕和崇拜,考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临床专业,五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一毕业她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到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妇产科工作。从医二十年来,"对生命负责,为健康服务"是她工作的全部,更是她生命的追求。她为自己定下了一个行医准则,就是"做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31)
正"一带一路"对于欧洲国家意义重大,能够为中欧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提供新的平台。中英关系已然开启了"黄金十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两国未来必可期。也许,你知道她,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大名如雷贯耳;也许,你了解她,是从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开始;也许,你佩服她,是看了《伦敦上空的鹰》被震撼;也许,你爱上她,是因为福尔摩斯与华生的侦探传奇;也许,你迷恋她,是因为那里诞生了一批驻扎  相似文献   

15.
邂逅和相知     
正于"命运"或是"偶然",经历了几座不同城市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后,一脚踏入了上海。邂逅就是这样。也许只是熙熙攘攘的街头,于人群中无意中瞥到了一抹淡然的倩影,就此魂牵梦萦、辗转反侧,犹如一块烧红的烙铁,深深地按在心坎,给你留下无数年都无法抹去、也舍不得抹去的烙印。邂逅代表的,就是这种不期而遇的神奇力量。你无意中遇到她,你无意中碰触了她,你在她的怀抱中留下了你的气息,她在你的心坎上留下了她的影子,从此你  相似文献   

16.
毕业求职请你擦亮眼睛明明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公司却非要求自己花上一笔不菲的费用接受他们的"培训";广告上写的是"国际金融集团招聘‘储备干部’",实际上招的却是没有底薪的保险代理人。在不少针对应届大学生的招聘中,类似这样的陷阱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涉世未深缺少社会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要识破招聘中的这些"猫腻",还真是不太容易。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20,(4)
正"酸甜苦辣,段子多多"是胡静对这十多年来寻找保姆经历的概括,她甚至开过公众号,讲述自己和保姆之间的故事。她的经历并非个例。随着人口老龄化、二孩政策全面落实以及80后、90后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升,家政市场保姆需求增长很快,但缺口却很大。"你大概想不到,这十多年里,我们请过的保姆多达百位,故事都能写本书了。"说起这些年的经历,胡静苦笑道。  相似文献   

18.
张兰秀,一个普通的名字。由于这个名字与县"双学双比女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积极分子"等光荣称号连结在一起,由于这个名字出现在龙山县十二届人大代表花名册和省八届人大代表花名册上,于是,这个普通的名字便慢慢地从龙山县瓦房乡神州寨村走向山外的世界。(一)张兰秀今年46岁,60年代中期毕业于龙山卫校。毕业后,组织上将她分到一个乡卫生院,可她只干了近一年,便不愿再吃"皇粮"了。一种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驱使她毫不犹豫地回到生养她的苗家神州寨村,开始了她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一把泥土一把汗的生活。也就  相似文献   

19.
20年前,初中毕业的丁梅红怀揣着一纸中考录取通知书,兴奋地踏上了南去的列车,在南京特殊教育示范学校聋教育专业,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从此,她开始了与特殊教育不解的缘分。不在特校的特教老师学习毕业,阴差阳错,丁梅红被分到了普通学校工作。两年后,她被选派到北京参加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培训学习。回来正好赶上农村实行小学六年制,一个六年级"钉子班"交给了她。这个  相似文献   

20.
"你想学吗?""想学。""那就来吧,不收你钱。"马小会说她就是因为文化馆老师的这句"那就来吧,不收你钱",稀里糊涂地进入到绘画领域里了——因为她没有钱,也因为内心自卑的她需要一个不用说话的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